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小錯到被判死刑的滔天大罪,距離有多遠?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

孩子犯了錯,父母該怎麼辦?

在西安某高層小區,兩個孩子跑到32樓樓頂,往樓下扔磚頭,差點砸到小區一位帶著孩子的阿姨。業主和小區保安上樓抓住兩個小男孩後電話聯繫家長,家長卻回應:"又沒砸到人,趕緊把孩子放了,別嚇著我娃。"

上海迪士尼遊樂園凡迭戈劇院門口,一位年輕女孩被一個小男孩摸了屁股,她只是教育了小男孩兩句,就被男孩的三位女家長圍毆辱罵,"碰到了就碰到了,長成這個X樣,還摸你屁股!"

從一個小錯到被判死刑的滔天大罪,距離有多遠?

最近關於熊孩子闖禍的新聞不斷。

孩子尚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觀,做事只重過程和感覺,往往很少考慮事情的後果。

在樓頂往下扔磚頭的兩個孩子,可能只是出於好奇和惡作劇,他們並不知道高空墜物會使人致命。或許他們吸取這次的教訓就明白了這樣做的危險性,以後就不會再做這樣的"蠢事"。但是他們的家長卻教給他們只要沒砸到人就不算犯錯。

這次沒出事是幸運,可是下次呢?下次孩子再為了"好玩"去進行新的探險,再犯錯,家長還能再護著說"別嚇著我的孩子"嗎?

同樣地,摸了年輕姑娘屁股的小男孩可能真的是出於無心。但8歲的男孩確實也應該具備性別意識。被摸的姑娘說了小男孩兩句,小男孩誠摯道歉說聲"對不起",事情就只是個遊玩過程中的小插曲。誰能想到小男孩有這麼強勢、"無理也要爭三分"的家長,不但對被摸的女孩絲毫沒有歉意,還對女孩進行推搡和言語侮辱。在這樣的家長的言傳身教下,孩子長大後很難不飛揚跋扈!

從一個小錯到被判死刑的滔天大罪,距離有多遠?

美國作家珍妮·艾裡姆說:

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伊索寓言》裡有個故事叫《小偷和他的母親》。

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孩子,一次偷了同學的寫字石板,惴惴不安地回到家,母親卻對他說,沒有什麼大不了,反正沒人發現,這個石板就是你的了。

過了一陣子,他又給母親偷了一件外衣,母親不但沒責罰他,還誇他很能幹。

在母親的庇護和"鼓勵"下,他成了一名慣犯,四處作案,最後一次試圖在國王的金庫行竊,被抓了現行、判處死刑。

他的母親知道後,捶胸痛哭。

臨死前,小偷說,他想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母親把耳朵湊上去,小偷張開嘴,狠狠地把她的一隻耳朵咬下來,惱怒地說:"小時候,在我偷第一個寫字石板時,你如果揍我一頓,教導我這是不對的,並且讓我改正錯誤的話,我會到今天這地步嗎?"

因為母親的貪小便宜和無知,因為她對犯錯的孩子的包庇和放縱,孩子在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最終成為了一名死刑犯。

故事已經過去幾千年,可是這位母親害了孩子一生的錯誤還有人再犯!

這些閉著眼睛看世界、捂著耳朵聽人言的家長看不到"前車之鑑",不見棺材不落淚,或許到了被孩子咬掉耳朵的那一刻才會頓悟,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犯了多大的錯!

一個孩子真正"長大"需要很長的時間,判斷是否"長大"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孩子能否為自己行為的後果完全承擔責任。這個過程順利與否取決於父母是否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在電梯角落裡撒尿,媽媽發現後主動加了業主群,在群裡向各位鄰居鄭重道歉。

從一個小錯到被判死刑的滔天大罪,距離有多遠?

從一個小錯到被判死刑的滔天大罪,距離有多遠?

孩子不僅手寫了檢討書,還說到做到,在爸爸的監督下,毫無怨言地在電梯裡拖地、擦廂壁。

從一個小錯到被判死刑的滔天大罪,距離有多遠?

孩子的行為不太好,可是家長的做法非常棒。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父母的引導下打掃電梯的小男孩不但獲得了小區業主的原諒,還贏得了萬千網友的點贊。

誰都會犯錯,是非觀還不太成熟的孩子尤甚。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後死不承認,知錯也死不悔改。

終有一天,一直被"保護"著,犯錯父母就幫著兜底的孩子會闖出父母再也解決不了的彌天大禍。

到那個時候再後悔,就太晚了!

在一切還來得及的時候,父母及時拉孩子一把吧!不要讓孩子因為小小的錯誤,在人生的泥淖裡越陷越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