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鑲—大明亡國的第一號罪將

“三姓家奴”是出自《三國演義》的詞語,張飛鄙視呂布反覆無常的小人作風,到處認乾爹,所以就罵他個“三姓家奴”,不知道三弟在謾罵的時候,有沒有動腦想一想大哥,他大哥前半生顛沛流離,四處漂泊依附多個諸侯當老闆,吃百家飯長大,要講反覆無常,他大哥劉備在三國裡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張飛罵呂布的時候,不知道他大哥在旁邊聽了會不會臉紅,還好關二爺也在,即使劉備臉色稍微有點紅,也不那麼明顯。

其實在真實的三國曆史上,一些地方實力派審時度勢,做出一些有利的判斷,選擇自己的新主子也不算是什麼下作之事,因為畢竟大家名義上都是漢朝的臣子,擁護同一個皇帝,在大的氣節上是不虧的,可是今天說的這個人,他是真正的無賴,土匪打來投土匪,外族打來投外族,舊主得勢了,有馬上投向舊主人,他就是明朝的大同總兵-姜瓖。

姜鑲—大明亡國的第一號罪將

姜瓖,陝西人,崇禎朝封鎮朔將軍,任大同總兵。姜氏一門是山陝一帶軍官世家,其兄姜讓為榆林總兵,其弟姜瑄為陽和總兵,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30萬農民軍攻克太原,兵峰直指大同,按理來說,世受皇恩的姜家,以死戰來報社稷的時候到了,姜瓖手裡此時還握有十幾萬雄兵,加之大同牆高溝深,儘可一戰,可身為總兵的姜瓖,被嚇破了膽,主動開城投降,山西緊鄰河北,大同是個通向北京的關鍵節點,他的不戰而降,可以說直接打開了北京的門戶,農民軍可以無阻礙地直達居庸關,姜鑲絕對稱得上大明亡國的第一號罪人,他的作為連身為對手的義軍領袖李自成都看不下去,據史書記載:“闖軍入城,縛姜瓖至,李闖定其叛國之罪,欲斬之,因張天琳勸釋,未戮”。在義軍將領張天琳的勸說下,姜瓖撿了一條命,但李自成顯然對他不放心,離開大同時留下張天琳等三人掌控軍隊,姜瓖已無實權,然而天道無常,誰也不知道那塊雲彩能下雨,順利打進北京的李自成,遇到了清吳聯兵卻不堪一擊,大敗回陝西,姜鑲以看形勢不好,立即拋棄大順農民軍,殺害張天琳-他的救命恩人,轉身投靠了滿清,但這次他又打錯了算盤,他以為清軍是來幫明朝復國的,於是在民間找了個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後裔,謊稱自己為保全宗室,不得已降賊,這句話讓早想入主中原的英親王阿濟格聽得是相當刺耳,怒斥其“語無倫次”,姜瓖不得不上疏請求原諒自己“不學無術之罪”,為了表忠心,他賣力地帶領新主子鎮壓農民軍,然而依然換不來榮寵,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清廷下令姜瓖送親子入朝學習滿洲禮儀,顯然是用作人質,姜瓖不敢怠慢,只好把長子姜之升送往北京,沒辦法,三姓家奴到哪一朝都不受待見。

姜鑲—大明亡國的第一號罪將

姜瓖送子上京後,雖然仍舊擔任總兵職務,但軍權都在清將吳惟華手中,並由英親王阿濟格坐鎮。行伍出身的阿濟格對姜瓖弟兄的人品十分鄙夷,始終不予正眼相看,姜鑲成了他眼裡的破爛,任意驅使,甚至強搶姜氏家族新娘,姜鑲氣得七竅生煙。

姜鑲—大明亡國的第一號罪將

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多鐸病故、多爾袞病重,阿濟格回京探望,姜瓖覺得機會來了,於是自稱大將軍,舉起反清大旗,宣佈歸附南明,1649年是戊子年,史稱"戊子之變"。姜氏門人加上週圍的朋友聞風響應,聚集了28萬之多,姜瓖起事以後,多爾袞企圖採取招撫政策加以解決,宣佈其若能悔罪歸誠,仍將“照舊恩養”。然而此時已覆水難收,叛了再降,後果更不堪設想,姜瓖只好一條路走到黑了,他沒有勇氣與清兵野戰,只好龜縮在大同城裡與清軍玩躲貓貓,雖然大同城牆高,但是清軍圍城不走,大同城裡很快就斷糧了,和變色龍姜鑲人品一樣的部將楊振威,走了他的老路,殺了姜鑲降清保命。清將阿濟格入城,不久阿濟格下令屠城,殺姜鑲投降的那些叛徒,最終又被阿濟格屠殺,沒有氣節的懦弱軍人永遠不會被敵人尊重,這是戰場上不變的真理。

縱觀姜鑲的可恥一生,就好比牆頭一棵草,風吹二面倒,龍勝幫龍,虎勝幫虎,誰得勢就跟誰混,這樣的人品和素質連敵人都瞧不起,最終換來的只能是身敗名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