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書」王冬齡,爲了走向世界而傷害了傳統書法嗎

因為王冬齡的“亂書”在書壇的引發的爭議可謂鋪天蓋地。客觀地說,王冬齡先生的傳統書法功力並不差,他是如何一步步將傳統書風引入“亂書”的境地?“亂書”對傳統書法到底有什麼影響?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亂書”王冬齡,為了走向世界而傷害了傳統書法嗎

熟悉王冬齡的人都知道,他早年學習書法是從篆書入手,再由楷書到隸書,然後涉及到漢碑。在入浙江美院系統學習書法之前,王冬齡有一段時間陪伴在林散之先生身邊,受林散之先生的藝術思想影響極大。林散之是草書大家,草書是最見性情、最見藝術性的字體,王冬齡後來的藝術思想變化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萌芽。

和一眾醜書名家類似的是,王冬齡早年的傳統書法作品也曾得到過諸多肯定。但是王冬齡從傳統書法走向“亂書”的初衷卻又與其他人不盡相同。在網友們評出的醜書代表書家中,曾翔、沃興華等人都明顯是受到了日本前衛書風(比如井上有一的作品)的影響。王冬齡卻正好相反,他堅持“亂書”創作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為了讓書法藝術更好地走向世界。從王冬齡在世界各地“亂書”表演的反響來看,在美國、在大英博物館、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觀眾的表情都很陶醉,似乎真的是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也堅定了王冬齡先生堅持“亂書”創作的初衷,儘管面對著國內書壇潮水般的非議聲,王冬齡依然我行我素,不為所動。

“亂書”王冬齡,為了走向世界而傷害了傳統書法嗎

王冬齡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我在傳統功夫上是一點沒有苟且和偷懶。

怎樣評價王冬齡“亂書”的藝術價值我們姑且不去探討,但是王冬齡所說的“亂書”線條沒有四五十年功力寫不出來的論斷卻值得商榷。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王冬齡的“亂書”除了保留了一些漢字符號,借鑑了一些書法當中的線條表現手法,已經脫離了書法幾千年來沿襲的基本審美準則,所謂的筆法、墨法、字法、章法在這裡形同虛設。嚴格地說,已經不能稱之為“書法”!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說過曾翔的“吼書”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王冬齡的“亂書”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行為藝術正是外國人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至於是不是“書法”,已經跟他們沒有太大關係。

“亂書”王冬齡,為了走向世界而傷害了傳統書法嗎

不管怎麼說,王冬齡堅持自己的藝術思想,致力於創新藝術形式和藝術表現力,這本來無可厚非,也應該給與更多的包容。但是王冬齡還有一個身份是藝術院校的書法導師,並且擁有自己的現代書法藝術研究室,諸多書法專業的學子耳濡目染,受其影響甚深。其他醜書名家也與王冬齡有著相似的身份,他們的藝術思維不斷灌輸給書法專業的學子們。這關係到未來書壇主流書風的走向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亂書”王冬齡,為了走向世界而傷害了傳統書法嗎

我個人認為,王冬齡先生堅持自己的藝術創新道路無可厚非,但是應該像大眾正確傳達何謂真正的書法藝術?何謂行為藝術?而不是把自己的審美取向強加給大眾,甚至傳授給學生。對於一個從事書法創作的藝術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是一種不容推卸的責任。

以上為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