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內蒙暴雨之後持續的高溫天氣可是愁壞了家在赤峰的趙同學。各種風扇空調齊上陣的模式下,連洗衣機都加入降溫陣營。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一向以避暑聖地著稱的內蒙古這幾日也是熱到蒸發熱到昏厥熱到與太陽肩並肩。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近期受副熱帶高壓向北移動影響,遼寧、吉林多地正在經歷常年夏天少見的高溫天氣。8月2日,瀋陽最高氣溫達到38.4度,這可是是1951年有完整氣象資料以來的最高值。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瀋陽從夏有涼風冬有雪變成了武漢、杭州等火爐城市中的老大哥。連豬都熱暈了。

據報道:8月2日,遼寧瀋陽沈北新區五五社區一養殖戶,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檢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根據貼出的通報顯示,目前當地已經啟動重大疫情應急預案二級響應,對疫區進行封鎖。對所有病死豬,被撲殺豬及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你以為北極就能嚴寒避暑?不你錯了。連北極都30°了,把北極熊都熱壞了。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今年的異常現象著實令人奇怪,不僅中國北方氣溫異常高,近幾年來整個世界都在變熱。

↓↓↓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7月15日,瑞典Karbole地區發生森林火災

圖/ CFP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冰島冰山脫落沉入大海

據CNN報道,瑞典、冰島、芬蘭、挪威這些深入北極圈的國家,今夏的氣溫已經破紀錄了。北極圈內已經燒起數十場森林大火。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高溫熱浪也席捲著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的多個國家。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7月初,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持續高溫,造成至少70人死亡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截至7月,日本持續的高溫天氣也造成70餘人死亡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韓國某地7月最高溫達到了40.3攝氏度,打破了111年來最高紀錄,導致近30餘人喪生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巴基斯坦遭遇50.2攝氏度的極端天氣,創全球史上四月最高溫。造成60餘人死亡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今夏氣溫達到了51.3℃

打破了1961年的紀錄

對脆弱的地球氣候系統來說,一點點溫度變化都是致命的。

全球平均地表溫度上升1 ~ 3攝氏度時,夏季北極海冰將消失,格陵蘭島厚度上千米的冰蓋發生不可逆的融化。如果上升超過5攝氏度,冬季北極海冰也將消失。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70年至2100年,華北平原氣溫將會多次邁過35攝氏度的“門檻”,這對一些經常需要戶外勞作的人,特別是家中沒有安裝空調的貧困家庭來說尤為危險。論文提到,由於氣候變化和灌溉農業的發展,2070年至2100年,中國的華北平原可能因為極端熱浪而變得不宜居住。2070年,並不遙遠的未來,這一研究引發廣泛關注。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專家:不是危言聳聽,華北或會遭遇熱浪

上述研究指出,因為灌溉造成更多的水蒸發,導致空氣中的溼度更高,從而進一步加劇高溫壓力,使熱傷害能力增強。儘管空氣中的水分會在地面附近產生局部冷卻效應,但卻會被空氣中的高溼度輕易抵消。與此同時,水蒸氣原本便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對空氣質量和氣候變暖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在溫室氣體排放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本世紀下半葉,華北平原可能會遭遇致命熱浪。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我國華北平原面積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億-4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農業地區。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能源氣候變化、環境高級顧問、曾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的楊富強認為,從理論上講,上述研究並不是危言聳聽。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華北平原人口密度大,工業也比較多。這些工業都是一些耗煤、耗能源、耗水的大戶”,他首先談到了水資源,他表示,華北平原水資源很缺乏,“幾十年前,白洋淀是一大片,抗日戰爭時還在上面打游擊,水面是相當大的。在平原上,也就是打上十幾、二十米就能見到水,現在的機井要打到一兩百米才能見到水。所以在這種環境、人口、工業壓力下,水資源對華北平原需求量很大,而且越來越大。”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不過,楊富強同時指出,京津冀下了很大的力氣在改善空氣霧霾。如果減少二氧化碳,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工業結構,對水、對我們的空氣質量都會產生影響。“我們有南水北調,現在有一部分的水資源就進行生態養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強調節水,節水才是我們對華北平原地區的一個最首先、最重要而且是最有效的措施。然後我們再想辦法通過其他的途徑來彌補。”楊富強說。

雖然形勢嚴峻,但是一切都有解決方案

也有人認為:氣候變化對我國造成的威脅不僅僅是華北,降低減緩溫室氣體是刻不容緩的。目前我國從政府到地方在向這個方向努力,巴黎協定以後,我國提出了自主減排方案,分別是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比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相當於1.5億噸碳,變成二氧化碳的話是每年6000萬噸碳。森林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水土保持,使土壤的儲碳能力甚至超過森林本身。這對減緩氣候變化的作用是非常可觀的,對全球累計貢獻也非常重要。

積極應對氣候挑戰才是最為關鍵的

氣候變化是緩慢而長期的威脅,對此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否則子孫後代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中國在節能減排上還有很大的空間,要持續推動經濟轉型,很多地方從工業生產到城市管理過於粗放造成能源浪費、水資源浪費非常嚴重。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涉及到很多方面,灌溉問題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糧食需求。我們每年浪費的糧食是一個天文數字,不能說一碗米飯花不了多少錢就吃了一半扔掉。節約是節能減排很重要的一環,是最大的環保。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另外,要做到減碳,各地要把生態生產總值納入考核指標,而不是僅僅是工業生產總值。

華北地區有大約4億人在這裡,有必要從國家層面開展華北地區的生態保護研究,整合起跨學科的預防措施和行動綱領。

「HOT視點」華北平原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

互動話題

華北未來氣候嚴峻真的不再宜居了嗎?你是怎麼看的呢?還有那些措施可以解決華北平原面對的氣候危機呢?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