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投資:國內市場這3隻獨苗各有差異

蔡森研究團隊

期權又稱為選擇權,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

期權投資:國內市場這3只獨苗各有差異

2015年2月9日上證50ETF期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不僅宣告了中國期權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我國已擁有全套主流金融衍生品。

2017年3月31日,豆粕期權作為國內首隻期貨期權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結束了我國長期以來只有50ETF這一隻場內期權品種的局面。

2017年4月19日白糖期權在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

繼豆粕、白糖期權後,我國又一個農產品期權品種—玉米期權有望落地,目前立項申請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覆同意。

目前我們國家可投資的場內期權只有這三隻獨苗,但是每隻期權的交易要素卻有差異。

1.標的物性質不同(商品期權VS股票期權)

50ETF期權:屬於股票期權交易場所在上交所。

白糖期權和豆粕期權:屬於商品期貨期權,分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

一般情況下,股票(ETF)幾乎是永續型的標的,也就是說期權標的物不會消失或結束;

期貨期權的標的物——期貨,是有合約到期日的,也就是說,期權標的物到了某個時間會消失/結束!

所以,為了保障期權行權,白糖(豆粕)期貨期權的合約到期日一定會比它們的標的期貨合約的到期日(也就是對應月份的白糖和豆粕期貨合約)要早!

白糖期權:期權合約的到期日是對應白糖期貨標的交割月份前二個月的倒數第5個交易日

豆粕期權:期權合約的到期日是對應豆粕期貨標的交割月份的前一個月的第5個交易日。

2.准入門檻對比

50ETF期權是50萬的准入門檻,需要開通融資融券業務並具有融資融券交易經歷;

商品期權門檻略低:開戶前五個交易日每日結算後可用資金需大於10萬元。

3.行權方式差異(歐式期權VS美式期權)

歐式期權無法隨時行權,買方存在資產受損的風險。歐式期權未到期,即使市場發生重大變化,買方也無法立即行權,僅能通過平倉的方式了結持倉。

美式期權在到期日之前就可以申請提前行權,更加靈活方便。

美式期權更靈活的行權方式需要更豐富的行權價格體系以覆蓋標的價格的波動。

白糖期權和豆粕期權都屬於美式期權,而50ETF期權則屬於歐式期權。

4.標的數量差異

相較於股票(ETF)每個品種在市場上只有一個標的,商品期貨另一個明顯差異就是每個期貨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會在市場上並存,即一個品種會有N個標的並存。

5.漲跌停設置對比

股票(ETF)有一個確定的漲跌停板幅度;其實期貨也有漲跌停限制,只不過每個品種的漲跌停幅度可能不同,所以白糖期權和豆粕期權的漲跌停板是與相應的期貨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相同,這樣可以增強期貨和期權之間的聯動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文刊載的信息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