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七朝元老」,戰績卓絕史所罕見,死後獲武將最高封號!

“忠武”這個封號是中國曆朝歷代對武將的最高封號,也是武將一生追求的最高諡號,所以歷史上能得此封號的武將並不多,唐朝名將郭子儀是其中一位。

郭子儀的一生輝煌又充滿傳奇,他歷經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實的七朝元老,也是大唐的中興之將,對大唐可謂是有著“再造”之恩,一生的戰績碩果累累,古之罕有。

被稱為“七朝元老”,戰績卓絕史所罕見,死後獲武將最高封號!

郭子儀出生於華州鄭縣的一個士大夫家族。後因家道中落,沒有參加文舉而是參加了武則天時期的武舉,一舉成為了武狀元,被補任為左衛長上。後積功累遷至九原太守,但遭上司忌妒,一直未能得到重用。不久,郭子儀的母親、贈魏國夫人向氏去世,他就去職回家守孝。

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於守孝期間被朝廷“奪情”啟用,權充朔方節度副大使,率軍討伐安祿山。郭子儀一上馬,就相繼收復了靜邊軍、雲中、馬邑,開通東陘關,因功加封為御史大夫。在常山之戰中,郭子儀又利用敵軍兵多心傲的心理,大敗敵軍。後又充分運用“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戰略思想,白天帶兵征戰,晚上搗毀地方堡壘,使得敵軍不得休息,在其士氣衰弱之際,出兵大舉進攻,擊破敵軍,斬首四萬級,獲得戰馬數萬匹。於是河北個郡紛紛斬殺叛軍守將,重新歸順朝廷。

被稱為“七朝元老”,戰績卓絕史所罕見,死後獲武將最高封號!

正當郭子儀準備順勢一舉攻破叛軍老巢范陽時,卻遇哥舒翰戰敗,潼關失守,唐玄宗逃亡蜀地,太子李亨於武靈登基,下詔軍隊班師。於是郭子儀趕回武靈,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至德二年,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叛軍發生混亂,唐肅宗即以郭子儀為 關內河東副元帥,對叛軍大舉進攻,順利的收復了長安、洛陽兩軍。郭子儀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

後在相州之戰中,因宦官魚朝恩的錯誤指揮導致兵敗,而魚朝恩卻把責任推給了郭子儀,於是郭子儀被解除兵權。廣德元年(763年),唐朝廷因與唐軍將發生矛盾導致長安缺乏防禦,被吐蕃乘虛攻入長安。唐代宗狼狽東逃,只好從新啟用郭子儀。郭子儀即率唐軍向長安進逼,一路使用疑兵之計使吐蕃不知唐軍虛實,認為官軍眾多,於是都率軍逃離長安,長安得以再次收復。唐代宗從回長安後,對郭子儀說“我任用你太晚了,才到這個地步。”並賜郭子儀鐵券,將他的畫像掛在了凌煙閣。

被稱為“七朝元老”,戰績卓絕史所罕見,死後獲武將最高封號!

公元765年,僕固懷恩反叛,並援引吐蕃、回紇入寇,唐代宗命郭子儀前往征討。回紇原以為郭子儀已去世,才與吐蕃聯合進犯。而今聽說郭子儀健在,方知上了僕固懷恩的當。郭子儀又單騎去見回紇首領,責以大義,於是回紇主動退兵。恰逢這時僕固懷恩暴死,吐蕃失去的倚靠,遂被郭子儀大敗,斬首五萬,生擒萬人,擒獲士女牛馬多不勝數。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繼位,郭子儀被調回朝廷,進位太尉,並賜號“尚父”。建中二年(781年),郭子儀病重逝世,享年八十五歲。唐德宗因其戰功勳殊,追贈他為太師,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