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拼多多們: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我們手機上的浮躁氛圍,恰恰是拼多多們成長和裂變的土壤。

文 | 辛國奇

全國3億以上的人,對拼多多,一直貶損多於褒獎,上市之前,質疑這樣的公司怎能生存下來,上市之後,更不解這樣的模式竟然還能“騙過”老外在美股上市!

針對拼多多的質疑和投訴之多,以至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不得不出面約談:8月2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牽頭召開行政約談會,要求拼多多平臺經營者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入駐平臺經營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審核,積極配合各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調查檢查,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致拼多多們: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其實,筆者本來對拼多多這類“一陣風”的公司並不關注,但因其董事長黃崢在7月31日媒體溝通會上的一番言論,體現出的價值觀太有問題,方才坐不住了,覺得有些話不吐不快。

媒體溝通會上,黃崢被問的最多的是打假態度問題。他的回應竟然是:拼多多上出售的山寨產品其實是“蹭流量”的問題,這是整個行業的共性。“今天其實是把山寨問題和假貨問題混在一起了,當輿論進一步提高的時候,把所有的商家問題都變成了假貨問題。”

致拼多多們: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同時,他表示:“拼多多是否有能力解決行業問題,一邊倒的壓到拼多多身上,我們覺得對三歲的拼多多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看看,這是多麼越描越黑的歪理邪說。

黃崢還拿自己的“恩師”段永平說事,“段永平原來有一家公司叫做步步高。但是還有一家步步高零售品牌,我也見過,很不錯的人,很不錯的企業,如果他把這個步步高做出來,肯定沒有人覺得它是山寨的。”

確實是有一個步步高百貨品牌,目前做的也挺大,但此步步高賣電子產品了嗎,假如還有一個“尖尖高”來賣與步步高相似的產品,段永平會善罷甘休嗎?

黃崢的回應,讓人感覺就是在偷換概念,玩小聰明,打擦邊球,這樣的價值觀與生產山寨產品的企業主們,倒是挺合拍的。

致拼多多們: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的產品,是明令禁止的,而且這種做法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已不多見,最多在一些城鄉結合部的小賣部裡可以看到,一個多次被315晚會報道過的違規現象,在拼多多看來卻僅僅是“蹭流量”的營銷手段。所以說,拼多多哪裡需要國家市場管理部門大動干戈約談,各個縣級的工商部門,就把它搞掉了。

山寨商品橫行最猖獗時,是在上世紀90年代,快30年過去了,拼多多卻讓這個現象死灰復燃了。才3歲的拼多多,已經成為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這家快速成長、體量龐大的公司已經有170萬個商家入駐、平臺上有數億件商品,3.4億消費者,年銷售額超過2600多億人民幣,其體量在追趕阿里京東的路上狂奔。

才3歲,就能在規範度極高的美股上市,才3歲,就不守規矩,玩起30年前的江湖套路,這哪裡是對3歲的你不公平,分明是“才3歲”的你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整個市場變得極為不公。

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致拼多多們: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拼多多依靠社交媒體發跡,其實也有原因。自從有了自媒體,公眾號遍地開花之後,謠言與小道消息便充斥在我們四周。中國人面對面說話用的都是省略號,到了網上,互相交流用的都是歎號了,而且至少要三個。

哪裡都是“剛剛宣佈!”哪裡都是“馬雲出手!”哪裡都是“ 重磅!華為超蘋果!”一些自媒體善用煽情標題,所以人們看了之後就會變得亢奮、不理智。此時,再來一個“血拼”的拼多多,理智便進一步放下,衝動爬上了頭腦,平和的心態蕩然無存,對於“物美價廉”的衝擊便招架不住了,尤其幫朋友“砍幾刀”多麼仗義。

所以,我們手機上的浮躁氛圍,恰恰是拼多多們成長和裂變的土壤。

由拼多多進一步反思,我們這麼多看似熱鬧、風靡全國的互聯網產品,是真的創新嗎?其實,連微創新、偽創新都不算。不論是外賣抑或單車,團購還是打車,只是借用移動互聯網工具加上中國人口的大體量,再用資本之火硬把這壺水燒開,假如大家都燒不開,那就合併火力,整合壺中之水,繼而成為該行業的巨無霸。這種模式,無非在形式上讓你感到方便、快捷了一些,其實在本質上毫無科技含量。

致拼多多們: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即便是大紅大紫的小米,IPO前去美國路演也遭到冷落,因為美國的高科技巨頭實在太多了,科技獨角獸更是不計其數。所以在老美眼中,小米公司哪裡算什麼高科技公司,無非還是玩商業模式的,無非把一些小廠商納入自己的品牌供應鏈體系,再用同一個APP串起來,最後連最難纏的售後服務也省了,外包出去。

小米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什麼滴滴外賣、美團打車了,技術門檻低的可以讓競爭對手隨便“跨界”。

致拼多多們:3歲時,再不按住你,等你浪子回頭嗎?

靠體量、靠模式、靠伎倆就可以玩大,就可以上市,就可以成為明星企業家,誰還會悶下頭搞真正的研發啊?這與長生生物一年用4.4億元推廣服務費“滲透”,研發投入僅1.2億,賬面上卻還買了20億理財產品的做法,不相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