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俞黎华

米粉是济南的著名小吃,现在几乎绝迹了,有时猛地想起来,还有一种好像回忆故人的思念。

我爱食米粉,是事出有因的。我的儿提及童年时代的欢乐,其中有相当部分来自西门桥。每当傍晚我和玩伴们都到那里玩耍。有一位姓马的的老头,是爷爷的朋友,爷爷叫他马逮住,这不像是真名,大概是他象棋下的挺棒,得来的美名吧。他每天都在此地,摆着米粉的挑子卖高汤米粉,一头是黑坛子,下面生着火,里面煮着高汤;一头是码放着金灿灿、湿漉漉、圆滚滚米粉的的盘子,那热腾腾香喷喷袭人的香味以及金灿灿、湿漉漉审美的愉悦,真可谓垂涎三尺,令人无法抗拒。至今我对此物爱食不疲,想必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老话说:“唱戏的腔,厨子的汤”,是最拿魂的。米粉全名是高汤米粉,高汤先在前头,所以说米粉,得先说说那高汤,那高汤是用鸡和猪肘子熬的,煲好的高汤就和清水一样的清澈,那味道确实醇厚得不得了。

米粉的做法:食材主要是小米,现将小米浸泡,压成稠粥状,挤成圆状的粉条,直接下到滚开的热水锅里,焯过阴凉,形成米粉后基本是熟的,吃的时候放到滚水里焯热,浇上“高汤” 。作料和菜头是事先放到碗里的,这些作料是:虾皮、紫菜、青蒜末、香菜末、(有的放韭黄)食盐、酱油,放姜汁、料酒是去除高汤中的肉腥味,后来放味精、鸡精,是提鲜味的,其实好的高汤,按照“无鸡不香”的美味传承,香味已经十足了。

米粉分为肘子、鸡丝、麻芝三种。前二者放上了煮过高汤的肘子肉和鸡肉,不放肉的叫素的,也非常好吃。麻芝的就像老济南人爱吃的凉面,将小麦做的面条,改为米粉罢了。不过最好吃的是冬季,在烫热的米粉上,撒上绿菠菜、红罗卜丝、再配上凉面必不可少的香椿芽末、蒜泥、醋。如果夏天吃,比普通的凉面筋道滑爽,口感更佳。喜欢重口味的,将米粉调的香香的、辣辣的、麻芝大大的,吃的真是女子合营,那叫一个好!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济南的米粉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营米粉的就有上百家。其中大型的店铺当属“文升园”,可惜我没尝过,尽管它就在西门桥里东南侧。我吃过这里做的油璇,是济南做油璇最有名的。喝米粉佐油璇,那就好比牛郎和织女谈恋爱,真是绝配!

昔日卖米粉的大都是小本生意,多是小铺面,更多的是米粉挑子。街头叫卖。上世纪末到2008年的十年间,我每周几乎都有两次到省立医院取药,天冷的时候,取药归来我特意从馆驿街经过,在这条街东首路南,有一家“赵家米粉铺”,我就会喝上一碗肘子的米粉,诸位看官别见笑,我是从来不吃素的。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这家米粉铺的老板赵兴楼,泰安人,当年六七十岁的年纪,模样有点像电影演员方化,他家来济南有近百年历史了。后来知道米粉铺最早是他姑父开办的,叫双成斋,到他这辈改成“赵家米粉铺”。现在有他儿子儿媳帮他打理。那米粉小铺,不足二十个平方。摆下六七张长短不一的桌子,板凳也是各种各样的,墙壁不洁也不平,张贴着经营的食品价格,以及注意卫生等条形彩色标语,柜台里摆着酥鱼、酥肉、拌黄瓜、炒花生米等凉盆、还有一大盆酥锅。最有传统特色的是,这里卖零酒,就是从整瓶白酒中按两卖,两块钱一茶碗二两半,有景芝白干、兰陵特麯、济南趵突泉几个品种及啤酒,可供选择。这等老式小铺在当时也极为少见了,这么说吧,如果在小铺里斜着贴上“莫谈国事”的标语,那就整个倒回到抗日战争年代去了……坐在饭堂里,可见里头厨房间,四壁皆黑,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等食客的食欲。照样吃的不亦乐乎!

我的消费是这样的:一般会喝上一茶碗白酒,弄个炒花生米、或者来个酱面巾、酥海带,心情不好或者大好的时候就会来个肘子肉伴黄瓜,自慰或自恋一下。酒后两个油璇和一碗米粉一并上来,饭后乘着酒足饭饱小康的愉悦,“幸福”而归。(我骑的是幸福摩托)当时,我还曾做了一首诗赞颂这家的米粉:济南米粉唯赵家,小米酿来圆韧滑。高汤浇得鸡彘美,通体舒畅香留颊。这是我吃恣了的真情实感的写照。

赵老板不太健谈,往往是拿一个苍蝇拍子,叼着烟卷站着,或手拿抹布忙活着。来了食客就问:吃么的?我去多了,当小铺人少的时候彼此也说上几句。他说我这个年纪不该有这一好,我说你认识“马逮住”吧,这话一说,好像把赵老板逮住了:原来“马逮住”算得上米粉业资深人士,都喝过“马逮住”米粉的主,还有什么话说!他也就从中明白了我的年纪。后来他还知道我是山大的老师。有一天赵老板给别人聊天,那人夸奖他的米粉好吃,他说连山大的老师都专门骑摩托车来喝俺米粉,这话被己经走进门的我听了个正着。我心想这老赵还会做广告挺会忽悠人呢。因为我给他不算很熟,否则我肯定得给他来上一句,别做广告重食(实)效哩。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我对米粉喜好,使我真正成为“粉丝”。对于那些山寨的“米粉”,都会给予无情的揭露,严肃的斥责。有一天在商埠,见到一家米粉铺,米粉两个字分外醒目。我下车进门就要来上一碗,端上来才发现是米线。我当即叫来老板,令其整改。并告诉他这是米线,而不是米粉,这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写着米粉卖米线的恶劣行径。孰料那厮不服,说米线就是米粉啦,米线与米粉都是一样的啦,我郑重的告诉他——“米粉”是小米做的,颜色发黄,是北方的食品,济南的著名小吃;而“米线”是大米做的,颜色发白,是南方的食品。那厮还是不太服气,嘟嘟噜噜的说,什么大米小米、黄的白的都是一样的啦,吃下去就都会变成黄的啦。我一看这厮既无知又无耻,是黄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干脆拽下钱拂袖而去,那厮还在我背后说,朋友你尝尝好啦,不收钞票好啦,吃不习惯就不要讲羊头狗头的好啦……现在想起来还生气,真想把那厮,撕啦撕啦的干活。

米粉这种民间小吃,是一种夜宵,旧时无论是下力的还是有钱的晚间消遣过后的都喜欢吃的食品,馆驿街是贯通济南和商埠的东西通衢之路,多有富人也不乏推车引桨之流,周边住的都是外埠商人,十王殿北头是著名的土窑子北岗子所在地。所以是适合夜宵经营的地方。

米粉具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物美价廉,食用方便的特点而广受欢迎。你想,米粉是小米做的,高汤是鸡和肘子骨煮的,过去坐月子的妇女不就是靠这些东西滋补身子吗?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太喜欢,由于我经常在家里说米粉如何好吃云云,后来我外甥告诉我他慕名去吃了一次,我问他如何?他说吃了不及一半就走了,我说不比肯德基好吗,他说还不如拉面好吃哩。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饮食|米粉和我的米粉情结

应该说米粉它和甜沫、油璇、嘎啦油子、烤地瓜、细馓子等是很有代表性的济南小吃品种。最近我看了济南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济南美食》遗憾的是这本书里竟然没有米粉的只言片语,济南人都忘了自己的地产名吃,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米粉的食材来源很少,据说赵家米粉铺是由长清专业户专供的,现在没有几人会做米粉了。另外做米粉费力而不太挣钱,所以没有有关部门的支持加扶持,我等米粉的“粉丝”,只能是望眼欲穿了。联想在兰州拉面、陝西油泼面、云南过桥米线、连锁马兰面、镇江锅盖面、北京炸酱面、来自祖国八方四面,唯独不见了米粉的颜面,这是不是有点丢了济南人的脸面?

我现在只能自力更生,在超市买来“石磨小米挂面”,高汤只能自己煮肘子取汤,使用时加点鸡精,其他作料都不少。味道接近原味,但远远找不到当年在赵家米粉铺,喝小酒品小吃小民自足自乐奔小康那小小幸福的感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