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用商业片对现实“发声”

无论你是不是一位影迷,最近都会对这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有所耳闻。拜其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热度的持续发酵,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被这几个热词洗脑:白血病、格列宁、印度仿制药,当然还有那个更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药神"。

《我不是药神》:用商业片对现实“发声”

《我不是药神》无疑已经创造了口碑与票房齐飞的大银幕奇迹,徐峥也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独到的选材眼光与出色的商业掌控能力——看看他近几年交出的成绩单,从《泰囧》的小成本"搏命"式票房效应后,徐峥的商业价值在近几年不断飘红,而他依靠着这几年打造下的个人资本,慢慢退居幕后挖掘新人,自己则甘愿为年轻才俊让路甚至主动出演——徐峥已经完成了蜕变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电影制作人。他永远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也知道观众愿意为什么掏钱包。而《我不是药神》正是观众喜欢的片子。

《我不是药神》:用商业片对现实“发声”

被压抑着的电影市场和被折磨着的中国电影观众迫切地需要这样一部片子的出现,他们需要一部在整个电影审查大环境下敢于沿着悬崖边跳舞的电影。这是一部徐峥驾轻就熟的商业类型片,沿袭着他本人最钟爱的元素:钢铁直男的性格,搞笑元素的堆砌,小人物升华为大英雄的蜕变。只不过这次,它披上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外衣,它探讨了一个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药。

《我不是药神》:用商业片对现实“发声”

这种话题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一直都是缺席的,以致于它一出现,便很容易引起沸腾的效果。它很敏感,所以观众乐于见到其出现在电影这种可以在大众之间迅速传播的媒介中,毕竟一部电影的话题性远比新闻更具有娱乐性,也更具有话题性。而这部电影也确实做到了这点,它"不负众望"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批判了贪婪的外企药厂,甚至将片中的警察也处理成了丑角。但事实是,这些真的符合现实吗?诚然,电影是艺术,而艺术是建立在生活的层面上再进行适当的加工,我们不能要求一部电影完全符合现实——那样还不如直接去读一篇深度新闻报道或是看一部纪录片——但这部电影中的所谓"奇观"创造,仅仅为了艺术加工需要做到如此地步吗?为了营造戏剧冲突——或者说仅仅为了制造一处喜剧效果——电影中王传君饰演的角色戴了整整几层口罩,而之后出现的病人无一例外。但你要知道,现实中的白血病患者绝非如此,他们不需要戴口罩,也不像电影中那样瘦骨嶙峋——甚至都会因为长期服用药物产生浮肿发胖,他们只是一群需要持续服药的"正常人"。

《我不是药神》:用商业片对现实“发声”

电影中的国外药企原型自然是现实中的瑞士诺华公司,一瓶药如此高昂的售价,我们自然想为白血病人鸣不平,但要知道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只从制药工艺角度看,这药确实是天价,但为了开发这种药所付出的研制成本同样是天文数字,药企不是慈善组织,这些差价难道要它自己承担吗?况且每个国家对进口药物的税收情况同样大相径庭,而中国在这一环节产生的附加费尤为可怕,这时你会说,还是要怪咱们这个社会,电影中黑警察真是黑得漂亮。但我想说这部电影又搞错了方向,它把片中的警察放在了一个类似反派的角色定位上,但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他们只不过是奉命行事,难道知法不执法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警察形象吗?

《我不是药神》:用商业片对现实“发声”

我无意嘲讽这部电影,因为它至少敢于发声,也用一种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成功发声,但它表达声音的态度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味和刻意营造的娱乐效果的。它不是一部纯粹的"发声"电影,它只是站在"发声"的角度上完成了一次商业化的娱乐输出,相比之下去年的《嘉年华》更为克制和客观,但很遗憾它的"不娱乐"使其无法像《我不是药神》一样众人皆知,更无法挑动出如今一样的热点话题。当然了,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这样的电影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乐于见到这类电影的持续出现,即使它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它依然需要存在,它的存在即说明它的合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