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變「宜居」 開啓新生活

“蜗居”变“宜居” 开启新生活

“蜗居”变“宜居” 开启新生活
“蜗居”变“宜居” 开启新生活

作為西秀區較早一批棚改項目,華西辦事處帆布廠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自2016年啟動以來,讓608戶居民告別老舊危房,從“蝸居”變“宜居”,真正實現了“安居夢”。

通過棚戶區改造,許多居民告別了破舊不堪的低矮平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城區新房。在西秀區大龍潭保障性住房安置點,提起當初住進新房時候的場景,已經入住新居兩年的帆布廠老職工王開華興奮的打開了話匣子,“不敢想,如果遇不到這次棚戶區改造,國家有這個政策,我們怎麼會住到這麼漂亮的房子裡面去。”

自從1966年帆布廠成立以來,現年71歲的王開華就一直住在廠區的宿舍區裡。幾十年過去了,房子越來越破舊、居住環境越來越差,讓棚改戶王開華非常苦惱。“廁所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上公共廁所,我們那個時候用的是公共廁所,水也不方便,中午吃飯的時候才來水,平時生活用水沒有。”他說。

和王開華一樣,已經在帆布廠居住了半輩子的吳曉玲老人,對過去糟糕的居住環境也是記憶猶新。“我家是拿鋤頭頂著主樑,而且鋤頭都頂偏了,又危險,又怕,而且很腐朽,我們也想搬出來,巴不得搬出來。”她說。

面對老舊狹窄的生存空間和髒亂差的居住環境,“搬出去”也就成了帆布廠608戶居民最大的共同夢想。可是,當政府真正把帆布廠納入棚戶區改造項目後,王開華老人卻高興不起來。

“我們拿這個拆遷補償的錢去買不到一套房子,我們住哪裡?”王開華不禁擔心起來。

因為當初在帆布廠裡,大家居住的都是廠區三四十平方米的宿舍,居住面積小,因此,所獲得的補償費還不能完全支付新房的購買費用。所以,“住房難”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對此,西秀區為他們提供了廉租房以滿足住房需求。華西辦事處黨工委委員、人大工委主任宋玉興說:“如果我們在棚戶區改造的過程當中,不解決住房難的問題,老百姓是不同意徵收的,為此,我們就向西秀區委區政府申請,提供了大量的廉租房(保障性住房)。我們解決了老百姓關於住房問題的後顧之憂,才能得到他們真正的支持棚改工作。”

王開華就得到了一套近50平方米,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保障房,他和老伴高高興興的搬進了新居,開啟了他們在新環境裡的新生活。

“棚戶區改造就是要改善老百姓的人居環境,華西辦事處作為政府的派駐機構,將秉持黨委政府棚戶區改造工作思路,全力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困難,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環境,讓老百姓從‘蝸居’換到‘新居’,住有所居,安全滿意,歡天喜地。”宋玉興說。

“蜗居”变“宜居” 开启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