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作者妻子与儿子

1

儿子刚满月,我就返回到了离家一千多公里地的军营,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妻子。

与妻儿分别的日子里,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儿子可爱地蹬动着胖腿,挥舞着小手,咧开花骨朵般的小嘴,总想抱一抱、亲一亲。

妻子“埋怨”我,有了儿子后,就把她给忘了。

其实,妻子对儿子的关爱和倾注要比我多得多、深得多!

为了培养我和儿子的父子感情,前不久,妻子带着儿子来我工作的驻地小住。一天晚饭过后,妻子从一个药瓶中取出几粒药丸准备服下。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作者儿子三个月大时

没发现也没听说妻子身体有什么异样,我纳闷地问妻子吃的是什么?

妻子说是钙片,并告诉我前段时间带儿子去做体检时,医生说孩子缺钙比较严重,需要补钙。

由于孩子太小,医院开的乳钙儿子总是不好好吃。没办法,妻子只得另寻他法。

妻子听从医生的建议,自己服用成人钙片,待吸收后通过母乳传输给儿子。

和妻子谈恋爱时,就听岳母说妻子以前生病时最讨厌吃药,多数时候是宁愿打针受疼也不愿吃药。

妻子将指甲盖大小的钙片放入口中,就着一杯水一饮而下,发现我惊讶地看着她,冲我淡淡一笑,说:“看什么呀!就算是毒药我也得吃啊。”

不知道这是不是妻子的一句“玩笑话”,但一种莫名的感动还是涌上心头,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为母则刚”吧。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作者妻子探亲留影

2

母爱是一种本能,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和条件反射。

一次,妻子腰疼得厉害,我正帮她按摩缓解疼痛,在卧室睡觉的儿子忽然哭了起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妻子便猛地从沙发上一跃而起,冲向卧室抱起儿子。

我想,妻子在冲起的那一刻已完全忘记了还有腰疼这么回事,这就是一种本能驱使吧。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朝刘安在《劝孝歌》中写出了无数母亲的真实心声。

记得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我正在一家报社学习。一天,一则新闻勾住了我的视线,让我感动得落泪。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网络图

地震发生时,一位母亲为救自己襁褓中的孩子,用她那纤弱的身躯抵挡垮塌下来的房子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救援人员发现时,那位母亲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弓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身体被压得变形。

而她身体下面只有4个月大的孩子在母亲身体的庇护下毫发未伤,救援人员把孩子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

随行的医生在包孩子的被子里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如今,十年已过,地震灾区的面貌已是改天换日般变化,但每当回忆起这个故事,母性的光辉形象也愈显高大。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作者的父亲母亲

3

每一个子女都是母亲的心头肉,无论你多大年龄,在母亲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

前不久,一位已转业的原单位领导带着家人来驻地办事,我邀请他们一起小坐。

席间,得知他们的独生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已找到一家不错的单位上班。我对领导夫妇说:“你们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用为孩子操心了。”

话音刚落,嫂子便说:“哪里哟!要管的事还多着哩!”

接着,她掰着手指列出买房、谈恋爱、结婚、生子等“一巴掌”的操心事,笑着说:“小有小的操心事,大有大的操心事,哪个当母亲的心头放得下哟!”

孩子就像空中的风筝,母亲就是手握风筝线的人,风筝不论飞向哪里,握线的人都会担心。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冬天我和弟弟身上穿的毛衣毛裤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网络图

为了赶在寒冬来临前让孩子穿上毛衣,夜晚昏暗的炉火旁,几根织衣针在母亲灵巧的双手下交织穿梭,没几天一件漂亮的毛衣就穿在了我的身上。

母亲年轻时,针线活在村里很有名,布鞋、拖鞋、棉鞋,母亲都会做,做出来的比集市上卖的都要结实好看,我爱穿,母亲也爱做,穿着母亲纳的千层底脚底踏实,心里舒服。

现在母亲眼神不如以前好了,也纳不动鞋底了。母亲有时“自责”地说:“孙儿们的我实在做不动了。”

我安慰母亲:“您的儿子都当爸爸了,是时候少操点心了。现在条件好了,不必像以前那么辛苦了。”

母亲笑着说:“就算你当爷爷了,只要我活着你还是我的孩子。”

我应着母亲也笑了,这笑里也有几分说不出的苦涩。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网络图

4

今年母亲生日时,我和妻儿都在外地,妻子通过手机给母亲转了个“红包”。

母亲只象征性地留了些,把剩下的都退还给了我们,并发来一段语音:你们有孝心我就知足了,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哩,我现在身体不好也帮不了你们什么了,能省就省点啊。

前几天,母亲告诉我要出趟远门。临走之前,母亲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从乡下到县城为我们送来了米、油和蔬菜。

我心疼母亲:“这些城里都能买到。”母亲笑了笑:“有归有,但不如自家产的好。”

我的另一位母亲,也就是我的岳母,待我如亲儿子般。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作者的岳母

岳母怕我和妻子上班辛苦,主动照顾起我们的生活,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也都是岳母一手操持。

无法表示孝意,我和妻子商量给岳母买些衣服什么的,总是被她拒绝。我知道这是岳母在为我和妻子节省着。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对子女却总是慷慨大方,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就像妻子为儿子吃药,母亲为我节省,地震中的妈妈为孩子避难,那位老领导家的嫂子为孩子操不完的心。

这正印证了冰心在《荷叶母亲》中写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

母亲不轻易接受子女的孝心,却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网络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