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安慶保衛戰爲什麼會失敗?只因錯失一人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後,衝破清軍在永安的包圍圈,然後跳出廣西,進入兩湖,接著入江西,戰安徽,終於在1853年2月24日,太平軍佔領了安徽重鎮安慶,而後太平軍繼續沿長江進軍江寧(金陵、南京均指它),結果不到短短的不到一個月時間,太平軍就攻破江寧的守軍,隨後定都江寧,改地名為天京。從此,安慶就成為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西大門。

安慶背靠長江,可以遏止湘軍水師進攻天京的必經之路,可以說安慶的得失,對太平天國的整個局勢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從安慶收歸太平天國起,太平天國在這裡花費了極大的心思,可以說地位僅次於天京,到太平天國後期,安慶成了陳玉成的地盤。

太平軍安慶保衛戰為什麼會失敗?只因錯失一人

1860年,太平軍破了清軍的江南大營,隨後東征蘇州、常州,曾國藩指揮的湘軍趁機包圍安慶,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拉開帷幕。洪秀全為了解安慶之圍,派出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率軍攻打武昌,希望能夠“圍魏救趙”,然而李秀成耽誤了整個計劃的進程,陳玉成在洋人巴夏禮的遊說下放棄進攻武昌,而後獨自率精銳救援安慶城。

不過,陳玉成到了安慶也沒能解圍,安慶最終還是落入清軍手中。小佛在看相關史料的時候注意到一個人,他是安慶保衛戰中帶隊扼守安慶北門外石壘並多次壓制住湘軍進攻勢頭的程學啟。瞭解他在整個安慶對戰中的出場,不得不承認,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的失敗,或許正是因為錯失程學啟這樣一個有能力又瞭解太平天國的人。

太平軍安慶保衛戰為什麼會失敗?只因錯失一人

程學啟只是一個普通參加太平軍的人,但是他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一點一點的升官,一直做到“弼天豫”,成為太平天國在安慶的一員將領。由於他能力強,“受天安”葉芸來見程學啟有能力,又是自己老鄉(都是安徽人)便有意籠絡程學啟,希望程學啟能夠成為自己的心腹,為此還把自己妻妹高崇善嫁給程學啟。

安慶保衛戰拉開序幕後,曾國荃派出去攻打北門的人屢次受挫於程學啟,感嘆此人絕非等閒之輩,決意不能再繼續強攻,於是打起了招降程學啟的念頭。

程學啟自幼由養母撫養,對養母感情很深,曾國荃派人抓來程學啟的養母,威脅老人家說:“學啟不降,當誅爾親子(老人的親生兒子程惟棟)!”老人家為了保住兒子的命,只能偷偷裝扮成乞丐,進入安慶,找到程學啟,哭訴自己兒子落入清軍手中之事,程學啟見養母如此,又見湘軍圍困更甚,投降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太平軍安慶保衛戰為什麼會失敗?只因錯失一人

1861年某夜,有三百人悄悄溜出太平軍軍營,領隊的正是程學啟,“率三百人自拔來歸”。他的投降讓太平軍失去了鎮守北門的大將,這個地方也成為太平軍的弱點。程學啟憑藉自己對太平軍的瞭解,對北門的熟悉,於是給湘軍獻策:在北門挖地道,然後放很多炸藥,把城牆打開一個口子,然後自己帶兵衝進城去,攻擊自己原來駐守的地方,斷太平軍守軍的糧道。此計一出,湘軍同意並遵此進行,“安慶北門石壘三最堅,學啟力攻拔之,絕賊糧道”,湘軍攻進安慶,程學啟立了頭功。

試想,如果程學啟沒有投降,安慶到底在誰手中都不一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