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出版社4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公佈了“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其中,學苑出版社有4個項目入選。

截至目前,我社共有7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

“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2018)

《國家圖書館藏東巴文獻彙編》

簡介

雲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字是迄今全世界唯一存活著的古象形文字,目前能夠釋讀的老東巴已經為數不多,其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其中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創世經》《東巴舞譜》等與麗江東巴研究院等20餘部東巴古籍入選為《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03年東巴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2013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將納西族東巴教及其古老經典列為中華十五項重點保護的絕學之一。

本書計100卷,收入了用東巴文撰寫的上千種、3781冊、45000葉東巴文化經典,全部按所屬的東巴教儀式進行分類和注音、釋讀古籍書目,並簡要說明每一類古籍所屬儀式的內容,比如屬於祭天、祭自然神的儀式的古籍就歸為一類,說明這些儀式的功能和目的等,最後全部古籍彩印原貌出版,提供國內外專家進行更為深入的釋讀和翻譯整理之用。

這將是國內外最大一批東巴文獻原貌出版。其內容廣博,堪稱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項目的完成,將會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這一神秘的東巴文化,也將對納西東巴文化學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熱貢藝術及傳承人·唐卡》

簡介

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藝術在青海安多藏區紮根發芽並蓬勃發展的一支,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主要包括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多種藝術形態。《熱貢藝術及傳承人》將按唐卡、壁畫、堆繡、雕塑專題整理熱貢藝術,是非遺保護的重要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熱貢藝術及傳承人•唐卡》為本叢書第一批研究成果。分別以熱貢地區的四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鬥尕、西合道、更登達傑、娘本為調查對象,通過實地訪談、錄音、攝影、錄像、翻譯等手段進行採集並整理成書。

《俄羅斯國立宗教歷史博物館藏清末民間版畫彙編》

《崑曲史料與研究叢書》

增補項目(2017)

“十三經注疏”珍本輯刊

入選項目(2016)

歷史景觀復原圖系列

學苑出版社4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簡介

“歷史景觀復原圖”是學苑出版社首創的以手繪圖的形式展示已消失的歷史地理景觀風貌的出版物,是一種新的藝術與出版形式,將詳細的文字描述、翔實的地形地貌、悠久豐富的文化景觀、綺繡的自然景觀和精美的繪畫完美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是研究、欣賞一個地域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必備資料。

與普通的地圖相比,“歷史景觀復原圖”融入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與立體的藝術視角,直觀地再現了這一區域的山川地貌、歷史信息和人文風情,是平面或立體地圖所無法做到的。

已出版

  • 《圓明園原貌圖》
  • 《釣魚城抗蒙(元)之戰》
  • 《重慶母城老地圖》(中/英文)
  • 《長安復原圖》
  • 《平遙古城——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築畫卷》
  • 《頤和園》
  • 《天壇清代全盛圖》
  • 《十三陵手繪地圖》

漢代醫學經典纂義

簡介

《漢代醫學經典纂義》是一部彙編漢代醫籍訓詁資料的叢書,包括《黃帝內經素問纂義》、《靈樞經纂義》、《難經纂義》、《傷寒論纂義》、《金匱要略纂義》、《神農本草經纂義》等六種。這些經典在流傳中,經過歷代學者反覆進行校勘、註釋、補遺、輯佚等整理工作,不少學者還對書中的理論、方藥和技術多所闡發,留下大量寶貴的研究成果。

這些資料豐富而散在,或見於註釋專書,或見於專題論文,或散見於其他各種文獻中,甚至在日本德川幕府時期也有許多重要的研究著作,搜求和使用都不容易。本叢書把這六部經典現存所有古代研究資料彙集起來,經過點校,分別迻錄到各書原文相應的段落之下,俾讀者尋注會經,理解原文;又可歷覽眾說,考鏡源流。

本書於經典原文和註釋都選擇最好的版本,書中不僅收入許多以往未被注意的資料,而且對一些書籍在以往點校中發生的疏失也有所糾正。

學苑出版社4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已出版

  • 《黃帝內經素問纂義》(上中下冊)
  • 《靈樞經纂義》
  • 《難經纂義》

“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

入選項目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書系

學苑出版社4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簡介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以下簡稱《集成》)全套40卷,約1600萬字。收錄自民國初年四大名旦、四大鬚生以降,迄於“文革”以前,生旦淨醜各行當50餘位流派創始人和優秀繼承人擅演的經典劇目近200出,保存了京劇鼎盛時期的演出風貌。與“音配像”工程主要依靠音像資料不同,《集成》大量通過傳承人的口述及活態演示,搶救整理出一大批向稱經典但無音像資料的劇目,大大拓寬了搶救整理的視野,豐富了京劇劇目的文獻總量。

在京劇出版史上,《集成》創造了全新的劇目整理模式。與此前文學史視野關照下整理出版的純文學劇本不同,《集成》首次將京劇還原為立體的舞臺藝術。凡與舞臺演出相關之事項,諸如人物行當、服裝扮相、臉譜勾畫,唸白、唱腔、音樂、伴奏、身段把子、舞臺調度,無不一一記錄在案,藉此不僅可明瞭前輩的演出路數,而且連情節中如何表演,角色間如何移動,表演時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的體現,歌唱時板式旋律的具體唱法,甚至重要念白的重點要點,都通過細緻的記錄、真切的描述、準確的記譜和唸白音調的標註,令讀者一目瞭然。這對於京劇這樣重程式規範的寫意性藝術形式的保存、流傳乃至創新,都有著非常重要和實際的幫助。

《集成》是自 20 世紀 50 年代《京劇叢刊》《京劇彙編》以來搶救、整理、編纂的最大規模的京劇劇本集,也是京劇史上最完備的京劇劇本彙編。《集成》的出版不僅對國粹京劇文獻的保存具有歷史意義,對於今後京劇的振興和發展也將影響深遠。

《中國戲曲臉譜》書系

簡介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眾多,各劇種戲曲臉譜特色鮮明,不僅是各劇種舞臺美術重要的圖像文獻,而且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是中華戲曲寶貴的文化遺產、中華文化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

《中國戲曲臉譜》系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總規模約20卷,計劃為京劇、川劇、秦腔、豫劇、崑曲等重要劇種搶救、保存、整理、出版一整套完整的臉譜資料。為保證資料的權威、準確,所收錄臉譜限定為各劇種著名戲劇班社代表性臉譜、老藝人臉譜手稿、著名演員經典臉譜以及傳世明清古譜,採用高精度掃描,以最大限度保存原作意蘊;對所收錄的每幅臉譜,均請專家一一考訂角色名稱及劇目出處,還原舞臺演出信息。

學苑出版社4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已出版

  • 《侯玉山昆弋臉譜》
  • 《翁偶虹秘藏臉譜》
  • 《京劇淨角經典臉譜》(上、下)
  • 《川劇臉譜》
  • 《豫劇歷代故事戲臉譜》
  • 《秦腔歷代故事戲臉譜
  • 《蒲城張氏藏秦腔古譜》(上、下)
  • 《易俗社秦腔臉譜》
  • 《三意社秦腔臉譜》
  • 《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清昇平署戲裝扮像譜》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藏清代中華文獻出版工程》

《中國傳統造紙技藝叢書》

《傅惜華藏書出版工程》

簡介

傅惜華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戲曲曲藝理論家、目錄學家和藏書家,曾以畢生的精力和財力,蒐集了大量的戲曲、曲藝、小說類珍貴圖書。所藏中國古代小說、戲曲極為豐富,稱碧蕖館藏書,其中戲曲藏書更與鄭振鐸西諦藏書、馬氏不登大雅堂藏曲、綏中吳曉鈴藏曲、梅蘭芳綴玉軒藏曲、程硯秋玉霜簃藏曲、齊如山藏曲並稱。建國後,任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員兼圖書館館長。碧蕖館藏書以收藏豐富而精良的戲曲小說圖書聞名中外,其中戲曲部分許多珍稀善本,研究者雖聞其名而難睹其全貌。

本出版工程已整理出版《傅惜華藏古本戲曲珍本叢刊》(收錄碧蕖館藏書中稀見及未見出版者近300種)、《傅惜華古典戲曲曲譜、身段譜叢刊》(收錄傅惜華曲譜(格律譜和工尺譜)189種、身段譜(含有穿戴和鑼鼓經)82種,時間跨度360多年)、《傅惜華藏古典小說珍本叢刊》(精選收錄傅惜華說部類藏書179種)。

學苑出版社4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已出版

  • 《傅惜華藏古本戲曲珍本叢刊》
  • 《傅惜華古典戲曲曲譜、身段譜叢刊》
  • 《傅惜華藏古典小說珍本叢刊》

《清朝治理新疆政策法規文獻彙編》

學苑出版社4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簡介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徹底統一了天山南北,新疆正式納入中央政權統一管理。之後清朝頒佈了一系列以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鞏固邊防為核心的治疆政策法規,以強化對新疆的治理。為便於今人瞭解這些措施,國務院政策研究中心民族發展研究所名譽主任張羽新研究員歷時多年,系統梳理分析了清朝中央政府涉疆事務的法規文獻資料 80餘種,按照行政建制、法律法規、職官制度、軍事制度、經濟管理、涉外事務等角度進行分類整理,並闡述其價值,供學者和相關管理機構查閱使用。

這套文獻為我國推進新疆經濟社會生活的跨越式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歷史借鑑,具有很強的現實參考價值。

學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