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调包”事件,我是最早的“知情者”之一

河南“高考调包”事件,我应该是最早的“知情者”之一。

河南“高考调包”事件,我是最早的“知情者”之一

对于如此罕见的“大新闻”,如果及时写出来,肯定“爆款”,妥妥的十万+。

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不是不敢“担当”,而是没有看到官方消息和权威发布。如果仓促把事情捅出来,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获得供线索的时间,是7月26日晚上九点三十五分。消息来源于一位国内知名人士,他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材料,材料的落款是两位检察官,并且都留有电话。

那位知名人士特意留言:不知真假。

我问他材料来源,他说是“朋友发的”,可以电话和家长联系。

第二天,也就是7月27日上午8点多,我加了洛阳杨家长的微信,并进行了几句简短的交谈,我说我看到了“举报材料”,想写一篇评论。

杨家长通过微信回应:“证据不全,待事情确实,可联系。”

我当时的感觉是,他办事严谨。

我只好耐心等待,等证据,等官方发布。

8月6日早上8点多,最初提供信息的那位知名人士给我转发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是《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掉包,几位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教育厅信息不公开高招舞弊》,发布时间是8月5日。

我认认真真读了那篇文章,和“知名人士”发给的“举报材料”基本一致。

我的天,还是被抢先捅出来了!

此时,我及时将我看到的那篇文章转发给杨家长,再次和杨家长微信联系,希望提供一些资料。

但是,对方没有回复。

彼时,网上已经舆论汹涌。

8月6日晚些时候,河南省教育厅“发声”,发布了关于此案的情况说明:网上反映,“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调包”。对此,为维护高考工作的严肃性,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8月7日,公众号“萧七的剑”发布文章,标题为《河南高考调包案,可能只是一场骗局》,作者署名“萧七公子”。

“萧七公子”在文章中说,最初看到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的新闻时,和大家一样的气愤。“但是,基于法律人的职业习惯,我没有选择轻信,而是去了解了大量的资料。通过长时间的了解之后,我最终得出了一个很大胆的结论,这场轰轰烈烈的高考答题卡调包案,很可能只是学生们导演的一场骗局。”

“萧七公子”给出五个理由:

理由之一:现在的高考流程,要做到把考生的四科卷子全部调包,几无可能。

理由之二:要把考生四科全部调包,风险之大难以想象。位高权重的不屑于搞,没有一定地位和能量的人也搞不来。

理由之三:涉及此次调包案的四名同学,除了苏同学估分627可以上重点本科以外,其他三名同学估分均在500到520之间。如果真有人有能力做这么大的案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小的胃口?

理由之四:最近十几年,经常会有高考成绩被调包的传闻,但最终的调查结果几乎都是考生成绩没有问题。

理由之五:苏同学书写的作文和省招办卷子的作文,是同一个人书写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说,“今天我把这篇文章拍在这儿,等着被调查结果打脸......”

就在“萧七公子”的文章发出几个小时后,也就是8月7日晚上,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在官网上发布《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信中对学生家长在网络媒体上发帖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一事作出回应。

信中称,“7月以来,考生家长苏某、杨某以公职人员身份,联名另外两名家长在网络媒体上以实名形式多次发帖,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

“在此之前,根据考生反映,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今年河南省继续实行网上评卷,使用机器阅读识别考生个人信息。每张答题卡都由考生本人在开考时核对并粘贴个人信息条形码(为唯一性、一次性使用),同时手写个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作为核对信息。答题卡扫描时,以考场为单位每30份一组扫描识别条形码信息,答题卡正反面均有校验识别信息,与事先存储在电脑里的考场信息相对应,只有识别校验正确机器才能通过,确保了每张答题卡信息对应准确。

“当前,鉴于发帖的考生家长已实名向省有关部门举报,省招办正在配合省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按上级要求向社会公布。 ”

所以,对于这个“调包案”的结果,我们静候调查结果好了。

我要说的是,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发生后,往往由于政府应对缓慢、不及时发布信息而迅速升级。这次事件,且不说调查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河南省教育厅迈出了主动的一步。但是,如果调查结果真有违纪行为,相信河南省相关部门也不会护犊子。

需要提醒的是,自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体话语权的崛起,个体既是信息的享用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自媒体应对网络舆情表现出了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而这都缺少必要的“媒体审视”,从而为公共安全埋下隐患。理性的“媒体审视”应该是个体、自媒体、政府的多向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网络舆情的理性传播,确保公共安全。

对于“调包事件”,事关高考制度的公信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纪检监察部门一定会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说明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