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中山壘,老百姓稱“福臺墩”,是定西新城關川河景觀帶的一部分,也是一段穿越時空的歷史見證。據傳,這兒曾發生過甘肅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

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中山壘全貌

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中山壘180度航拍全景

【重修安定中山壘碑記】

明洪武二年,故元將領擴廓貼木兒兵襲蘭州,繼而南侵,三年正月屯兵於安定州,朱元璋命大將軍徐達再次西征以蕩平殘元勢力,三月抵達安定州。兩軍各以十萬之眾隔溝分屯於安定城北沆兒峪以陣決戰。明軍築點將臺於此以號令指揮三軍。明軍初戰兩軍對峙,後元軍軍心動搖,徐達率明軍乘勢出擊,元軍大敗。此役明軍擒元剡王,文濟王等僚屬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四千五百人,獲馬一萬五千餘匹,駱駝牛羊雜畜數以萬計。擴廓貼木兒僅與妻子及少數隨從經寧夏逃往嶺北行省。

沈兒峪之役對於鞏固新興的明王朝有決定性作用,故而彪炳史冊。徐達逝世後被朝廷追封為中山王,時人遂名安定將臺為中山壘以紀念一代名將。志乘所載中山壘“高三丈,闊六丈,廣八丈,週一裡餘。上可坐千人,下可屯萬騎”。明清時期曾於臺上建寺觀書院,為安定一大景觀,後因年久失修,漸傾圮。

今逢盛世,配合城市建設茸新中山故壘,繼承文化傳統,昔年金戈鐵馬之地,今為一方勝境,遂以為記。

公元二O一一年歲次辛卯夏月

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徐達銅像

在中山壘頂,塑造了徐達銅像,以紀念一代戰神。徐達 (1332年-1385年),明朝開國功臣和軍事統帥,在掃清元朝殘餘勢力中戰功卓著。特別是安定州沆兒峪一役奠定了明朝一統江山的基礎,定西戰役後因功授予中書右丞相,後改封魏國公。一生功高不傲,謹小慎微,得以善終,死後被朱元璋追封為“中山王”。

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沈兒峪之戰示意圖

關於沈兒峪戰役,史料有很多記載,歷代學者們也對其準確位置做過諸多考證。總之而言,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

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當硝煙散盡,昔年金戈鐵馬之地,刀光劍影早已遠去,只留下歷史的絕響。

定西,在中山壘坐看刀光劍影

如今,中山壘已成為定西老百姓休閒、健身、玩樂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