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虑禁止企业在港发行短期美元债券

在香港发行短期美元债券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重要借款工具。此举可能加大本已债台高筑的企业的融资困难。

中国考虑禁止企业在港发行短期美元债券

吴佳柏 上海报道

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考虑禁止企业在香港发行短期美元债券——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借款工具——从而可能加大本已债台高筑的企业未来的融资困难。

2015年以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中国企业在香港和其他离岸市场发行外币债券之前向其申请办理备案登记。

所谓的“备案登记”过程实际上起到了审批的作用,但对一年期以下债券没有备案要求,而随着中国整顿债务切断了很多借款人的境内融资渠道,房地产开发商及其他企业从去年开始大举利用这一漏洞发债。

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正考虑堵住这一漏洞,或是完全禁止发行短期债券,或是将要求备案登记的规定扩大至短期债券。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一年期以下债券的发行迄今一直处于发改委的监管之外。”

周三,发改委发布一份通知,要求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防范外债风险,其中提到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外债发行。

通知要求限制房地产企业将发行外债筹集的资金投入新的项目,称此类发债应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在香港,房地产企业是美元债券的主要发行方,中国国有银行和国企的海外子公司也是主力融资人。发改委的通知显示,今年前5个月,内地企业境外发债99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发改委的通知称,该机构正在制定外债备案登记的详细管理办法。上述第一位知情人士称,此举可能将要求备案登记的规定扩展至364天期限的外债。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从昨晚开始讨论了很多事。禁止364天期限的外债发行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限制发债所筹资金的使用。”

他补充称,新规的制定也可能推迟较长期债券的审批。

他表示:“或许短期来看审批的额度将会减少,直至这些官员找到解决办法。”

2016年以来,中国一直试图约束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为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对于近年扩大香港离岸业务的中资银行而言,发行短期债券是营运资金的重要来源。

周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至6个月低点,突显出汇率波动给中国发行离岸债券的企业带来的风险。人民币贬值抬高了偿还外币债务的人民币计价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