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櫃價格上漲,還要打廣告,豐巢能夠擺脫盈利困境嗎?

為了備戰“雙十一”,奮鬥在第一線的快遞員又開啟了新一輪“搶櫃大戰”,直接導致了快遞櫃價格紛紛上漲。在江蘇等地,順豐旗下的豐巢快遞櫃從原本的大中小都是2毛錢漲到了小櫃2毛5,中櫃三毛。如此情形,令一些快遞櫃運營企業興奮不已。畢竟,多年以來,快遞櫃都是“燒錢”、虧損的代名詞。

目前,該行業兩大龍頭企業為速遞易和豐巢,分別有7.7萬、5萬組櫃體,遙遙領先與國內其他同行。但在這耀眼的數字背後,卻是不堪重負的運營難題。

快遞櫃價格上漲,還要打廣告,豐巢能夠擺脫盈利困境嗎?

2016年,速遞易營業收入總計2.24億元,淨虧損高達5億元。2017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近3000萬元,致使其母公司三泰控股可能存在退市的風險。迫不得已,速遞易選擇被國家隊“中郵”收編,改名為中郵速遞易,方才逃離劫難。豐巢呢?慘淡的光景與速遞易相差無幾,儘管有背後的順豐及兩通一達為其輸送彈藥,2016年營收也不過2173.97萬元,虧損也達到2.36億元。

對於快遞櫃運營而言,上漲的快遞櫃使用費根本無法彌補龐大的運維費用,而嘗試既向投遞員又向取件人的雙向收費模式顯然也是行不通的。(速遞易的嘗試最終在廣大消費者的一片罵聲中無疾而終)快遞櫃運營企業必須找到新的盈利途徑,豐巢快遞櫃將期望寄託在“廣告”這個歷久彌新的變現方式上。

如今,在資本與企業助推下,快遞櫃已深入到城市商務寫字樓、居民社區等場所,在“最後100米”的寄件、取件等場景中實現了人與快件的親密交互。從能夠影響的龐大用戶群,和能夠觸及電商目標用戶方面來說,利用智能快遞櫃在線上線下投放廣告應該是可行的。

快遞櫃價格上漲,還要打廣告,豐巢能夠擺脫盈利困境嗎?

豐巢如何利用快遞櫃來投放廣告呢?據豐巢互動媒體CMO所言,主要有以下四種途徑:

其一,櫃體品牌貼。最大可實現15平方米的社區大面積廣告信息展示,任意定製廣告畫面,強勢輸出品牌信息。

其二,液晶屏廣告。21寸國內最大快遞櫃操作屏與用戶深度交互;靜態屏保,多張輪播,抓住用戶第一注意力,伴隨取件操作,增加引流幾率,生動釋放品牌信息。

其三,微信取件通知廣告。豐巢公眾號3000萬活躍用戶的共同焦點。品牌信息嵌入用戶必看取件通知,日均推送達300萬條,將為品牌引流注入持續動力。

其四,樣品分發。藉助數據平臺鎖定目標用戶,通過線上宣傳申領入口,引導用戶在豐巢櫃中領取商家樣品,商家可將問卷調查、產品體驗、推廣信息結合,提升品牌宣傳效果。

從線下的櫃體廣告,到快遞櫃大屏廣告,再到移動端分發,豐巢快遞櫃希望通過各種載體實現品牌與用戶的線上線下交互,為品牌商帶來精準的目標用戶。但依靠廣告業務,快遞櫃真的能夠一夜之間扭虧為盈嗎?

快遞櫃價格上漲,還要打廣告,豐巢能夠擺脫盈利困境嗎?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可以看到他們屏幕上播送的寶馬和奔馳的廣告只是出於品牌背書的階段,是否能夠盈利還有待觀察”。

並且,時下許多消費者對於牆體廣告幾乎已經免疫,很難激起探尋的慾望,因而許多品牌商對這種廣告方式並不買賬,這點從豐巢快遞櫃體上的依然可見的原裝綠色貼紙即可窺其一斑。

更令豐巢快遞櫃感到尷尬的是,人們僅僅將快遞櫃當成了一個寄件、收件的場所。因而,無論是打開豐巢App,還是在快遞櫃屏幕上輸入取件碼,期間停留的時間只有幾秒鐘而已,用戶粘性不足致使廣告轉化率低下,自然難以獲得商家的青睞。

為了讓人們的關注力集中到快遞櫃,豐巢又聯合其他企業打造包括急救公益組織、共享資源平臺、社區信息發佈渠道、社群電商等的“最後100米生活服務圈”,投入更多的資金與資源,但卻距離成功盈利卻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