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南朝梁武帝萧衍多次出家,不爱江山爱佛门。大臣们无奈之下只能大修佛像、广建庙宇让皇帝还俗。到了北朝爱佛之风并不亚于北朝,墨客骚人多有诗为证,其中最著名的有杜牧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此可见当时佛家寺庙之多!

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僧家寺庙,多建于名山大川之中。本人曾题过一联曰:“钟起翠微知有寺,路迷小径问无僧”这里“翠微”指的就是山了,转迷不见寺,但隐闻钟响……

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佛门之地,多以清静为主。因此每家寺门前挂的联无一不是淡泊名利超然世外的调调,如:

普陀普济寺

上联:乾坤容我静;

下联:名利任人忙。

涌泉寺

上联:净地何须扫;

下联:空门不用关。

九华山华严洞

上联:清华真佛地;

下联:庄严古洞天。

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这地方也就只有那些个和尚能耐得住寂寞修行了!正如一得道高僧所云:

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或许对这些和尚来说,有佛在的地方就是他们所梦寐以求的净土了吧。然而佛土虽清静,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经修行。枣庄龙泉寺有一联云:

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这俩佛就比较调皮,他们的修行方式可谓是别开生面,佛家人曰佛家事:

门称不二,二不二俱是自家真面目;

山为灵山,山非山无非我人清净身。

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佛近多了便觉得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只不过有人选择了入世修行,戴三千烦恼丝。等哪天把这纸醉金迷的红尘看破之后再卸下这三千烦恼,你就会得悟:

有意烧香礼佛,何须远游胜地;

真心皈依释门,此地便是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