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種子已經淪陷,你怎麼看?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點擊上方“種子天下” 可以訂閱!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網絡是個好東西,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人類盡情享受分享信息的時代。但網絡信息繁雜,偏激的觀點甚至謠言屢見不鮮,魚目混珠,真偽難辨,令人目眩。決策者足夠聰明,不至於受其影響。但受其影響的民眾爆發出的“情緒”,卻是決策者無法迴避的。

關於中國種業現狀的描述,就有許多冠冕堂皇的“警世恆言”。下面是幾段網絡文章截屏,是不是會讓人夜不能寐呀?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以上種種言論,相信多出自一些憂國憂民的善良人。但作者中不乏一些“經濟學博士”、“三農問題專家”、某部委“顧問”等,我只能對其無知感到遺憾了。

本人在種業從業三十餘年,見證了中資外資博弈的歷程,願意就以下三個問題還原種業真面貌。

關於“外國公司控制中國種子市場”

我們先來看看我國農民使用國外農作物品種的情況。

對大宗農作物,國外公司目前涉入的只有玉米種子業務。美國岱字棉公司曾經在中國經營抗蟲棉種,後來撤出。小麥、水稻、大豆種子目前還沒有外資介入。

下面看看數據。

玉米種子算是外國公司“控制”的“重災區”,因為美國先鋒公司(杜邦公司旗下)和德國 KWS 公司的玉米品種較有優勢。但即便如此,所有國外玉米品種在我國合計年推廣面積也不超過 8000 萬畝,佔我國玉米總播種面積 15%。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涉及國外品種的小作物種類較多,如甜菜、向日葵、番茄、甜椒、菠菜、胡蘿蔔等,但加在一起,也不足2000萬畝。連同玉米的8000萬畝共1億畝,不足全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億畝(耕地18億畝,有一部分復播)的5%。

可見,受國外品種衝擊較大的作物還是玉米,但也只有 15%,而且這些品種是國外公司通過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生產經營的,更何況這些合資公司還是中方控股。種子在中國,親本種子(生產種子所需要的種子)也在中國,公司的管理者及員工都是中國同胞,即使發生了戰爭,國外公司也無法將這些種子運出國門。所謂受國外公司“控制”,從何談起?

關於國外停止向中國出口種子中國會出現糧食危機

根據中國種子貿易協會公佈的數字,中國 2017 年進口種子數量為 7.4 萬噸,不足全國種子播種量的 1%。進口貿易額為 4.17 億美元,約合 28 億人民幣,約佔我國種子市場總銷售額的 3%。且進口種子主要為牧草、蔬菜、向日葵、甜菜等,沒有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進口的原因,不是我們沒有,而是國外這些品種比較高產優質。如果不進口,換成國內品種,會影響這些作物產量和品質,和糧食危機不搭邊兒。

關於雜交種種子是“斷子絕孫”的種子,不能繁殖後代

網上關於轉基因種子、雜交種種子、進口種子是“斷子絕孫”的種子不能繼續繁殖的說法完全是誤傳。

農作物雜交種和騾子不是一回事。騾子是馬和驢的“種間雜交”,所以後代不育。雜交玉米、雜交水稻都是同一物種內部“品種間雜交”,其後代育性不受影響。專家說雜交種必須每年更換新種子,並不是因為農民自留種種子(稱為“雜交二代”種子)種下去不出苗,而是因為沒有新種子(稱為“雜交一代”種子)產量高。所以,

“雜交二代”也可以種,只是產量低,歷史上發生過雜交一代種供不應求不得不種“二代”種的情況。但就玉米而言,即使種“二代”,也比種常規種產量高。

真正斷子絕孫的種子也出現過,是美國的一項稱為“終結者”(Terminator)的技術,它能使常規種子第二代失去發芽能力,迫使農民每年更換新種子。因為經營這樣的種子會受到道德譴責,發明者放棄了推廣計劃。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種子天下協辦單位:

安徽茂施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萊州市金海種業有限公司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合作企業火熱招募中...)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有人说中国种子已经沦陷,你怎么看?

長按上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種子天下

坐享種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