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背後的車諾比:從平靜小城到死亡絕境


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切爾諾貝利事件不僅是全球史上最嚴重的特大核事故,還是前蘇聯歷史上最慘痛的傷疤。位於今烏克蘭境內的小城切爾諾貝利和普里皮亞季等地,從曾經繁榮的平靜小鎮,變成了如今的死亡絕境。圖為事發時核電站內的控制室。 "

切爾諾貝利位於烏克蘭北部的基輔州,地處白俄羅斯邊境,鄰近城市普里皮亞季,而“切爾諾貝利”一詞最早出現在1193年,有“艾草”的詞義。在公元13世紀,切爾諾貝利是立陶宛大公國的一部分,1569年併入波蘭王國。圖為核事故發生後不久烏克蘭民眾在當局的安排下參加勞動節慶典。 "

1795年10月,波蘭王國覆滅,切爾諾貝利被劃入當時的俄羅斯帝國。在一戰和隨後的連場戰爭裡,這座城市都是主要的戰場之一,1921年被併入前蘇聯的第三個加盟共和國、當時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到了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強佔了切爾諾貝利,對當地民眾展開了滅絕式大屠殺。圖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


二戰結束後,為了解決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的用電負荷,同時也是為了樹立前蘇聯“和平利用核能”的形象,前蘇聯政府決定在烏克蘭地區修建一座當時蘇聯最大的核電站,即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該項目1970年開始實施,1972年正式動工建造核電站,計劃裝備六個核反應堆。圖為核事故發生後當地兒童正在接受醫生的檢查和治療。 "

到核事故發生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內已建有四座蘇式石墨1000型反應堆,分別在1977年、1978年、1981年和1983年建成並投入發電,每座反應堆能產生1千兆瓦的電能,第五座也即將建成並投入運行,整座電站承擔了烏克蘭當時約10%的電力供應。另外,前蘇聯當局還在1970年於電站附近興建了普里皮亞季鎮,用來安置電站的建築工人及工作人員。 "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功率異常激增,導致蒸汽爆炸,撕裂反應堆的頂部,使核心暴露,散發出大量放射性微粒和氣態殘骸;而這些微粒和氣體殘骸與超高溫核心中的1700噸可燃性石墨減速劑接觸,燃燒的石墨減速劑加速了放射性粒子的洩漏,核汙染出現了大規模擴散。圖為爆炸發生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


事故發生後,一開始莫斯科的核專家和蘇聯領導人得到的報告是“反應堆發生火災,但並沒有爆炸”,因此前蘇聯當局反應遲緩,事故約一週之後因接到瑞典關於輻射雲的報告,才意識到事態嚴重,開始大規模搶險和疏散民眾,據說曾徵募了24萬人參加搶險清理工作。到了1986年12月,蘇聯政府在4號反應堆上建成了“石棺”,封閉住事故現場。 "

由於缺乏能源,當局只封閉了出事的4號反應堆機組,其他三個機組繼續運作。1991年,2號機組發生了火災,烏克蘭當局宣佈2號機組終止運作。1996年11月,1號機組停止運作。2000年12月,3號機組停止運作,整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正式關閉。如今,切爾諾貝利成為“輻射觀光”的著名地區。圖為當地受到核輻射傷害的兒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