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惠普、苹果、戴尔们应该高兴吗?PC出货量6年来首次增长

现在绝大多数用户初次触网的媒介是智能手机,但若在十几年前,绝大多数用户初次触网的媒介就是电脑,而且不少用户是在网吧里才逐渐学会使用电脑的,相对于一台两三千元的台式机而言,网吧2块钱/小时,最低甚至0.8元/小时的上网费用,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电脑的门槛。

但随着用户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电脑的大量普及,PC市场早就达到饱和,已经数年没有出现大幅度增长了。

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同比增长1.4%,这是PC市场6年来首次出现增长趋势。大环境的增长对于企业而言当然是好事,就像现在智能手机总体增速下滑一样,所有手机厂商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大环境的利好,会让所有厂商都能赚大钱。

如今PC市场出货量的大环境增长,联想、惠普、苹果、戴尔这些PC厂商应该感到高兴吗?

联想、惠普、苹果、戴尔们应该高兴吗?PC出货量6年来首次增长

联想、惠普、苹果、戴尔们应该高兴吗?PC出货量6年来首次增长

联想、惠普、苹果、戴尔们应该高兴吗?PC出货量6年来首次增长

联想、惠普、苹果、戴尔们应该高兴吗?PC出货量6年来首次增长

首先,对于厂商来说,单个季度的小幅度波动,并不能就此验证市场开始回暖。智能手机对PC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随着用户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其对电脑的依赖性就会减弱,原先很多行为需要在电脑上操作,但现在只需要使用手机即可,若非必要的情况下,用户是不会主动去使用电脑的,手机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使用,但是电脑并不能,比如按摩师、服务员、流水线工人等职业,让他们随时接触电脑是不现实的,而手机是可以随身携带的,曾经在电脑上的娱乐行为,比如听歌、看书、打游戏等,现在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无需依靠电脑。

电脑现在最主要的场景就是办公需求,在这方面,电脑的耐用性远远高于厂商新品的推出速度,正常情况下,一台电脑用三年左右是没问题的,而如果让PC厂商三年才出一台新品,那厂商肯定要亏死了。

在6年的沉沦之下,单季的增长很正常,毕竟原来的电脑产品,不少用户还是用win7以及更低版本的系统,要运行win10的话,反应非常慢,企业也会逐渐淘汰这些过时的产品,这才会有PC的回暖,一定时间内,这种替代还会出现,但这对于PC厂商来说,算是“回光返照”,一旦企业办公电脑新旧产品替换完成,PC市场就得又回到低迷趋势。

实际上PC的情况也并不完全相同,相对于惠普、戴尔、联想来说,苹果的操作系统是自研的,而惠普、戴尔、联想们用的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前者的优势是一切控制权否在自己手里,而后者的优势是能够让企业在硬件产品上专心致志。

对于苹果来说,Mac是苹果全系产品的一部分,iPhone、iPad甚至是AirPods、HomePod这些配件产品,都与苹果正相关,这些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苹果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任何产品线的产品,都能保证苹果品质,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层较为稳定,不会轻易离开,在iOS系统下,用户如果习惯了iPhone,那么可能就会去购买Mac系列产品,iPad系列产品。

而在这方面,惠普、戴尔、联想是独立的,用户可能会买惠普、戴尔、联想们的电脑产品,但其并没有更多多元化的产品来让用户彻底支持惠普、戴尔、联想,反过来看,用户们并不会因为其他产品反过来买惠普、戴尔、联想们的电脑,但是苹果就会,用户是会反过来购买Mac产品的。

用户圈层的稳定,会让苹果在即使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从财报来看,Mac系列产品单季度的销量基本上都在400万台以上,苹果公布的2018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来自于Mac的营收为58.4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8.44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

与其他PC厂商相比,苹果更多的是在做用户圈层,通过极致的产品来筛选用户,只要用户是果粉,全系列产品线都会受益,这是其他PC厂商远远无法比拟的。

联想、惠普、戴尔等厂商要想学习苹果的做法,显然为时已晚,另外,在产品层面两者区别也巨大,售价相对偏高的中端系列PC产品,容不下如此之多的竞争对手存在,而在售价超10000元的PC产品方面,用户显然更加钟情于苹果,联想、惠普、戴尔们要想跟苹果硬杠基本上没啥机会,另外,用户对于联想、惠普、戴尔的品牌印象也是经济实惠型,至少不会是动辄一两万元的售价,另外,要都是中高端系列产品,其出货量必然大跌。

PC萎靡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除非像苹果一样能够保持用户层的稳定,否则,单个季度出货量的提升,就想happy一下,怕是高兴的太早了。当然了,手机厂商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市场饱和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