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大家談|落實新發展理念 引領民營經濟轉入高質量軌道

主持人:

楊鈮紫 吳剛

嘉賓:

江北區委書記 李維超

北碚區委書記 周 旭

榮昌區委書記 曹清堯

黔江區委書記 餘長明

市經信委副主任 楊麗瓊

重慶渝豐線纜公司總經理 曾令果

金科集團董事長 蔣思海

隨著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民營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提出:新時代,民營經濟應該有也完全能實現新作為、新提升、新發展。因此,要立足高質量,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上抓落實、求突破,引領我市民營經濟轉入高質量軌道,努力把民營經濟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以大數據引領創新驅動

民营经济大家谈|落实新发展理念 引领民营经济转入高质量轨道

北碚區重慶浦洛通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在進行科學實驗。記者 齊嵐森 攝

“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提出,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新發展,首先要在創新發展上抓落實、求突破。”李維超介紹,當前,江北正在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聚焦智能政務、智能民生、智能城市、智能金融、智能產業等領域,加快建設“智能江北”。

這項計劃為江北區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江北區將加強宣傳引導,完善體制機制,調動廣大民營企業深度參與“智能江北”建設,共同推動江北高質量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周旭表示,北碚將狠抓“三個率先、一個努力”兌現落實,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轉型升級,全面落實科技進步獎勵、專利資助獎勵等辦法,用好嘉陵創客種子投資基金,大力扶持科技型民企發展,進一步釋放民營經濟活力。同時,與西南大學共同打造校地合作升級版,建好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產業基地等,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果,全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用好民企科技創新的優勢

民营经济大家谈|落实新发展理念 引领民营经济转入高质量轨道

江津區重慶渝豐電線電纜有限公司第二工廠,工人在生產電線電纜。記者 齊嵐森 攝

推動高質量新發展,科技創新很關鍵。曾令果認為,民營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產品的開發應用上很有優勢:“民企通常機制更加靈活,市場反應速度更快,更能夠把準用戶的需求搞研發或進行產品迭代。”

“幾年前,我們發現傳統的線纜市場有一個巨大痛點,就是線纜出現故障後,最終的表現都是斷電,通常得靠人工一段一段排查。”曾令果說,發現問題後,他們聯合重慶大學通信學院一起搞研發,連續幾個月加班加點,很快就完成了產品研發。它運用電力線物聯網、廣域無線傳輸和分層混合組網技術,能將感知的線纜實時運行狀態匯聚到大數據平臺。平臺通過可視化窗口實時呈現線纜運行狀態,同時通過對海量數據挖掘和分析,預測電纜可能存在的潛在故障隱患,併發出警報。產品一投放市場,馬上就供不應求。

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激發活力

民营经济大家谈|落实新发展理念 引领民营经济转入高质量轨道

位於兩江新區的豬八戒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廳。記者 張錦輝 攝

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強調,要大力扶持現有民營企業,積極培育引進新的企業,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做好這項工作,相關部門的引導和扶持必不可少。

楊麗瓊稱,接下來,市經信委會加快完善現有的協調機制,聯合相關成員單位建立中小企業政策彙集、發佈平臺,讓中小企業方便快捷地知曉政策。同時加強維權投訴服務,構建市、區兩級中小企業維權服務工作機制,受理中小企業的各種投訴。

“要真心真情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負擔重成本高、政策多落實差等問題。”餘長明說,黔江將迅速落實“組建一個區民營經濟發展促進委員會、設立一個區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局、建立一個政銀企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出臺一系列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文件、召開一次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的“五個一”機制,為民營經濟發展鬆綁、鼓勁、鋪路,打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品牌,推動全區民營經濟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新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合理佈局規劃

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明確提出了要在綠色發展上抓落實、求突破。曹清堯介紹,圍繞這一目標,榮昌將在產業佈局上下功夫。比如,依託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推動科研、教育、金融、保險等要素聚集。

曹清堯表示,榮昌要從政策、建設、生產、要素、用工五個方面建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將建立由高新區統籌落實的涉企政策整合機制,最大可能減少對企業生產的干擾。繼續深化用電、用水、用氣價格改革,利用大數據建立物流智慧系統、鐵路集裝箱項目。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並從企業融資、人力資源、產業重組、有序轉型等方面,引導過剩產能向主導產業配套轉變,增加有效供給。

“我們要在繁榮民營經濟上勇於擔當作為。”餘長明說,黔江正在積極引入啟迪科技園和大數據學院建設,下好創新“先手棋”;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等綠色經濟;堅持穩存量與育增量“兩手抓”,力爭到2020年全區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5%以上。

堅持共享發展 承擔社會責任

民營企業是保障改善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民營企業如何在共享發展上抓落實、求突破,蔣思海認為,需要動員大家深度參與扶貧,這是民企應盡的社會責任,民企在扶貧事業中也能尋找到新的商機。

“扶貧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蔣思海說,民營企業參與產業扶貧,其實重慶有很多創新性做法。在忠縣石子鄉,金科集團就接手了八斗臺旅遊接待中心,帶去先進的營銷和服務理念,幫助其實現良性運營,同時吸納貧困群眾在中心務工。利用內部物流、配送系統,大量收購石子鄉農特產品,再把產品賣到各個金科社區,幫助貧困戶解決農特產品銷售難問題等。

蔣思海說,這種模式很受大家歡迎,它提高了扶貧的精準度,讓農戶真正得到實惠。

民营经济大家谈|落实新发展理念 引领民营经济转入高质量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