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致敬,春風沐檢的光輝歲月

「微文化」致敬,春风沐检的光辉岁月

「微文化」致敬,春风沐检的光辉岁月
「微文化」致敬,春风沐检的光辉岁月

我出生在動盪的年代,成長在改革的春風裡,有幸見證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改革開放40年來,我經歷多個工作崗位,最令我難忘的是,2011年11月,上級安排我到東風區檢察院工作,從此轉戰檢察戰線。7年檢察生涯,我走進檢察實踐,瞭解檢察歷史,融入檢察群體,傾注檢察事業,涵養檢察精神,汲取檢察力量,激勵著我不斷奮發向上。

回顧40年來的檢察史,檢察工作始終與改革開放齊頭並進,與時代同頻共振。1978年3月5日,一個註定讓檢察人終身銘記的日子,這一天憲法重新規定設置人民檢察院。猶如一聲響徹的春雷,塵封12年的檢察工作歷經十年浩劫動亂,終於浴火重生。1979年7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一次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翻開了檢察制度嶄新一頁,人民檢察制度重新步入全面發展的正軌,檢察事業從此開始真正活躍在中國政治的舞臺,肩負著護法護紀的神聖使命。40年來,東風區檢察院沐浴著改革的春風,不斷成長壯大。

據院志記載和老同志介紹,80年代初,區檢察院剛剛恢復重建,百廢待舉。剛成立時,區檢察院內設審查批捕科、審查起訴科,全院編制才7人,級別正科。1982年,增設辦公室、刑事檢察一科、刑事檢察二科、經濟法紀檢察科,全院編制增加到14人,級別仍然正科,1985年正式升為副處。1988年,又增設刑事技術偵查科,經濟法紀檢察科分設為經濟檢察科和法紀檢察科,成立了檢察委員會。那時,辦公條件比較差,像樣的桌椅板凳沒幾件,辦公地點也是四易其址。第一次是1984年,檢察院由長安路東段北端發電廠住宅區一樓,搬遷至長安路東段東風區辦公大樓北端的平房,辦公面積由26平方米增加到52平方米。第二次是1989年,辦公地點搬遷至北段東風區辦公大樓平房,辦公總面積125平方米,終於實現獨立辦公。第三次是1991年,經多方籌資,購置了700多平方米的辦公樓。第四次是1999年,在建國路中段東側57號落實了2700平方米的辦公室樓,經過不斷改造翻新,辦公條件大為改善,今天的院機關樓集辦公、辦案、健身、閱讀、就餐、洗浴於一體,原來低矮、狹窄、暗淡、落後的環境一去不返;那時,辦案交通憑一輛摩托車、兩臺吉普車。如今,摩托車和吉普車被一輛輛小轎車替代了;那時,全院就一臺老式鉛字打印機,排隊等材料是家常便飯,如打字員遇生僻與少見字時,常見的二千鉛字盤(反字)就沒用了,只能到備用木箱中用金屬捏子一個個尋覓、再調換入盤。倘若再沒有,只得向外借同碼鉛字才能最後成文定稿。手推油墨印刷材料更是難忘,手和衣服與油汙親密接觸是經常的,最擔心掌握不好,把油印臘紙弄壞。打印材料加班也是常態。有時用鋼板刻字,然後手推油印。如今,配備了電腦、複印機等新設備,全部實現聯網,配備了各種現代化的通信、監控等技術設備。

建院之初,加班加點工作是常態。一年兩百多件刑事案子,每個幹警都在超負荷工作,幾乎每天晚上都要聽案件彙報,或批改法律文書到半夜十一二點。新幹警在不斷補充,新部門在不斷健全,新工作在不斷擴展。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共和國第一部《檢察官法》誕生,東風區檢察院的法律監督活動也隨之規範和完善。此後,隨著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出臺,我院法律監督的範圍從刑事訴訟擴大至民事審判、行政訴訟等領域。組織體系也日益健全,先後組建了偵查監督、公訴、民事行政檢察、控告申訴、刑事執行檢察、反貪汙賄賂、反瀆職侵權、預防職務犯罪、檢察技術等內設機構。40年來,全院幹警院鐵面辦案,鐵手執紀,多次主動拒絕現金、吃請等賄賂,依法快速高效批捕起訴,在黨、政府的安排和人民要求下,不斷掀起嚴打高潮,為整治社會治安做出了貢獻。40年來,班子成員和科室人員幾經更替,工作求實創新爭先的步伐從未間斷,辦理了許多大案要案鐵案,全院各方面工作被上級評為先進,先進事蹟經常見諸報端,曾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全國人民滿意檢察院”稱號,記集體一等功,被最高檢評為“全國檢察宣傳先進單位”,被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授予“規範化接待室”。我來院工作的這7年,全院幹警齊心協力,各項工作紅紅火火。業務工作創先爭優,院黨組提出“一個緊跟、三個確保、三個提升”工作目標,實行《目標管理工作責任制》、《承諾制》、《考核制》,廣泛開展“抓亮點、創品牌”活動,基礎性工作和全局性工作年年被省評為先進,“小聯絡室發揮大作用”等一批報道和研討論文在《檢察日報》等國家和省級報刊獲獎,有的參加現場交流,有的被上級推廣;黨建工作如火如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群眾路線、正風肅紀、“三嚴三實”,“兩學一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等活動紮實開展,檢察生態風清氣正;宣傳文化活動有聲有色,開通“兩微一端,經常開展演講、歌唱、微電影等比賽,多項工作走進佳木斯市廣播電視臺直播間,預防職務犯罪專題微電影評比在最高檢獲優秀獎;隊伍建設充滿活力,實行員額檢察官正式上崗履職,科學考核員額檢察官晉級晉升,開展“兩強四雙”活動,出臺績效考評實施方案,任命檢察官助理,調整優化崗位,面向全國選調優秀業務骨幹,一系列活動催生過硬本領,打造過硬隊伍,多名檢察人員晉級晉升,有的選調上級機關工作。

40年風雨歷程,40年春華秋實。回顧重建的不易,起飛的艱難,前進的曲折,令人百感交集;回眸頑強的拚搏,不息的奮進,鑄造的輝煌,令人感慨萬千。40年與改革同行,東風區檢察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依法打擊刑事犯罪活動,深入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強化訴訟監督,促進司法公正,建設過硬檢察隊伍,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先進典型和英雄人物,用汗水乃至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崇高而神聖的檢察事業;40年來與時代共振,東風檢察院始終與改革同行,不斷完善檢察監督職能,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40年與奉獻結伴,從篳路藍縷到方興未艾,傾注了一代代東風檢察人的青春熱血,銘記了一代代東風檢察人的不老芳華。那是一段奮鬥、激越的難忘歲月,那是一次遼遠、深邃的心路旅程,有對檢察的謳歌和頌揚,有對正義的關照和追問,有對人生的理解和悲憫,有對真、善、美的熱烈趨同,有對假、醜、惡的猛烈鞭撻,有對檢察發展變遷的真實記錄。回想起來,我由衷感到,是黨的政策好,是社會主義主義制度好,是時代好,是一代代檢察人幹事創業、奮發有為,才有了東風檢察院的今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東風區檢察院將一如既往地昂揚奮發,努力創造無愧時代的業績,譜寫出更加壯麗的篇章!我也願在檢察這片沃土上努力耕耘,沿著歷代東風檢察人的道路,澆鑄燦爛的檢察之花,為檢察事業貢獻力量。致敬,記錄時代公平正義的檢察歲月;致敬,與改革開放同行的檢察歲月;致敬,那些銘記在記憶深處的檢察歲月!

「微文化」致敬,春风沐检的光辉岁月

(東風區檢察院供稿)

「微文化」致敬,春风沐检的光辉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