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老西和小諸葛,殊途卻同歸

民國那些大咖們往往有個毛病,經略一個地方時,可以把當地的事情辦的有聲有色,但是一旦走向更大的舞臺,則往往會玩的一塌糊塗。

閻老西和小諸葛,殊途卻同歸

閻錫山在山西,把山西治理的很好,李白在廣西,把廣西發展的也很好。

甚至委員長去了小島以後,把這座島治理的也有聲有色的。

但是一旦走向全國,他們往往會捉襟見肘起來。

李白如此,閻錫山和蔣也是如此。

民國其實也算是人才濟濟,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一盤散沙終究無法蓋成大廈。

委員長其實也沒有把這一盤散沙聚攏在一起的想法,他只是算計著怎麼將各個擊滅而已。

不過這個理想是到了小島以後才最終實現了。

閻老西和小諸葛,殊途卻同歸

去小島後,閻錫山和白崇禧待遇其實差不多,大差不差的都是被監視不被重用,甚至不用。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去島上的人太多了,常凱申的嫡系都用不過來,你們這些逆臣賊子更加不能見用了。

但是又不能放他們走,因為他們的影響力還在,尤其白崇禧,李宗仁還在外遊弋,還時不時的噁心一下委員長,絕對不能再讓白崇禧飛出自己的掌握,所以他把白騙到小島後,等於把他軟禁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常凱申的策略就是讓他們在小島上養老,困死他們。

閻錫山有山西人的精明,早早的向老蔣遞出了自己的誠意,雖然被委員長擺了一道,但是他的嫡系都已經拼光了,無力和蔣掰手腕,所以只能隱忍。而且他的性情慣於伏低做小,所以蔣對他的敵意也許會少些。

李白可是一直在給委員長上眼藥使絆子,1949年蔣的下野直接是李白的手筆,所以蔣對白的恨意大於閻錫山。

白其實比閻老西更有野心,但是,一樣的有心無力。

所以只能把所有的野心付諸於床榻之間,用力耕田。

有一個說法是白死於春藥的慢性中毒的馬上風,不過,他兒子白先勇肯定是不同意,為尊者諱。

其實我覺得白崇禧如果這種死法其實也挺浪漫的,戰士最怕死於病床榻,死於戰場是最高榮譽。

閻老西和小諸葛,殊途卻同歸

巴頓將軍被在流彈擊中大約是他最好的歸宿,看看後來的麥克阿瑟,被政客的各種玩弄於鼓掌,覺得巴頓的死未嘗不是最好的結局。

小諸葛死於另一個戰場,也算,死得其所吧。

權力是男人的春藥,沒有權利了,只能真的去找春藥了。

然後戰死。

挺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