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本文转自公众号:路上读书 (ID:lushangdushu)

这几天,大伙儿是101小姐姐不追了

抖音小哥哥也不pick了

《侏罗纪世界2》一来,全都一夜回三岁

变成了大恐龙的死忠粉

作为史前战斗物种的扛把子

恐龙体格惊人、破坏力爆表

还是大小孩子们心中无可替代的童年情怀

不过!在我看来,跟早已灭绝的恐龙相比

深藏不露的大熊猫才是真牛!

/ 插画师阿尨笔下的胖达/

你可能会问:

熊猫?不就是萌物一只嘛,哪里厉害了?

那你可太小看它了!

你知道它的咬合力仅次于狮子吗?

你能想象黄帝骑着熊猫打炎帝的场面吗?

你知道它轻轻松松就能帮咱们国家赚上几百万吗?

今天,我就帮你揭开熊猫的蠢萌「伪装」

让你看看它的真面目——

/ 「貔貅」本尊

能打硬仗也能当和平使者 /

在四千多年前的中原大地上

各部落互相攻伐,战乱不止

在最后的关键战役中,黄帝一举击败炎帝

第一次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

黄帝拿什么击败了炎帝?

《史记•五帝记》记载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这秘密武器之一——貔(pí)貅(xiū)

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大熊猫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阪泉之战》插画局部/

你可能要说:

不对啊,我看过貔貅的雕像

跟熊猫一点也不像!

没错,我们常见的貔貅都长这样——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可是你再看看

熊猫的幼崽——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破案就在一瞬间

别看它萌

大熊猫的战斗力可不是吹的

它的咬合力在食肉目动物里排行前十

仅次于狮子,美洲豹都在它之下

爬个20米的高度简直如履平地

总之千万别惹它

人家伸个指头出来就能把你怼翻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能上战场的熊猫

吃的东西也跟别的猫大不一样

别看它现在吃的是竹子

以前老百姓可都管它叫「食铁兽」

过去,熊猫偶尔会闯进村民的家里

倒也不会伤人,但经常抓过铁锅就是一顿啃

弄得乡亲们十分头疼

其实,熊猫不是在吃铁

而是舔食铁锅上残留的盐分

只是力道控制不好,经常把铁锅打碎了

大家就以为它在吃铁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哎呀妈呀又用力过猛了/

大熊猫可不只是五大三粗的战兽

历史上,熊猫还打过不少工

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

熊猫从肉食动物转化为

以竹子为主食的杂食动物

因为它不伤害其他动物

西晋人给它起名叫「驺虞」(zōu yú)

将它视为象征和平的益兽

在战时,如果有一方高举「驺虞」旗

就意味着求和停战

原本拼个你死我活的对手

立马就会放下武器,手拉手做朋友

看来「萌」是真的能拯救世界啊!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熊猫还当过寺庙的守护兽

据乾隆四年《雅州府志》记载,僧人寿安曾对人说:“我们这里有一种野兽,不知道名类。很像那个名叫甪端的神兽,天天啃东西,从来不伤人,僧人们养着,以为一山之卫。”

养大熊猫看门

真不知道高僧们是怎么想的……

不过,《功夫熊猫》是不是

就从这里得来的灵感呢?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长得再萌

也免不了被吃的命运 /

吃熊猫这事儿,放现在

就是广东人也不敢想

不过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过去

老百姓们可顾不上珍稀不珍稀

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紧事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弱小无助但能吃/

说古人吃大熊猫

有什么凭据?

我们都说四川是大熊猫之乡

但大熊猫化石的主要产地却是云贵高原地区

在贵州和云南的人类遗址中

出土的熊猫化石以零散的骨头居多,少有完整的个体

而大熊猫并非人类早期大量驯养的动物

当时大熊猫的骨头体积较小

也不能作为制作工具的原料

人类遗址中出现那么多熊猫碎骨,只有一种可能——

云贵高原上免于天灾的远古大熊猫们

几乎都被古人吃掉啦!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吓得我都滚下来了/

不光吃,「万物皆可为药」的古人

还开发出了熊猫的多种用法

明朝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将大熊猫称为「貘」

说把貘皮做睡垫,可防寒湿、驱瘟疫、避邪气

貘膏(熊猫肉)可穿透肌肤、防治痈肿……

这么一来,熊猫要想生存,就更加艰难了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平民百姓指着它续命

皇室贵族们也没放过它

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

公元658年

武则天将一对活体「白熊」和70张皮作为国礼

送给日本天武天皇

后来据专家考证

这「白熊」就是大熊猫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蒋介石夫妇曾把熊猫当做「国礼」

赠送给美利坚和英吉利/

直到今天,贵州遵义赤水

还有「熊猫宴」的特色……

莫慌,其实「熊猫宴」是「全竹宴」

是没有熊猫的

敢吃熊猫,小心牢底坐穿

不过,熊猫与剑齿虎同一时代出现

还能侥幸存活到今天

这一路走来得有多艰辛?胖达心里苦啊!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熊猫这么可爱

美国人却偏要猎杀它 /

熊猫在地球上存活了几百万年

从来没出过国门,外界很难得知它的存在

直到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谭卫道)

在四川将熊猫标本带回欧洲

大熊猫这一物种才开始被西方科学界所知

而熊猫的英文名Panda

正是来源于谭卫道的名字缩写P.A.David

科学家们为大熊猫的学名定为

Ailuropoda melanoleuca,即猫熊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

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绘制的大熊猫/

这一发现在西方引起了轰动

不少探险者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以猎捕大熊猫为荣,很多人使出了浑身解数

就为了将活体大熊猫带回自己的祖国

1934年,美国女性Ruth Harkness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

在华人昆廷·扬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只大熊猫幼崽「苏琳」

并买通了海关,以「哈巴狗」的名义将「苏琳」带上客轮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Ruth Harkness/

第一只大熊猫幼崽被带回美国

各大媒体自然是争相报道

Ruth被美国民众冠以「熊猫夫人」的美誉

接拍了不少广告,还以8750美元的价格

将「苏琳」卖给了芝加哥动物园

而动物园也收获了

惊人的门票收入和媒体关注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有这样名利双收的先例

「探险家」们更加疯狂

十年内就有超过16只大熊猫被成功运往西方国家

更有多达70余具大熊猫标本流往西方博物馆

但在此期间,多少大熊猫经受了

多少可怕的对待甚至死在途中,没有人关心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大熊猫被誉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动物」/

还好,由于冷战,美国动物园很难从中国买到大熊猫

这一系列黑色交易也逐渐销声匿迹

/ 倾家荡产算什么

为了养熊猫,愿拿川普换 /

熊猫贸易曾经那么猖獗

全都拜外国人对大熊猫的迷之喜爱所赐

有网友甚至说:

「那些不喜欢熊猫的人,都值得FBI好好调查一番

他们很危险!」

但从1982年起,我国就不再对外赠送大熊猫了

改为以

「租借」的形式,慰藉外国粉丝的相思之情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一个胖子的陨落/

养一只大熊猫可不便宜

光是一年的租金就要100万美刀

这还不算完。成年大熊猫

吃要有一天几十斤的竹子,住要有专门的园区

连粪便也得经过特殊处理

熊猫生了娃,租借方要给中国交60万美刀

3周岁以后还要送回来

这哪是大熊猫

简直就是行走的碎钞机啊!

光是美国,一年就要亏损3000万美刀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荷兰欧维汉动物园的中国大熊猫馆/

但就算要花这么多钱

外国人也没在怕的

泰国大手一挥,给熊猫建了个600平米的园子

荷兰人花700万欧元,折腾出一个9000多平米的中国园林馆

法国花300万美刀,给熊猫改了个粪便回收池……

曾经租借给美国的大熊猫「美轮」「美奂」「宝宝」

在回国之际收获了美国人民的一车眼泪,有网友还问——

「能拿川普换大熊猫不?」

日本就更疯狂了,生了一只熊猫幼崽

举国欢庆,比皇子降生还开心

幼崽夭折了,动物园园长带头在发布会上痛哭

市民们纷纷前去献花,还

要求政府给中国道歉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日本动物园园长 & 得知熊猫死讯的小女孩/

当然,养死了熊猫也是要负责任的

不论何种原因,租借方都要向中国支付50万美刀赔偿金

能帮中国和其他国家维持友好关系

还能顺便为国家赚上一笔

这功劳给大熊猫,没跑儿!

/ 圆滚滚的熊猫君

竟然都是处女座?/

听说大熊猫都是处女座

你是不是吓得虎躯一震?

怪就怪它是个远近闻名的性冷淡

雌性大熊猫只在每年的3-5月有一次2-3天的发情期

错过只能来年再试

如果「播种」成功了

幼崽会在83-200天的妊娠期后降生

这个时候一般是8月,所以大部分熊猫宝宝都是处女座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话说回来,大熊猫的学名明明是「猫熊」

怎么大家都叫它熊猫呢?

这一错案,还得追溯到解放前

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

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与外文学名

可是当时人们还是习惯于从右到左阅读

记者们就搞了个大乌龙,把「猫熊」写成了「熊猫」

这一说法流传至今,已经完全改不过来

人们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 另一种说法:1922年11月25日上海「西人篮球赛」,《申报》误将「猫熊队」写成「熊猫队」/

作为「旗舰物种」「伞物种」

大熊猫以其可爱的形象赢得了大家的关注与保护

同时造福了同一栖息地的其他物种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还把大熊猫作为他们的logo

以此呼吁世人加入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的行列

我才不会告诉你,他们选大熊猫是因为它只有黑白两色

有辨识度还节省印刷成本

广东人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看了这么多关于大熊猫的冷知识

是不是觉得蠢萌如它,也不可小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