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奶茶飲料搶了風頭 雪糕市場 要「涼」了?

被奶茶飲料搶了風頭 雪糕市場 要“涼”了?

近期持續高溫,不少市民變著花樣想出解暑的方法。但是,在很多市民的解暑物品列表中,雪糕(包裝冰淇淋)這個解暑利器已經淡出了列表,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奶茶、飲料。而陪伴很多人度過炎夏的雪糕冰淇淋真的已經“落伍”了嗎?

1

市場現象

從“一枝獨秀”到風光不再

“你最後一次吃雪糕是什麼時候?”這個問題也許在兩三年前還能得到“我剛才還吃了一根”這類的回答。而到了今年,也許很多人都要仔細回憶一下才能回答得出來。

記者在青年路、三里屯、王府井等地隨機向百名路人提出了這個問題,而只有不到1成的被訪者的答案是“剛剛吃過”。近3成的被訪者在過去的一週甚至更長時間都沒有吃過包裝冰淇淋這個解暑單品。很多被訪者在面對這個問題的第二反應是,“原來我已經這麼長時間沒有吃過雪糕了”。

如果把時間軸撥回以前的夏天。大部分北京人在找出涼蓆來的同時,都會到樓下的社區市場裡批上十來根冰淇淋(廣義概念,包括冰棍、雪糕和盒裝冰淇淋等包裝冰淇淋產品)放在冰箱裡準備隨時解暑。晚飯後全家人手一根雪糕成為樂事之一。

而隨著人們越來越看中健康或者熱衷於減肥,雪糕彷彿成了“高熱量”、“容易發胖”“太涼”的代名字,讓它的愛好者越來越少。很多家庭中的老中青三代,不但大人不吃,也限制小孩食用,“一週只許吃一根雪糕”“雪糕是獎勵”成了常態。

2

原因分析

路邊購買不再方便、新選擇的崛起

“逛街時要是渴了,一般都會買杯賣奶茶或者飲料。而且,現在商場裡除了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地方,哪還能買到雪糕、冰淇淋這個東西啊?”在記者的街訪中,一位帶著孩子的女士認為雪糕不好買是自己不再頻繁消費的主因。

這其中不乏消費模式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也與不少雜貨店和超市在這一轉變的大潮中黯然退出不無關係。

“如果覺得熱,我會買一瓶飲料或者一杯奶茶,或者乾脆找個飲品店跟朋友坐下小聊一會兒。”除了不好買,新選擇的崛起也是讓雪糕冰淇淋地位有點尷尬的另一個原因。這所謂的新選擇就是近幾年崛起的黑馬業態——飲品店。

不同於最早的奶茶銷售檔口的模式,如今的茶飲店成了休閒的代名詞。在北上廣深幾乎所有的熱門商圈,茶飲店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密集分佈。以平均25元左右的客單價直追咖啡在國人中的心理價位。但是它們PK掉的並不是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咖啡店而是包裝冰淇淋。

而根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數據,2017年,飲品這一細分品類迎來爆發,呈現出高進場率、高關注度、高增長量的特點。飲品店在訂單量和訂單金額的增幅中,均排名第一,增幅超過200%。在客單價增幅的排名中位列第三。在2017年美團點評搜索最高的類目關鍵詞中,咖啡和奶茶上榜。搜索最高的品牌關鍵詞中,前五席中有三席均為飲品品牌,分別為星巴克、一點點、喜茶。

而在這一細目下,與包裝冰淇淋有相同基因的冰淇淋店發展也頗為迅速。除了老牌諸如DQ、滿記、哈根達斯,如今的無邪、雪冰等品牌也正在從網紅品牌向成熟品牌發展。他們銷售的商品雖然還是以冰淇淋為主,但是場景已經像咖啡館那樣點一份可口的冰淇淋,同好友坐下邊吃邊聊,已經成為很多人休閒的一種選擇,正在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第三空間”。

《中國餐飲報告2018》分析認為,飲品店的爆發源於生活方式餐飲的興起。從消費場景看,飲品的消費場景廣泛,無論是購物、餐飲、娛樂、外賣、辦公,只要存在消費場景,便存在售賣各個種類、不同價位產品的可能性。比起包裝產品來,飲品店天生帶有“現制現售”這一新鮮的基因,更容易取得當下講究體驗的消費者的青睞。而從商家的經營效果來看,飲品回本週期更快,更容易盈利。

3

深入調查

線上成了新渠道

新產品價格更高

那麼,包裝冰淇淋/冰淇淋真的不再受消費者青睞了嗎?

《冰淇淋-2017中國》報告顯示,雖然銷量在下降,但是,冰淇淋的零售銷售額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持續上升。換句話說,看似人們買的次數少了,但是花在雪糕冰淇淋上的錢反而多了。如同過去我從批發市場弄十件T恤穿上,現在跑商場裡換了件大牌兒。而國內幾家企業的年報也能支撐這一調查結果。根據蒙牛2017年年報顯示,其雪糕冰淇淋產品全年營收達26.29億元,增幅達20.6%。另一大國產冰淇淋巨頭伊利也在年報中顯示了冰淇淋新品對其2017年業績增長的貢獻。

這些增長的冰淇淋都是在什麼樣的渠道被消費掉的呢?答案是線上和逐漸增多的便利店。

報告顯示,在線渠道銷售的冰淇淋,如品牌官方網店從2012年3%上升至2017年16%。和路雪、八喜、馬迭爾、明治、雀巢、蒙牛、伊利等冰淇淋品牌均在京東設有旗艦店。在京東在剛剛結束的6·18期間共計銷售了1000萬根冰淇淋。

而在天貓,更是有一家東北的冰淇淋廠家屢次創造該平臺的銷售紀錄。2016年6月,中街1946入駐天貓,1個月後衝上天貓冰淇淋類目第一名。當年參與雙11,以250萬元銷售額拿下冰淇淋類冠軍,業績是哈根達斯的5倍。去年天貓雙11期間,中街1946累計銷售冰淇淋超過40萬支。

英敏特食品與飲料分析師倪倩雯表示,在線購買冰淇淋的消費者往往對價格並不敏感,線上售賣的產品由於冷鏈運送成本往往價格更貴。更高的利潤讓在線冰淇淋店也有越來越多的進口品牌入駐,選擇遠比線下更多。

記者注意到,電商平臺上的冰淇淋往往單價偏高。其中,天貓平臺中街1946銷售的一款14支的雪糕套餐售價為147元,摺合每支10.5元。而新晉網紅品牌“鍾薛高”一款套餐摺合單支雪糕售價20元。上述商品店家均不包郵,且由於需要低溫配送,快遞價格要比其他商品更貴。

而在線下便利店中,貴价的雪糕銷路並沒有因為價格高而影響銷路。9元/支的“椰子灰”、30元/個的“椰子凍”、15元/支格蘭朵臻愛巧克力、36.8元/盒的麥德龍水果雪糕都是一支難求、頻繁斷貨的常客。

也正是因為冰淇淋銷售的新渠道,讓冰淇淋不再是一個只賣一季的產品,而成了一年四季均可消費的“休閒食品”。這也是中街1946在臨近冬季的天貓雙11促銷中仍能銷售超10萬支的原因。由此看來,雪糕市場不會涼,升級換代後,它會換一種方式“熱”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