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用商業片對現實「發聲」

無論你是不是一位影迷,最近都會對這部《我不是藥神》的電影有所耳聞。拜其在各大社交平臺傳播熱度的持續發酵,大家或多或少都會被這幾個熱詞洗腦:白血病、格列寧、印度仿製藥,當然還有那個更具有傳奇色彩的"中國藥神"。

《我不是藥神》:用商業片對現實“發聲”

《我不是藥神》無疑已經創造了口碑與票房齊飛的大銀幕奇蹟,徐崢也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獨到的選材眼光與出色的商業掌控能力——看看他近幾年交出的成績單,從《泰囧》的小成本"搏命"式票房效應後,徐崢的商業價值在近幾年不斷飄紅,而他依靠著這幾年打造下的個人資本,慢慢退居幕後挖掘新人,自己則甘願為年輕才俊讓路甚至主動出演——徐崢已經完成了蛻變成為了一名成功的電影製作人。他永遠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麼,也知道觀眾願意為什麼掏錢包。而《我不是藥神》正是觀眾喜歡的片子。

《我不是藥神》:用商業片對現實“發聲”

被壓抑著的電影市場和被折磨著的中國電影觀眾迫切地需要這樣一部片子的出現,他們需要一部在整個電影審查大環境下敢於沿著懸崖邊跳舞的電影。這是一部徐崢駕輕就熟的商業類型片,沿襲著他本人最鍾愛的元素:鋼鐵直男的性格,搞笑元素的堆砌,小人物昇華為大英雄的蛻變。只不過這次,它披上了現實主義題材的外衣,它探討了一個很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藥。

《我不是藥神》:用商業片對現實“發聲”

這種話題在中國電影市場上一直都是缺席的,以致於它一出現,便很容易引起沸騰的效果。它很敏感,所以觀眾樂於見到其出現在電影這種可以在大眾之間迅速傳播的媒介中,畢竟一部電影的話題性遠比新聞更具有娛樂性,也更具有話題性。而這部電影也確實做到了這點,它"不負眾望"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批判了貪婪的外企藥廠,甚至將片中的警察也處理成了丑角。但事實是,這些真的符合現實嗎?誠然,電影是藝術,而藝術是建立在生活的層面上再進行適當的加工,我們不能要求一部電影完全符合現實——那樣還不如直接去讀一篇深度新聞報道或是看一部紀錄片——但這部電影中的所謂"奇觀"創造,僅僅為了藝術加工需要做到如此地步嗎?為了營造戲劇衝突——或者說僅僅為了製造一處喜劇效果——電影中王傳君飾演的角色戴了整整幾層口罩,而之後出現的病人無一例外。但你要知道,現實中的白血病患者絕非如此,他們不需要戴口罩,也不像電影中那樣瘦骨嶙峋——甚至都會因為長期服用藥物產生浮腫發胖,他們只是一群需要持續服藥的"正常人"。

《我不是藥神》:用商業片對現實“發聲”

電影中的國外藥企原型自然是現實中的瑞士諾華公司,一瓶藥如此高昂的售價,我們自然想為白血病人鳴不平,但要知道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只從製藥工藝角度看,這藥確實是天價,但為了開發這種藥所付出的研製成本同樣是天文數字,藥企不是慈善組織,這些差價難道要它自己承擔嗎?況且每個國家對進口藥物的稅收情況同樣大相徑庭,而中國在這一環節產生的附加費尤為可怕,這時你會說,還是要怪咱們這個社會,電影中黑警察真是黑得漂亮。但我想說這部電影又搞錯了方向,它把片中的警察放在了一個類似反派的角色定位上,但他們又做錯了什麼呢?他們只不過是奉命行事,難道知法不執法就是觀眾喜聞樂見的警察形象嗎?

《我不是藥神》:用商業片對現實“發聲”

我無意嘲諷這部電影,因為它至少敢於發聲,也用一種能被絕大多數人接受的方式成功發聲,但它表達聲音的態度是帶有強烈的主觀意味和刻意營造的娛樂效果的。它不是一部純粹的"發聲"電影,它只是站在"發聲"的角度上完成了一次商業化的娛樂輸出,相比之下去年的《嘉年華》更為剋制和客觀,但很遺憾它的"不娛樂"使其無法像《我不是藥神》一樣眾人皆知,更無法挑動出如今一樣的熱點話題。當然了,能在大熒幕上看到這樣的電影是我們的榮幸,我們樂於見到這類電影的持續出現,即使它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但它依然需要存在,它的存在即說明它的合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