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夕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爲何會被搞得灰頭土臉

意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軸心國集團的第三大巨頭。二戰中,意大利軍隊打的一團糟,幾乎誰都打不過。如果說打不過蘇聯和英國可以理解,但如果說被非洲土著揍得滿地找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二戰前夕,意大利軍隊還真就讓非洲的黑叔叔給胖揍了一頓。1935年,意大利不顧國際道義,悍然入侵非洲東北部的埃塞俄比亞(阿比西尼亞),遭到了埃塞俄比亞人的頑強抵抗。雖然意大利最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意大利損兵折將,最後連毒氣都用上了,才勉強擺平了埃塞俄比亞。眾所周知,意大利是二戰時和德國、日本平起平坐的世界級強國,為何會被一群土著搞得灰頭土臉?

二戰前夕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為何會被搞得灰頭土臉

第一,埃塞俄比亞是二戰前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獨立國家,是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並非人們想象中衣不蔽體、手拿長矛的非洲土著。埃塞俄比亞在皇帝海爾•塞拉西的領導下,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革,國力蒸蒸日上,特別是在軍隊和國防建設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二戰前,埃塞俄比亞擁有40萬以上的現代化軍隊,最精銳的皇家陸軍裝備了世界一流的曼利夏-卡爾卡諾和毛瑟步槍,而且經過瑞典教官嚴加訓練,遠不是普通的非洲土著可比。戰爭爆發後,埃塞俄比亞軍民抗意情緒高漲,全民同仇敵愾,正規軍和民兵一起上,陣地戰和游擊戰一塊打,意大利跑到人家地盤上打架,吃虧是必然的,就是換成德國去了,也未必能佔多大便宜。

二戰前夕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為何會被搞得灰頭土臉

第二,意大利是列強中最弱的一個,不管是經濟、資源還是國力都遠遜色於其他歐美列強。因武器裝備不足,意大利軍隊數量比較有限,而且武器裝備相對落後,特別是陸軍一直不受重視,遠遠比不上海軍和空軍。而打埃塞俄比亞海軍用不上,空軍用處有限。雖然意大利集結了30萬軍隊入侵埃塞俄比亞,但由於意大利軍隊不願意打仗,同時東非距離意大利本土遙遠,意大利的後勤補給跟不上,所以面對數十萬現代化的埃塞俄比亞軍隊,意大利軍隊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優勢。同時,由於埃塞俄比亞地形複雜、氣候炎熱乾燥,所以意大利軍隊非常不適應,現代化的機械化部隊作戰效能也大打折扣,想打贏埃塞俄比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的軍隊傷亡大部分來自疾病、迷路等各種非戰鬥減員,所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吃癟很正常。

二戰前夕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為何會被搞得灰頭土臉

第三,埃塞俄比亞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同情。意埃戰爭後,世界各國普遍譴責意大利,英法迫於壓力也不得不對意大利實行經濟制裁,國聯禁止各會員國向意大利提供武器、貸款以及主要戰略物資。就連意大利的盟友德國,為了讓意大利無暇干預歐洲事務,都在暗地裡向埃塞俄比亞提供支持。開戰前,德國曾向埃塞爾比亞提供了大量的槍械和彈藥,其中包括上萬條步槍和數十門火炮,甚至還有3架飛機。開戰後,德國仍然沒有停止對埃塞俄比亞的援助。有那麼多西方強國或明或暗的支持,意大利想獲勝自然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能打贏確實不容易。

參考資料:《二戰史》、《全球通史》、《北非戰場》、《劍橋意大利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