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在我們為《我不是藥神》這種電影拍手叫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談到,影片非常像韓國電影,關注社會話題,關注普通人生活。於是,在《藥神》內地大賣的同時,又一部韓國社會話題影片,正在韓國熱映當中……

相信,大家一定都還記得去年的韓國電影《我能說》。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羅文姬飾演的熱血奶奶一意堅持要學習英語,只為了在庭審上代表曾經被侵犯的“慰安婦”受害者,用英語發聲。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我能說》

同樣的題材,韓國的《雪路》《鬼鄉》站在少女們的角度,控訴了日軍的慘無人道。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雪路》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鬼鄉》

中國的《二十二》與《三十二》,則用紀錄片的方式,留下了老奶奶最後的影像。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二十二》

感謝現代觀眾的關注,讓這些歷史傷痛電影,特別是“慰安婦”受害者題材影片在近幾年頗受重視。

電影以不同的形式,試圖向大眾還原這段歷史,並講述她們在戰後同樣不幸的晚年生活,窮苦、病痛,被旁人冷眼相待,屢屢上訴卻等不來一個正式的道歉。

而今年,新晉大熱的韓國電影《她的故事》,則再次聚焦那些“慰安婦”受害者們,而且,同樣非常感人。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她的故事》

電影以“關釜裁判”為原型,講述了在1992年到1998年的6年間,10名受害者23次往返日本下關和韓國釜山,最終取得了以日本政府為對象進行的無數法庭鬥爭中唯一一次勝訴

雖然沒有特別大的宣傳,電影仍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評價。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評分3.5/5,是上映中的韓國電影裡評分最高的一部。)

電影整體完成度中上,看得出導演很剋制,沒有刻意安排韓式催淚。

最重要的是,與此前的“慰安婦”受害者類型電影不同,《她的故事》在還原歷史的基礎上,引入了一個更現代的視角:強勢女性幫助弱勢女性發聲。

金喜愛飾演一個在釜山經營旅行社的女老闆文靜淑。文老闆每天穿著考究,忙的腳不沾地,定期和地區女老闆們進行上流聚會。標準的九十年代商業女性精英形象。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電影正在上映中,預計資源會在下個月出。)

當然,她的性別觀念也非常“九十年代”。看到新聞裡公開發聲的“慰安婦”受害者,她對看電視的女兒說:“你要是和那個奶奶一樣,失誤一次,你的人生也會就此完蛋。”

金海淑飾演“慰安婦”受害者,也是文靜淑家裡的保姆裴正佶。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日軍戰敗後,殘忍地遺棄、殺害了一批“慰安婦”和“女子勞動挺身隊”受害者,只有少數倖存者回到故國。

因為害怕他人冷眼相待,只能悽慘、隱忍地活著。過去的這段歷史,帶給裴正佶的除了不堪的回憶,還有一個帶著先天疾病出生的兒子。她抬不起頭,帶著兒子蝸居在地下室。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聽到文靜淑對“慰安婦”新聞的無心之言,裴正佶默默辭職,離開了僱主家。苦於沒有錢給兒子治病,裴正佶不得以只好去領取給“慰安婦”的補助金。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文靜淑和她所在的“釜山女性經濟人聯合會”攬下了“慰安婦”受害者的救助項目,在公司內部設立了一個傾聽受害者故事的熱線電話。

她這麼做,並不是什麼真心慈善,無非想做點慈善公關,營造一下良好的公司形象,過一陣就撤攤子走人。直到她看到裴正佶來領取補助,才意識到歷史的受害者就生活在自己身邊,而自己輕蔑的態度給她們造成了第二次傷害。

她開始提著禮物四處奔走,想做點什麼補償受害者們。由她牽頭的6年23次庭審就從這裡開始。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事實上,文靜淑一角的原型人物,今年已經92歲的金文淑老人,為了這場來之不易的勝訴花費了約20億韓元(約合1200萬人民幣)。

直到今天,她還常常去釜山的“民族與女性歷史館”裡幫忙,給參觀的學生講解歷史。此外,她寫作了7本相關書籍,把探究“慰安婦”問題真相作為畢生的“事業”。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金文淑老人

六年裡,她在沒有政府幫助的情況下,一次次拜訪有受害經歷的老人。自己掏腰包,帶著老人們往返釜山和下關,參加庭審。箇中的金錢花費不必說,負責上了年紀的奶奶們的一應食宿、傾聽她們時而模糊時而錯位的記憶、經受日方的消極對待、一次次無功而返。

在法庭內外,有日本的右翼分子暴力相向,連辯護律師家開的小餐館,也因為收留老奶奶們而遭到屢次三番的破壞。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這些在電影中出現的情節,全都是金文淑老人實際經歷過的事。

在這條充滿艱辛的抗爭之路,一切付出恐怕已經不是用最初的自責、內疚可以一句話帶過的。上面這些迫害完全可以成為中途放棄的理由。別忘了,那是二十多年前,瞭解“慰安婦”受害者歷史的人只是極少數。

1992年12月25日,居住在釜山市等地的3名“慰安婦”受害者和7名“女子勞動挺身隊”受害者在日本山口縣下關市起訴。經過6年的訴訟,1998年,下關地方法院判決原告部分勝訴。

這個結果,是至今為止,日本司法部歷史上,關於“慰安婦”問題作出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勝訴判決。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該判決主要認為,根據國家的同一性原理,現在的日本政府必須繼承舊政府的責任,有謝罪與賠償的責任。這樣的責任需要藉由立法來實現。那麼,在國會立法應作為而不作為的情況下,現在的日本政府要負起賠償的責任。原告的請求自然成立。判決中還提到,“慰安婦”是具有性強制、民族歧視的女性歧視,對此擱置不管的話,等同於放任憲政秩序不管。

但是,該判決並沒有同意由日本政府公開道歉的請求,同時駁回了7名“女子勞動挺身隊”受害者的起訴。並且,面對這樣一個比較符合現代人權觀念的判決,在一審之後,日本審判庭被替換,日本政府立即提出抗訴。2003年,日本最高法院最終推翻了一審判決,奶奶們無法接受任何賠罪或賠償。

通過無數的電影電視、新聞報章,也許,現在說起“慰安婦”的話題,大家都已經有所瞭解,更知道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態度去談論它。但是,不過十年、二十年前,我們社會里的大部分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

在《她的故事》裡,借出租車司機說的一段話,我們看到大部分不關心、不瞭解的男性和女性,一說起受害奶奶們就言及“失去了貞節”、“罪惡、羞恥”、“背叛了國家”等等。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瞭解了事情來龍去脈的女性呢,她們比誰都清楚,“慰安婦”受害者是歷史中遺留的弱勢女性,但是,因為社會的主流意見很難被改變,去幫助數量不多,力量微弱的受害者奶奶們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於是她們選擇了沉默。

《我能說》很大程度上刻畫了羅玉芬奶奶的主動堅持和突破。《她的故事》這部電影,則傳達出文靜淑和她周圍的女性對弱勢群體的一種支持與理解。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 《我能說》

讓大家理解多年沉積下來觀念的錯誤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可是,如果當時沒有金文淑奶奶第一個出頭,就不會有那麼多新聞來曝光這場官司,海外的民間團體和支援會不會成立,隱姓埋名過苦日子的奶奶們不會有底氣站出來控訴罪行,整個社會對“慰安婦”受害者的認識不知道要退後多少。比起審判結果是輸還是贏,沒有人來關心和關注,才是真的沒有希望了。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身為一個女性,有人過得幸運一些,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有受到過性別歧視,成年以後依舊過著優越的生活。

然而,也有很多女孩子,生下來就沒有得到家庭的關愛,還在未成年的時候就受到來自同學、親戚、長輩的侵犯,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權利,被迫出去打工賺錢,好不容易攢一點錢,要寄回去補貼家用,有時候一個疏忽就被人騙的影子都不見了。這樣的新聞不是一兩天,也不是一兩件。

更令人鬱悶的是,文明的司法對這些受害者起不到幫助,和“慰安婦”受害者一樣,痛苦不會因為一紙終戰協議就結束,現代弱勢女性的無力也不會因為社會經濟的飛躍式發展而被治癒。讓弱勢群體感到不安,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擁有優勢社會資源的人也許不是推動犯罪的那個人,但因為他們的不作為和放縱,試圖將醜聞不作聲張地控制在最小範圍,反而讓弱勢群體感到了受傷。只是可能身處其中的每個人不自知而已。

之前也有人說過,“慰安婦”受害者題材的作品好像很容易在網上形成話題。特別是韓式煽情,變成了一種很多導演都駕輕就熟的伎倆。怎麼樣才能避免把歷史的傷痛變成情緒營銷,《她的故事》跳出歷史痛苦的侷限,為我們提供了現代社會意義上的啟示。

不管怎麼樣,如果能有一個強勢的女性替生活在夾縫裡的人發聲,給她們鼓勵,多少能讓弱勢的一方感覺到生活下去的慰藉和底氣。

如果能有強勢的女性替在夾縫裡的人發聲,多少能讓弱勢者感到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