这是清末皇帝最厚爱的钟,北京故宫就收藏了至少6台以上

这就是法国1885年左右古梅特工业锅炉模型钟

我们常说时光荏苒,命运难料,19世纪末期,风光的法国时钟业渐露颓势,这就迫使法国人必须寻找新的设计风格和新的工艺来延续几百年的不败传奇。而这个时期,电力以及蒸汽机在工业上的利用已经达到了顶峰,聪明的法国人突然灵机一动,把工业机器的模型直接使用在时钟款式的设计上,机械工业模型钟就这样诞生了,英文称之为:IndustrialClock。模型钟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75年左右,一直到1920年依旧在生产.我所见到的此类钟,几乎都是法国神秘钟发明者古梅特(AndreRomainGuilmet)制作的,而这些工业模型钟的时钟部分,却是由诸如JapyFreres、SMrti 等热门制作商们出品。

这是清末皇帝最厚爱的钟,北京故宫就收藏了至少6台以上

工业模型钟的制作技术,比一股的钟难度要大的多,它不仅要具有时钟的技术,还需有模仿各种机械运动的动偶功能,例如:蒸汽机、摩天轮、冲压床、汽车、火车、灯塔、船只、潜水艇、飞机以及吊车等等。此外,钟体上一般都附有气压计和温度计,还有的带指南针。多种技术的运用,增加了设计制作的难度,造就了其昂贵的价格,北京故宫就收藏了至少六台以上的工业模型钟。清末皇帝如此地厚爱.说明其必有独到之处。

想象一下一个大型机械设备被缩小了几百倍,但所有细节和功能全部保留.所谓毫发毕现,并且在启动之后,机械运动的自然及科学之美.尽在眼前,如何不令人爱不释手。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这类机械工业模型钟,时钟走时和报时的动力源与模仿机械运动的动力源是完全分开的州组动力机构,也就是说时钟部分有钟面上的一个上劲孔,而机械运动则是在钟体側面有另一个上劲孔,相互没有任何关联。

这是清末皇帝最厚爱的钟,北京故宫就收藏了至少6台以上

由于机械工业钟的做工复杂、难度大,因而产量少,当今市场上也很难一见,价格一般都非常昂贵,尤其是故宫里收藏的那几款代表性的模型钟,例如:火车头钟、摩天轮钟、老爷车钟、战舰钟、小轮锅炉钟、灯塔钟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几台故宫藏品作为参照物,与此相同款式模型钟的市场价格,往往部高于其他类型的模型钟,而我相信将来也会越来越高。虽然我个人喜欢英国钟多过法国钟,但法国的工业模型钟则是我的大爱,只要个人经济条件允许,就会想办法多收藏一些。非常幸运.在我多年的收藏生涯中,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三台与故宫藏品一样的工业模刻钟,而图中这台锅炉钟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清末皇帝最厚爱的钟,北京故宫就收藏了至少6台以上

这是一台由黄铜和枪用钢材所制作的工业锅炉模刻钟,并且带有抽拉转轮的动偶运动功能,做工精致,惟妙惟肖,呈现出大师制作水准及艺术风范。虽然钟体上没有签名,但从GLT机芯印章来看。它是法国大师一一安追.罗曼.古梅特(八ndreRomainGuiImot)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台硕大的工业锅炉,前方是各种形状的管道和闸阀,且造型模仿的非常逼真.尤其是锅炉的上方,是带有抽拉杠杆、旋转轮反转球的机械运动部分,当此部分工作时,动感十足,趣味横生,俨然一台工业锅炉在轰轰作响地工作着。锅炉的左右两边的圆盖可以随意取下.取下后就可以看到时钟以及湿度计的机芯部分,同时盖上圆盖也起到防尘的作用。

这是清末皇帝最厚爱的钟,北京故宫就收藏了至少6台以上

锅炉前方左半部分设计有一个游丝摆工字擒纵机芯的时钟,仅仅是走时,没有报时功能,钟面上有销售商黑色珐琅签名字样:J.HERMANAUHAVRE;中间是一个水银的温度计,刻度盘上显示着零下10度到零工50度的跨度:右面是气压计,从气压计上可以判断天气变化的情况,而这三种组合是几乎所有法国机械工业模型钟所必备的。

此模型钟体积不大,仅有28厘米高,属于模型钟里的常规尺寸,其年代大约在1885年。

(庆龙著:书名:时光技艺)

(部分图片来自书本拍摄,其余图片来自 青雅钟表 中国领先进口机械时钟零售集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