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出版机构的小伙伴们跳了几个“坑”?

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市场风起云涌。出版圈的从业者,是内容的制造者,也是积极体验者。我们策划了一个好玩的专题——约请出版机构的同学们,回顾下自己这几年与知识付费的亲密接触,看看大家跳了几个知识付费的“坑”?

1

付了费,我也没有持续听下去的动力

李迪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市场部营销编辑)

因为工作原因,我对各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关注度算是比较高的。过去两年来,无论出于个人的真实需求,还是想要看看同行制作的知识付费产品是怎样的,我购买了不少这类的产品。其中,绝大部分是音频类的知识付费产品。然而,过了对于这个产品的新鲜期,很快我就没有了持续听下去的动力。

去年10月10日,新世相推出了他们的知识付费产品“新世相读书会”,我是第一批购买的用户,那一句“我想用每天1元钱治好你不读书的绝症”的文案我至今依然记得,但这并不是让我付费的理由,甚至这一类过分夸大的营销文案还会让我有些反感。基于对“新世相图书馆”项目的选书品位的认可,我想要看看“新世相读书会”是否可以给我推荐更多我平时容易忽略掉的好书。当然,作为前2000位购买的用户,新世相特别赠送的纪念手账本也是我购买的原因之一。

刚开始,我会利用每天起床洗漱或者上班通勤的时间打开这个APP收听它的新书推荐和解读,然而,持续不到一周,我就放弃了。

我发现了两个问题:首先,碎片化的时间是否适合通过音频去进行学习和思考?音频的形式是希望能够让用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知识。然而,碎片化的场景就决定了我们在收听音频的同时,其实还在做着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在洗漱,或者在骑车……换而言之,这种学习并不是一种浸入式的学习。听了一周的“新世相读书会”的产品后,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容易走神,还在思考和理解上一句话的时候,下一句话已经接踵而至了。因此,我常常需要在听完一遍后再重听一次。即便这样,一周过后,我也只记住几本书的书名,至于说书的内容,印象并不深。这种对比是很明显的,换成视频形态的《一千零一夜》就会有所区别。两年过去了,我至今依然记得第一期的节目中道长是如何引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当然,类似得到的“李翔知识内参”这样的产品,更多的只是提供资讯类的内容,在碎片化的音频收听环境下,也还是比较实用且容易接收的。

“帮助用户节省时间”是许多知识付费产品所打出的“产品痛点”,然而,我并没有发现我的时间被节省。想起新世相的另外一个付费产品“新世相营销课”,为了能够更好地吸收其中的案例,我放弃了用碎片化时间来听音频的方式,转而用一个完整的时间来收听并做笔记,这样的方式收听效果确实要好很多,但并没有真正让我“节省时间”。由于没有那么多完整的时间,听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后,我没有继续听下去。最后,还是通过阅读网友们所整理的课程文字版的内容,让我完成了对这个课程的学习。

其次,大家消费“知识付费产品”的目的是否过于功利化?以至于最后大家获取的知识并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新世相读书会”的宣传文案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将用1年时间,帮你读完365本书。”可是,书岂能是别人帮你读完的呢?何况,很多“职业拆书人”流水化“生产”的说书稿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职业拆书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说书稿”的内容太过片面,而没有真正展示出一本书我们所应该了解的全貌。

我们在学生时代就明白,光靠上课认真听讲,是考不了高分的,还需要辅以自己的整理消化、课后练习,才能够真正领会课堂上的那些知识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任何知识付费产品里面那些老师的讲述,只能为我们提供导引,帮助我们找到知识入门的途径,而要真正获取知识,必定需要通过个人课前、课后学习课本,乃至阅读更多课本之外的参考书籍,更有一些知识,还需要通过亲手实践来加以验证、巩固。

如今许多的知识付费产品,让我们误以为只要付费并且收听,不用自己去看原著文本,就能获取到知识,很多知识付费产品的提供商正是抓住了人们希望走捷径的心理,这也是知识付费产品这几年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当然了,知识付费产品的走红恰恰说明人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大了。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通过引导使用这些产品的人用正确的方法、态度来学习知识,相信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获取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2

知识付费,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陈明陆

(人民音乐出版社事业发展部业务主管)

自2016年知识付费兴起以来,我先后在得到、华章书院、知乎、混沌大学等平台购买过一些知识付费产品。订购的原因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猎奇心理驱使去体验知识付费,这有可能会给自己的营销工作带来启发;二是期待能够通过购买,获得知识,实现自我提升。

2016年冬季,我订购了得到“雪枫音乐会”专栏,由著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主讲,主要内容是古典音乐的聆听和鉴赏。专栏全年定价199元,周一至周五更新。2017年6月,我在华章书院订购了陈春花老师“90分钟掌握激活团队的必备能力”的微课,90分钟的课程(音频+文字)定价19.9元。据说当次课有3万人参加,足可见陈老师的号召力。

2018年3月,我与朋友团购了混沌大学商学院课程,团购价998元。课程借鉴了中欧等商学院的课程体系,邀请了来自哈佛大学、清华、中欧等单位的12位教授讲解经济学、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12个模块的50堂课。这些课程一般会先选择在某个城市进行线下录制,允许一定数量的学员免费报名参加。课程录制后进行剪辑、配PPT、练习题后推送到线上供全体学员线上学习使用。4月,我订购了知乎读书会,知乎读书会更偏向于分享阅读,通过名人引领,介绍阅读方法和思考。推出时价格是99元包全年,如果连续7天将读书会朋友圈则可以全额返还。顺便提一句,知乎近期将自身平台上的付费类服务升级为“知乎大学”。从我个人的体会上看,这些知识付费产品的用户体验上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优质内容的持续推送。知识付费的用户对内容比较挑剔,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至关重要。我对订阅的内容总体满意,但是个别可能因为选题策划、时长限制等诸多因素,也存在出现质量不高或者内容压缩的情况。比如混沌商学院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其实正常设计的话应该至少安排2天~4天的课程,但是只安排了1天。

用户购买后的使用时间。知识付费当前用户总量较高,但是如果观察购买后的使用数据,很多用户订阅后使用不足。坦率地讲,雪枫音乐会我大概听了有30%~40%的内容,陈春花老师的微课文字部分看完了,但是音频没有听。知乎读书会上线初期听了大概60%~70%的内容,但是近期基本上没有再打开。混沌商学院的课程已经听了3门课内容的80%。混沌商学院比较好的一点是围绕课程,设计了积分体系和学位体系作为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学习课程、进行课后练习、写论文等多种方式拿学分晋升,还可以申请线下答辩。这就有点类似游戏中的做任务,打妖怪,拿积分,得荣誉,建立了一套激励机制。

用户的运营维护有待提高。目前绝大多数的知识付费没有线上社群和线下活动。企业关注的重点是线上的引流和购买,对于购买后的客户运营、维护、挖掘关注不够。混沌商学院的社群营销可以借鉴。他们建立了班级的微信群,设置了班主任,班主任会负责维护班级群,提醒你参加上课和互动。他们还在各地建立了分社,鼓励开展各类线下活动,例如足球、羽毛球等等。比如我在参加北京任泽平宏观经济学线下课程时,有500~600位同学至现场参加课程,其中有很多同学中午在群里约饭,进行交流。我的同桌是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中层,我们也交流了一些关于地产和音乐教育的相关话题。这种线下的交流可以极大提升用户体验,但是相应会增加一些费用。

3

激发你的焦虑,再激发你新的焦虑

陈禺舟

(阅读种子〈北京〉文化传媒创始人)

一个坚定信奉“知识有价值,应该付费获取”的信念的人,说自己在“知识付费”的浪潮下掉了几次“坑”,这的确非常矛盾。

知识有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知识的价值来源于创造者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努力,理应获得回报。知识付费,也不是一个新概念,自古以来,这都是一个社会运作的基本准则,付费进入学校,徒弟需要给师傅帮工,最常见的我们买书看,这些都是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

所以今天要说的知识付费的“坑”,说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知识付费形式,因为付费了,但是回过头来看,发现不值,浪费了钱,所以才会成为一个“坑”。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付费的第一个坑,是他们激发了你的焦虑,然后再继续激发你新的焦虑。

这个是营销的威力,你被他说服了,那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不过当你并没有因此减少焦虑,而是越来越焦虑,那就是掉“坑”里了。

第二个“坑”是注水。我是喜欢蔡康永的,他在任何时候出现都让人觉得很舒服,所以就买了他的201情商课。简短是好事,可原本就很短的一堂课,却又重复片头片尾,所以往往我是听着就睡着了。

第三个“坑”,也许是要怪自己低估了自己的自律精神。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付费基本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价格低廉,随手买起来没有压力——但是会用会员或者打包的形式一次售卖很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购买了真的用到最后或者学习完成了的,反正我是好多会员最后连登录名称和密码都忘了,最近买了一年的英语学习课程,马上到期了,我还没有用到五分之一。

这个“坑”有一半是自己挖的,掉进“坑”里都怪不得别人。所以现在我基本上拒绝任何办会员、预付费的事情——不过昨天突然想起腾讯视频每月还扣着我15元钱,但我好像有2个月都没有上腾讯视频看了。赶紧挑两个电影看看,心里感觉值回票价了,可是下午原本计划写东西的4个小时,倏地不见了,好像又掉进了另外一个“坑”。

4

不排斥,不迎合

秦庆瑞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青少与家教分社总编辑)

当下,知识付费正如火如荼,包括得到、喜马拉雅、今日头条、千聊、荔枝等平台,都开设了音频付费课程——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知识付费,比如知乎的问答、需要付费才能进入的“小密圈(现在改为知识星球)”等等。

也许因为做图书编辑的缘故,本人属于“文字型”的人,对于音频形式,不是太热衷,还是喜欢“啃”书本。我一共购买过两次知识付费。第一次,是在得到花了四五块钱买了《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介绍——用20分钟,让你“听完”这本书的精华。之所以买这本书的介绍,我倒不是想通过它学知识,而是想研究一下这种形式,看看是不是有些东西可以学习,或者是否可以运用到图书营销上。第二次,是花了120块钱加入了“黑小指”的小密圈。“黑小指”是一位经营公众号的广告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下,我看到了他的公众号文章,感觉受益匪浅。那时候正在过年放假,我在假期把他公众号所有的文章都读了一遍。后来,看到他开通了“小密圈”,便花钱加入了。开始的时候经常登录,看里面的一些文章及圈内人的交流,但是时间一久,就很少再登录了。除了这两次花钱购买之外,我有时候也会研究一下得到或者喜马拉雅的课程,看看它们和做书有哪些差别,哪些可以借鉴,甚至也会想一下是不是某些书可以开发成音频课。

对于各种形式的知识付费,我并不排斥,也并不迎合。前段时间,微信公众号一篇文章流传甚广,标题是《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这篇文章对于知识付费的弊端多有列举:听众认为买到的是知识,其实买到的是“知道”,它们所传授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让购买者很难形成体系,也难以进行复杂和独立的思考,甚至,刚刚听完之后,马上就忘掉了。这些问题,确实是知识付费目前的弊端所在。我看过一些课程的标题,基本上每一节都是一个问号(一个问题),这对于“小白”来说可能很有吸引力,因为这些问题是他们想知道的,随便花一些钱就能很快解决,自然不错。但是确实如那篇文章所说,你对号入座了,钱花了,却并没有买到知识,很多时候买的是“知道”。

当然,知识付费也有很多优势,你可以在零碎的时间,比如坐地铁、乘公交甚至上厕所的时候,学到一些知识,这也是不错的,毕竟现代人实在太忙了。另外,我们不必进名校或者花非常大的代价,就能听到名师的课程,甚至能够和他交流,这也是很棒的一件事。随着知识付费的日趋发展,日趋完善,我相信其中的一些弊端,也能够避免。现在很多平台,在制作课程的时候都很细心用心,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无论是读纸质书,还是用音频、视频的方式,只要自己觉得有用,都可以尝试。只要能够学到知识,我感觉形式不重要,结果太重要。

5

我付费,我做主

杜 辉

我个人其实对新媒体的知识付费并不很热衷,尤其是各类APP应用。究其原因,一个是现在信息泛滥,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筛选、辨识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另一个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现在媒体已经太多看不过来,没有什么时间可以分配给新媒体的知识付费。不过对于一些比较传统的媒体所延伸的知识付费也有少量参与,但往往都是随机性和阶段性的,很难持续长久形成消费粘性。

这其中使用最多的知识付费,还是比较传统的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各类文章的打赏。通过微博、朋友圈等媒介的分享,对有兴趣的文章会点阅。如果对这个微信号、公众号或者作者感兴趣,也会关注、添加朋友。对于认同、喜欢、精彩的文章会进行打赏。这个模式随机性大,主动性强,不是被强制或者捆绑消费,还是很让人乐意接受的。打赏从几元到几百都可以,可以是出于喜欢,也可以是因为三观相投,还可能是支持。

我付费,我做主;我高兴,我打赏。这个模式还是目前最常用的知识付费模式,也是个人觉得最合理的知识与财富的交换模式。这个模式下不但需要知识的内容性,也需要知识提供者的三观具有一定保障。我不认同你的三观、人性,厌恶你,反感你,你的号不会关注,你的文章更不会看,那打赏更是无从提起。在这个模式下,除了提供知识,内容提供者的内在修为也更显重要。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加入一些不公开的QQ群,可以听到某个人,或某个主题、专业的讲座。这类群都是封闭的不对大众公开,需要通过邀请或者是知道群号才能加入。加入后,需要支付管理员或者主讲者一些听课费,一般是几十到几百元,这个费用以一次性支付居多。这类讲座如果不是固定一个人讲座,则内容质量时好时坏,不好把控。如果是一个人在讲,讲座频率高一些,则没有时间听,低一些则很多人会遗忘。另一方面,一个人长期讲座,其内在知识思想是有限度的,听多了会容易觉得观点重复,内容含金量下降,就会不再关注。所以这种形式很难持续,都是阶段性的消费。

知识付费是未来的方向,但最终合理、稳定的形式还在不断演化。现在许多所谓的知识付费太过浮躁,相信未来尘埃落定,一切还会回归知识的本质。

采写整理:孙 珏、李丽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