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多少錢不還,才會淪爲「老賴」?

欠多少錢不還,才會淪為“老賴”?

說起“老賴”,你的印象是不是:揹負鉅債,欠錢不還...今天就帶你真正深刻的瞭解一下老賴。

名詞解釋:老賴是什麼?

老賴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老賴”廣泛存在,已經成為了當今經濟社會的一種痼疾,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

為了有效治理“老賴”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後於2013年7月、11月和2014年1月三次召開新聞發佈會,集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公開等情況進行 通報,建立了網上的“老賴”黑名單系統。社會各界人士點擊“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佈與查詢”,輸入姓名就可以查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

欠多少錢不還,才會淪為“老賴”?

老賴形成原因有哪些?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不欠銀行的錢,就不會成老賴。然而你要知道的是,不是隻有欠錢不還才會變成老賴。

在老賴名單數據庫中,老賴之所以成為老賴,其實有很多種原因。

主要原因是:民間借貸、貸款、信用卡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機動車交通事故、勞動爭議、買賣合同、離婚糾紛等。

欠多少錢將成老賴?

欠款沒有金額多少限制,只要欠錢哪怕只欠幾千元,甚至幾百元,只要被人起訴後,不履行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對方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法院均可依法將其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即老賴。

不論欠款多少,不履行還款義務,或是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手段逃避責任,法院都可以對其進行曝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的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佈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欠多少錢不還,才會淪為“老賴”?

欠多少錢不還,才會淪為“老賴”?

可以看出上面的欠款金額其實不多,為了3000多塊就被全國人民展覽,真的不值得!

成為老賴有什麼不良後果

國家重拳出擊,使用各種酷刑懲罰老賴。

酷刑一:唯一住房法院可拍賣

今後只有一套住房不再是老賴逃避法院執行的藉口。按法律規定,只要申請執行人按照當地平均租房價格,為被執行人提供5到8年的租房費用,就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酷刑二:查封、凍結支付寶賬號

現在網絡支付滲透人們的生活,但一旦成為老賴,名下支付寶賬號就會被查封、凍結!

酷刑三:網上凍結、劃扣老賴的賬戶

今後執行法官足不出戶,鼠標一點就能對被執行人在全國40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金融財產查得到、凍得住、扣得了。就連支付寶、微信錢包也不能“倖免”!

酷刑四:名單同步芝麻信用,網購受限

最高人民法院與芝麻信用簽署合約,對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懲戒合作備忘錄。失信被執行人在互聯網的奢侈品交易等高消費行為,均受到限制。

酷刑五:不得擔任高級管理人員

一旦成為老賴,意味著你的事業也就到了盡頭。國家嚴格規定:老賴不得在全國範圍內擔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酷刑六:老賴的車輛上不了高速

“老賴”們的車輛只要行駛上了高速,就將被扣留,交由高速執法移交法院處理。

酷刑七:水陸空阻止老賴出行

成為老賴之後,禁止購買飛機票;不能買列車軟臥和輪船二等以上的艙位;坐不了高鐵和動車一等座;買不了代步私家車,水陸空出行各種受阻!

酷刑八:禁止高消費

老賴不能在星級以上的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任性地消費;想買房子、裝修房子也不允許;想去旅遊、度假也不行;想向銀行申請信用卡和貸款,可以,做夢吧!

酷刑九:子女不允許上重點私立學校

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家長是老賴,其子女不得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就算入學,被查到也可要求強制性退學!

欠多少錢不還,才會淪為“老賴”?

酷刑十:限制老賴炒股、買房、出境

2016年1月21日,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組織部等44家單位聯合簽署的《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對外發布。備忘錄限制老賴炒股、出境及購買不動產等。

酷刑十一:養老金可直接劃扣

被執行人得到的養老金被視為被執行人在第三人處的固定收入,人民法院有權凍結、扣劃。但是,在凍結、扣劃前,應當預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撫養家屬必須的生活費用。

酷刑十二:最高可判7年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九、將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修改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成為老賴後,怎樣才能消除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具體規定了刪除失信人名單的條件。

第七條失信被執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有關信息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中刪除: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2、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並經申請執行人確認履行完畢

3、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終結執行的。

自覺還款,別抱僥倖心理

近期P2P網貸機構風險頻發,部分借款人藉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等待P2P平臺資金鍊斷裂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加劇了P2P平臺的風險爆發。

由於網貸借款信息原本未被納入徵信系統,更使得部分借款人有恃無恐。如果網貸逃廢債信息被納入徵信系統,有望打擊惡意逾期以及觀望中的借款人。

欠多少錢不還,才會淪為“老賴”?

7月30日,據記者從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獲悉,在下一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中,對債務人惡意逃廢債、自媒體敲詐勒索、機構經營者“跑路”行為要加大打擊力度。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債務人追償,保護合法有效的債權合同,並將債務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建立失信懲戒,讓“老賴”無處藏身,加大對外逃人員的緝捕。此舉正是落實上述要求。

在這個信用日趨重要的時代,“老賴”已無處遁形。累積好信用,就是在為自己的將來積累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