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公寓》的情懷去了哪裡,確定給觀衆的不是驚嚇而是驚喜嗎?

近期上映的電影版《愛情公寓》可謂是備受爭議。從有消息開始拍攝時候網友們就褒貶不一,譭譽參半。有人說抄襲劇拍出來的電影能有什麼浪花,也有人說《愛情公寓》就是我們的青春。直到上映當天去了電影院,終於明白什麼是智商稅。

《愛情公寓》的情懷去了哪裡,確定給觀眾的不是驚嚇而是驚喜嗎?

開頭的盜墓讓我以為走錯的放映廳,於是我真的走出去看了看門牌……從曾小賢露面開始,我就隱隱感到失望。陳赫還是陳赫,曾小賢卻不是曾小賢。主角光環引出盜墓梗,十分鐘後讓大家感受到什麼事一部爛片毀掉兩個CP。盜墓筆記的部分讓人感覺十分的牽強,張起靈小哥哥本來可以演的很酷,卻硬被編排成一個面癱有沒智商的形象,毀不毀原著不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尷尬的形象,邏輯不通,把觀眾當三歲小孩兒哄。

《愛情公寓》的情懷去了哪裡,確定給觀眾的不是驚嚇而是驚喜嗎?

《愛情公寓》原班人馬部分,卻每一個演員都不是在認真演戲,胡一菲本來演技精湛,在電影中卻成為了那種只會哼別人,沒有能力的花瓶,電影拍攝手法也很有問題,面對胡一菲這樣的女演員,攝影機位不在整體而是在給身體部位特寫:腿,胸,眼睛…… 這時候導演又將觀眾當成了五十歲猥瑣花痴男。呂子喬的花心放蕩體現在哪裡?陳美嘉的憨厚可愛體現在哪裡?張益達的窮逗又體現在哪裡?愛情公寓硬生生排成愛情公墓,演員雖然是原班人馬,卻沒一個人能讓人感到原來的意味。電影的安排與我們記憶中電視劇的畫面感已經完全不同了,似乎是一部新的電影,而不是我們所想要追尋的那些回憶。

《愛情公寓》的情懷去了哪裡,確定給觀眾的不是驚嚇而是驚喜嗎?

整個電影看下來,情節不連貫,邏輯不合理,演員演技不在線,硬造梗。片方很瞭解觀眾,知道大多數來看的人是為了青春情懷,所以他們肆意踐踏觀眾的智商。影視劇抄襲各大美劇英劇,我們是俗人,沒看過生活大爆炸之類,覺得好笑就行,結果電影卻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抄襲拍出來的東西有多爛。同期上映的《一出好戲》等,票房竟然賣不過《愛情公寓》,難道不匪夷所思嗎?再一看新聞,到處都是說首映之後關閉退票通道的。這說明什麼?從導演製片人到演員,所有人都知道這部電影有多難看,可他們就是不說,就等著你我這樣的傻瓜衝著情懷買票,然後忍著失望看完,如果你說不想看?也有腦殘粉為他們站出來說話“不想看走啊”,不好意思,確實走了。一部電影賣情懷沒關係,可也要有情懷不是?誰的青春是挖墳?

《愛情公寓》的情懷去了哪裡,確定給觀眾的不是驚嚇而是驚喜嗎?

演員們還忍不住的發微博,說前期不給海報是為了給大家驚喜?摸著良心說不會難受嗎?驚喜還是驚嚇?說實話,電影的劇情似乎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而是在於電影拍攝組本身的行為,我們可以失去尋找回憶,尋找逝去的年華歲月,但是並不是想要看曾經那樣喜愛的角色人物同時毀掉兩部劇,這不僅傷害到觀眾的初心,更違背了當初官微的承諾。

《愛情公寓》的情懷去了哪裡,確定給觀眾的不是驚嚇而是驚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