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發現一塊石碑,記錄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凡事都有兩面性,每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有不同的觀點,歷史更是這樣,立場不同則看法不同,就拿唐朝時中原與少數民族關係這件事來說,看似和平的關係,可能雙方完全是兩個態度,從闕特勤碑上就可見一斑,19世紀末,一個俄國學者在蒙古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這塊石碑,上面文字有兩種,一種是突厥文,一種是漢字,所記敘的是當年唐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往來之事,也為我們開啟了一段塵封的往事。

俄國人發現一塊石碑,記錄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據瞭解,突厥是一個剽悍兇猛的民族,李淵剛剛建立唐王朝的時候,突厥時時進犯中原,李世民即位後,頡利可汗又帶兵南下,李世民忍辱負重,與其講和,但我們這位皇帝可不像他父親一樣就這麼算了,李世民心中一直記得這件事,後來唐王朝在他的治理之下國力日漸強盛,有了統一少數民族的實力,李世民就不再忍了。

俄國人發現一塊石碑,記錄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他先是用金銀瓦解突厥內部,又趁突厥勢弱之時派李靖帶兵征討,終於滅了東突厥,將頡利可汗活捉回了長安,解了心頭之患,唐玄宗還因此被尊稱為天可汗,雖然李世民並沒有虐待頡利可汗,但實際上,這對突厥人來說已經是奇恥大辱了。

俄國人發現一塊石碑,記錄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後來,他們韜光養晦,又建立起了後突厥,闕特勤碑就是後突厥的毗伽可汗去世後,唐玄宗派人前去弔唁的時候所立的,上面記述了當時雙方對於彼此關係的看法,代表了中原與突厥的友好關係,碑正面刻漢文,其他三面則刻突厥文,漢文是唐玄宗所書,先是追憶了唐朝歷來與突厥的友好關係,又表達瞭如今與突厥結為父子,對突厥的友好感情,言辭懇切。

俄國人發現一塊石碑,記錄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但與漢字書寫的碑文所表達出來的友好所不同,突厥文充滿了敵意,上面說中原人使用甜言蜜語和金銀珠寶欺騙、分化他們,當雙方親近之後,漢人便萌生惡意,漢人不讓聰明和勇敢的人得到發展,也絕不赦免犯錯誤的部落和人民,突厥人就是因此被大量殺害。他們的可汗被漢人打敗,他們的貴族成了漢人的奴隸,他們的女人成了漢人的婢女,他們為漢人的利益四處征戰,如今卻沒有自己的國家,也找不到自己的可汗,由於這樣的想法, 他們又與漢人成為了敵人。

俄國人發現一塊石碑,記錄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總之,字裡行間突厥人對唐王朝的敵意都顯而易見,在他們眼中,唐王朝是洪水猛獸,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可怕至極,這一塊石碑,竟然包涵瞭如此複雜的信息,唐王朝與突厥的想法竟然完全不同,李世民一定沒有想到,突厥人竟然是這樣看待唐王朝的,真是令人唏噓不已。俄國人發現一塊石碑,記錄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