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唯有倔強能夠突破一切

八月,是一個軍人的月份。

不管是正在服役的軍人,還是已經退役的軍人,都在今年這個如火的月份裡,受到了如火一般的熱烈關注。

比如,一部分退役軍人的待遇得到增長;

各大主流媒體紛紛推出歌頌、讚美軍隊、軍人的文字或圖片;

剛剛成立不久的退役軍人事務部接連出臺一系列優待退役軍人的政策;

各行各業都開展了一系列表彰、慰問轉業軍人的活動,推出了一系列宣傳、讚美轉業幹部的推文……

不知道,這是統一的行動,還是自發而形成的一種勢頭,

總之,在這個月份裡,軍人、退役軍人成了主題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自媒體平臺發出的依然是“尊崇軍人還有多遠”、“落實退役政策究竟有多難”、“為什麼軍校招生遇冷”等聲音。

退役軍人:唯有倔強能夠突破一切

01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強調什麼往往表明正在缺失什麼”。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從各類媒體,不管是主流媒體,還是自媒體,所發出來的這些信號裡,看明白軍人、退役軍人這個群體究竟正在缺失什麼。

媒體都是跟著熱點走的季風,假疫苗事件發生了,鋪天蓋地都是疫苗,陰陽合同問題發酵了,觸目所及都是合同,但風頭一過,一切悄無聲息,彷彿這些問題從來就不曾發生過。

所以,對八月剛開始就出現的這些個熱鬧勁兒,也大可不必太放在心上,或者抱什麼希望。

八月過了,就是九月,佔據媒體的又該是各類新生報到、教師如何偉大、應該怎樣受尊崇的應時應景之料了。

現役軍人也好,退役軍人也好,該怎麼過日子還怎麼過吧。

退役軍人:唯有倔強能夠突破一切

退役軍人:唯有倔強能夠突破一切

02

要我說,這個群體唯一值得並可以依賴的還是軍人這個物種,所特有的那麼一種特質:倔強。

在兩千多年前,這個群體有一個老前輩叫做李廣。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一段描寫,再加上天才少年王勃的一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使李廣成為了一個軍事文化符號:一腔孤勇,壯志未酬的悲劇英雄。

李廣的人生雖然悲劇,但他卻把軍人所特有的倔強,發揮到了極致。

他一生刀口舔血、馳騁疆場,夢想著建功立業。

明明已經白首,亦不肯低頭。偏要搭弓射箭,西北望,射天狼。

子孫勸他:可以了,安心養老吧。他不聽。

衛青勸他:老將軍殿後即可,不必衝鋒在前。他不聽。

皇帝勸他:塞外兵連禍結,如在刀劍上跳舞,老將軍還是不要參與對匈奴的戰事為好。他不聽。

他誰的話都不聽,他只聽自己心裡那唯一的聲音。

他什麼都可以放棄,但唯一不能放棄的就是驅除匈奴,建功立業,封侯拜將。

雖然,他早已經被皇帝給PASS和放棄了,夢想根本不可能再實現,但在他的心中,夢想從來不該放棄。

退役軍人:唯有倔強能夠突破一切

03

哈珀·李在《殺死一隻知更鳥》裡說道:

不要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拿起槍支就是勇敢。勇敢是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何時都要把它堅持到底。

李廣就是這樣一位真正的勇敢者。

作為一個不受皇帝待見者,哪怕打的勝仗再多,建的功業再大,封侯拜將都已經和他無緣。

但就算知道結局是註定的,但李廣還是選擇了用軍人的倔強去負隅頑抗,直到將自己的的一生傾付。

李廣難封,難封的只是當權者的意志,只是那輕如鴻毛的將印,只是那世人熱衷的功名利祿。

而他那種從軍人胸膛裡不斷湧出的鮮活熱血和倔強勇氣,已經使他超越了千千萬萬庸庸碌碌的王侯將相。

他已經用倔強將自己的名字封在了青史之中,雲端之上,讓無數後人仰望。

是啊,做為現役軍人也好,退役軍人也好,即使沒有那些所謂的“尊崇”,又有什麼關係?

即使沒有那些所謂的“功名利祿”,又有什麼關係?

因為,你們已經有了軍人的經歷和倔強。

憑著這份倔強,

你們就是那勇敢的逐日的夸父;

就是那勇敢的填海的精衛;

就是那勇敢的射日的后羿;

就是那勇敢的挑戰風車的唐吉坷德。

或許最終徒勞無功,

但你們的倔強終將突破一切,乃至生命的絕望。

退役軍人:唯有倔強能夠突破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