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为何被吕后残忍“整形”成人彘?

weiyiserg


人彘:就是指将一个活生生人最后整形成猪的一种酷刑。具体过程是:先将四肢砍掉,眼睛挖了,使其瞎;用铜注耳朵,使其聋;用药灌喉咙,并割舌头,使其哑;在头和眉处涂一种药,破坏毛囊,使头发、眉毛尽行脱落,永不生长。

对于整形人彘的刽子手,在技术上也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倘若罪犯在行刑还没结束,也就是还没做成“人彘”前就死了,刽子手是要受到处罚的,于是,刽子手对于行刑更加小心翼翼,一定不让犯人提前断气,精耕细作,把犯人往死里整而又不让他死,犯人痛得死去活来,而又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戚夫人被吕后“整形”成了人彘,这说明吕后对戚夫人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吕后为什么这么恨戚夫人呢?我想,不外乎女人的嫉恨,以及权力的争夺。

作为皇帝,刘邦宠幸戚姬,已是由来已久的事了。刘邦几乎长期和戚姬粘在一起,连出外打仗都带着戚姬,吕雉虽贵为皇后,但她只能干瞪眼、瞎着急、猛吃醋、恨入骨,女人的妒恨,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个原因促成的。

在儿子的问题上,刘邦喜欢年幼的刘如意,因为他是戚姬生的,至于吕后生的刘盈,个头高而见识短,又懦弱不堪,虽为嫡长子,封太子,但刘邦三番五次要废了他的太子名位,执意要立如意,让吕后母子胆战心惊,慌乱一团。在吕后看来,这都是戚姬蛊惑的结果,她不怨刘邦,只恨戚姬。

女人要么不恨,一恨就是一辈子。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女人的报复之心,潜伏的时间比君子更长,女人的忍耐常常是无限期的,刘邦在世,吕后从不说戚姬的不是,而且对朝中大事,对刘邦的江山,看得比什么都重,杀韩信、诛彭越,件件都有吕后的功劳,为的是最后的出头之日。

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去世后,刘盈终于当上了皇帝,吕后也如愿以偿,做了太后,权力如日中天。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便把仇来报。这时,吕后对戚姬的仇恨井喷式暴发,不仅毒死了刘如意,还将戚姬做成了人彘。

吕后的复仇、戚姬被整形成人彘这件事,证明了两句俗语,一是“无情最是帝王家”,二是“最毒是人心”。虽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吕后一般毒辣,但吕后的毒辣,确实是最让人心惊的事实。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帝国的脸谱


戚夫人被吕后残忍地整成人彘,除了吕后的残忍外,戚夫人的情商低也是个重要原因。

刘邦在前线和项羽等拼命,吕后作为后宫老大以国事为重留守后方,而戚姬因貌美如花,深受刘邦宠幸,天天带在身边,本来就深受大奶吕后的嫉妒,她居然不识时务,竟要自己取吕后而代之,自己的儿子如意取太子刘盈而代之,这是脑子浸水的节奏啊!

你只要看看吕后建国后做的几件事儿,你就知道吕后的厉害了。

一、陈豨要造反,韩信准备在首都接应他。结果吕后胁迫萧何骗韩信进宫,扣下,干脆利索地杀了韩信并诛灭了兵仙家三族。

二、梁王彭越被逼反,汉高祖已经赦免了他的死罪,降为平民,流放到蜀地。押解途中偶遇吕后,向吕后哭泣,力辩无罪,希望回乡。吕后答应了,和他一起来到洛阳,对高祖说:你是放虎归山,不如杀了。后来彭越被族灭。

三、刘邦也至少口头说:如意类我,想扶如意(戚氏子)上位,结果吕后用张良计,请出商山四皓,结果轻轻松松保持刘盈太子位。

四、刘邦薨,陈平周勃这邦大牛人也被整得服服贴贴,她老吕家吕产、吕禄等要封王就封王,吕禄为上将军,统北军;吕产统南军。这帮牛人响屁不敢放一个。

五、她要想杀赵王如意,赵丞相周昌受太祖遗命力保,结果丞相在长安被扣。赵王如意去京城,孝惠帝刘盈仁慈死保,如意最后还是被吕后派人灌了毒酒,一命呜呼。终于如了吕雉的意。

戚夫人同这样的性格刚毅的大奶拼命,找死的节奏啊!结束,怎一个惨字了得?被砍断手足,抢去双眼,熏聋耳朵,灌进哑药,住进猪圈,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得戚夫人找不到北。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帝王之爱,究竟是雨露均沾还是独宠一人,这个问题亘古至今,未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一如千百年来,在世人眼里,汉高祖刘邦一生中虽有后宫佳丽三千人,最喜欢的却只有一个戚夫人。然而,世人看到的,就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是在正史里还是野史中,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就连吕后都无法相提并论,正史中记载刘邦常常留宿在戚夫人宫中,野史里更是将两人的相处描写的浪漫无比,七夕点灯赏月,建楼送给戚夫人跳舞等等,你侬我侬亲密恩爱。可是,如果刘邦真的深爱着戚夫人,那么戚夫人在他死后为何会沦为人彘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吕后的嫉妒吗?不,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刘邦并没有为戚夫人的将来谋划周全,是他一步步将戚夫人推上了风尖浪口。此话何讲?举两个例子就能很好的解释了。

第一个例子是流传很广的敬酒一事,说的是有一年吕后在一场宴会上率众夫人一同向刘邦敬酒,吕后与其他夫人都是毕恭毕敬向刘邦敬酒,偏偏到了戚夫人时,她不一样,她并不循规蹈矩,而是出人意料的用嘴喂酒给刘邦,而刘邦在众目睽睽之下,先是喝下了戚夫人喂来的酒,然后又自己喝了一口也用嘴巴喂给了戚夫人。第二个例子照例也是世人皆知的,那就是立太子一事,说的是刘邦宠爱戚夫人,爱屋及乌对他们的儿子刘如意也是宠爱很深,甚至动了立其为太子做储君的念头,不过,最后由于吕后强大的公关能力,让刘邦看到刘盈已经是天下人心归向,已成大气候,这件事就此作罢。

以上两个例子通常被人用以佐证刘邦对戚夫人宠爱颇深,情真意切,然而,皇室并不是普通人家,里面充满着勾心斗角,后宫之争并不逊于朝堂尔虞我诈,刘邦在以上两个例子中的所作所为,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戚夫人,恰恰是他对戚夫人的感情并不深厚的表现。

敬酒一事,在场的有那么多夫人,尤其还有吕后,可刘邦却丝毫不避讳,反而还喂了回去,这让在场的诸位如何看待戚夫人?别人姑且不论,吕后心里必然是恨的咬牙切齿,这样一来,等到刘邦驾崩,戚夫人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或许有人会反驳,吕后的心思谁知道啊?不,吕后的心思,戚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刘邦一定知道,他们是结发夫妻,对彼此的了解透彻,刘邦一向知人善用,也因此步步高升,换言之,他永远都很清楚自己身边人是什么样的,包括吕后。吕后在刘邦心里,是一个谋略与狠毒并存的女人,她帮他多年来排除异己,诛杀功臣,这样的女人怎么会简单?她的眼睛里是容不了沙子的,当戚夫人明目张胆的在她面前与自己亲密,加上平时的种种事迹,在吕后心里早就已起杀心,只等时机到来了。刘邦明知如此,却依然任戚夫人张狂行事,还行为轻佻的配合她,这不是将她推到风口浪尖,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又是什么?

如果说敬酒之事还只是说明刘邦对戚夫人的喜欢只是出于美色当前,享受第一,那么立太子一事,就很明显的说明了,刘邦心里戚夫人真的不算什么。立刘如意废刘盈,这件事一经公开就必须要成功,不然日后以刘盈登基,吕雉为太后,一定会对戚夫人母子赶尽杀绝,因为吕后她和戚夫人不同,她除了是刘邦的妻子,后宫之主以外,她还是一个政治家,而这一点,从出身草根,一路厮杀,最后君临天下的刘邦他心知肚明,因为他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可最后的结果呢?此事公开是公开了,可刘盈终究没有被废,刘如意也没有成为太子。无论吕雉在这之中做了怎样的努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件事,最终还是由刘邦决定的,如果他坚持废太子,没有人能违抗,可他没有,这只能说明,戚夫人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到底没有高到哪里去,那一句立刘如意为太子,也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口头说说罢了,他没有为戚夫人和刘如意考虑后果,换言之,没有想到保护好他们,这样的喜欢真的是喜欢吗?

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如同对待一只金丝雀,他豢养她,给她看似尊荣的一切,可在这之后呢?是刘邦明明看到了波涛暗涌,看到戚夫人身处漩涡而不自知,可他却没有在任何时候点醒过她,甚至也没有为她想到以后,纵观整个汉朝历史,帝王之爱,无论是雨露均沾,还是独宠一人,当一个皇帝真正动情之时,都会为了心爱的女子计之深远,所以汉景帝除掉栗妃,汉武帝废掉陈阿娇的时候决绝不容反抗……

刘邦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戚夫人的结局,可戚夫人却不知道,她太傻了,不顾一切的对刘邦付出,去争宠,她甚至天真到了在刘邦死后还作诗触怒吕后,这样的一个女子不懂后宫险恶,以为刘邦就是自己的终身依靠,最终惨死,她到死都还怨恨吕后,就像世人也一直觉得是吕后的嫉妒害死了她一样。可她不知道,其实从一开始,让她最后落得如此下场的,不是别的女人,而是她的枕边人。那年初见,刘邦给她的,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参考文献

《汉书》

司马迁《史记》


亭殿阁


戚夫人年轻貌美,且善歌舞,那时的吕雉已经年老色衰,刘邦冷落吕后但是异常宠幸戚夫人,这让吕后如何受得了,心存记恨,时刻想着报复戚夫人,当刘邦一死,就把戚夫人关了起来,刘邦知道他死后吕雉不会放过戚夫人,派人保护戚夫人,但他没想到的是,吕雉的势力已经异常强大了,最后戚夫人被挖去双眼,熏聋耳朵,毒哑口不能言,还被砍去四肢,但吕雉并没有让戚夫人轻易死去,还派人照顾她,并让刘盈前来观看,最后被扔在厕所里死去。


王者先森


女人因忌恨而忞灭人性!人各有长短!年老色衰是每个人的自然宿命!吕后本贤德才女!人彘案让他毁掉一生名节!已至下葬多年!历史第一土兵奸尸案发生其身!为人慈善则养已福德!世间有多少借权势作恶之人!其不知加倍的报应以随已身!为善者必有余福!


宏量农家乐


吕后和戚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典型女性形象。吕后刚毅毒辣,戚姬温柔天真,戚姬的风情万种自然可以为她迎来汉高祖的迷恋和倾心相交,但是男人宠坏的女人永远长不大,没有面对风吹雨打,她只是一个美丽的小女人,或者可以说有迷人的气质,但是没有强者的思维。



吕后的刚强自然不招男人喜欢,特别是在那个低估女性为附庸品的时代,她的性格注定她抵制着男人所设想的顺从和依赖,最后,她实现了她的独立和不屈,只是丢掉了丈夫的宠爱。

这也许就是古代女性悲剧的一个缩影吧,值得玩味,其实,当今社会也许或多或少还有这样的悲伤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