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雙區驅動”春風 尋夢詩和遠方

<table> 乘“雙區驅動”春風 尋夢詩和遠方

福田CBD坐擁“億元樓”86座,是全國“含金量”最高的中央商務區

/<table>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深圳市建市40週年。這一年,作為深圳中心城區的福田,毋庸置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從市民中心廣場的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到會展中心的第二十一屆高新技術成果交流會,從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速建設,再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藍圖規劃……福田聚以世界之光,成為成千上萬人的詩和遠方。

2019年,福田區提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服務交流中心”四大中心,搶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區驅動”戰略機遇,不斷加速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建設,切實交出了首善之區的優異答卷。

關鍵詞1

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

2019年3月,華超大廈被命名為“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首個大灣區金融科技空間載體正式在福田揭牌。

據介紹,“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後,首個響應“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加強金融科技載體建設”要求落地的大灣區金融科技空間載體。金科城將在深圳市、福田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福田區作為南方金融中心、聯通粵港澳“半小時生活圈”的區位優勢,堅定夯實國際金融科技集聚引領區、國際金融科技人才交流中心、國際金融企業互聯互通中心、國際金融科技研發培訓中心戰略定位。

圍繞“打造現代金融產業高地”的目標,2019年,福田區加快引進佈局金融總部,大力引進持牌金融機構,同時,推出了一系列降低金融類企業運作成本、鼓勵創新人才培養、產業集聚的政策,積極構建充滿活力的金融發展蜂巢生態體系,引領高端發展。

根據規劃,福田區將進一步強化區域金融中心功能,加快推進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建設,高規格打造金融服務、財富管理集聚基地,建設深圳國際金融區。通過吸引大灣區金融資源集聚,引進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全球金融機構總部,力促灣區金融總部基地升級。

關鍵詞2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2017年1月,深港政府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明確雙方聯手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合作區規劃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港方區域河套A區約0.87平方公里,深方區域河套C區包括皇崗口岸、福田口岸及周邊配套功能區約1.67平方公里,福田保稅區約1.35平方公里。僅4平方公里的“圈”雖面積不大,但自規劃之日起便成為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大希望。

2019年11月22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福田區深港開放創新中心項目現場盛大舉行。位於深圳園區的深港開放創新中心、深港科創綜合服務中心以及周邊14個衛星園區和配套項目同時鳴鑼開工,揭開了合作區全面建設的新篇章。兩個中心與先期建成的深港協同創新中心、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國際量子研究中心等四大科研載體一併構成合作區深圳園區核心啟動區,為高端科研資源入駐提供約67萬平方米科研空間。

如今,深圳河北岸,深圳園區南華赤尾棚改舊改、皇崗口岸重建、一號通道改造、保稅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深港開放創新中心和深港科創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多點開花、日夜兼程;深圳河南岸,港方園區基礎工程車水馬龍、緊鑼密鼓。南北兩岸共同形成火熱的建設場面……

關鍵詞3

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019年是深圳市“水汙染治理決戰年”,福田區舉全區之力攻堅治水提質,打好碧水保衛戰,成功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過去一年,福田轄區各部門通力合作,通過雨汙分流、正本清源、涉水汙染源專項整治等行動,使得轄區河流水質得到整體性改善。福田河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深圳河也達到國家所要求的Ⅴ類標準,已基本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目標,魚翔淺底、水清岸綠,在福田已不是夢。

在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上,福田緊盯目標任務,以園嶺、南園、華富和華強北街道為轄區大氣提升重點區域,強化空氣質量分析研判,並及時採取對應的措施。同時,強化精準治理,抓好重點汙染源,主要是要求各責任單位圍繞工地、道路揚塵汙染、裸露土地覆綠、餐飲油煙整治、露天燒烤和露天焚燒、泥頭車等11項重點汙染源加強監督管理。這些措施,使得福田區空氣優良率始終處於高位水平,截至去年11月,轄區PM2.5平均濃度為24微克每立方米,已經達到了歐盟第一階段的標準。

下一步,福田區將謀劃2020年“深圳藍”工作部署,圍繞深圳市政府下達的福田區2020年PM2.5小於23.7微克/立方米目標值,深入推進深圳藍可持續行動,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關鍵詞4

華強北5G生活體驗街

2019年9月26日,華強北5G生活體驗活動啟動儀式在華強北商業步行街舉行,標誌著全國首個5G生活體驗街區正式亮相。現場還揭幕了深圳第1萬個5G基站。

目前,華強北已完成26個5G室外基站建設及5G信號全覆蓋。華強北5G生活體驗街區以“科技時尚”“5G率先生活體驗”為主題,通過導入街區5G綜合應用場景、搭建5G快閃體驗店、設置5G外擺體驗點、開展街頭文藝活動等“四大場景”,為市民群眾提供形式多樣的5G生活體驗服務,在華強北主街及周邊形成星羅棋佈、氣氛活躍、精彩紛呈的5G生活體驗氛圍,展示福田區5G時代先行示範區的風采。

據瞭解,為打造全國首個5G生活體驗街區,深圳福田發動了賽格、國美、蘇寧等32個大型商家,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17家大型企業共同參與;搭建5G外擺體驗店7個、5G快閃體驗店4個、5G應用場景4個,共設置近40個體驗項目,40多種體驗效果;開展街頭文藝活動6場。

漫步在華強北步行街公共空間,可以看到以“5G生活體驗”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主題的精彩展示,5G視頻監控、無人運貨車、無人穿梭巴士等基於5G技術的展示均在這裡上演。

關鍵詞5

深圳最大棚改小區

2019年12月,距離啟動簽約不到半年,深圳2019年規模最大的棚改項目南華村棚改第一棟個人產權住房完成“交樓”,而在此前,集中籤約僅15天,個人及企業住宅簽約率便達99.6%,可以說,福田區南華村棚改跑出了中心城區房屋改造的“加速度”。

去年7月21日,南華村棚改正式啟動簽約,作為福田區乃至深圳市廣受矚目的項目,南華村棚改是深圳去年規模最大的棚改項目。位於濱河路南、深圳河北、華強南路西側的南華村小區,佔地面積約16.19萬平方米,建築物70棟、房屋2727套,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作為特區第一批公務員和教師福利房,房齡已達35年的南華村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2018年8月,福田區政府啟動南華村改造項目,採用“政府主導,國企實施”的模式,實施主體為福田福河開發建設有限公司。2019年4月,項目納入全市棚戶區改造年度計劃。

棚改後,不僅將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提升片區綜合環境;更有助於完善合作區產業配套,集聚高端人才,提升片區產業活力和發展動力。

關鍵詞6

“五園一街”開園

2019年10月10日,福田區打造“科技創新中心”專業園區集中開園活動舉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和國際量子研究中心5個專業園區閃亮登場,與華強北5G體驗街區共同形成以5G、金融科技、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為核心發展領域、福田區“五園一街”科技創新發展新格局。

此次開園園區具有專業化、高度聚集等特點,通過專業化園區,首先打造適合專業化發展的公共平臺,同時把產業和領域上下游企業聚集在一起,通過聚集發展、抱團發展,營造完整的生態環境,打造聚集優勢,從而釋放更大的能量。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是深圳首個以“5G研發應用”為主題的產業園區,福田搶抓5G產業發展歷史性機遇,通過搭建全國第一個為5G產品從研發到產業化全過程提供測試、驗證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及5G元器件、IC設計等一批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迅速集聚一批5G、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金融科技等企業,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企業準備進駐,初步形成5G研發及應用的產業生態。

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和國際量子中心,則憑藉獨一無二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將建成集聚香港及國際科技資源、鏈接國際創新網絡的科學城。

關鍵詞7

“雙十工程”增學位

2019年11月7日上午,備受關注的福田區“雙十工程”集中開工儀式在福田區田面村舉行,該工程的啟動意味著福田未來將新增學位逾3.1萬個,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福田區近年來的區域學位壓力,更能解決福田區現有大班額問題,讓每個孩子得到更精心的教育。

據介紹,針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福田學位學區爆發式增長問題,福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圍繞“打基礎、利長遠”打好制度設計、學校建設、政策規範“組合拳”。其中,結合福田實際,打破傳統建築工藝和以往建設審批的侷限,提出了學位供給“雙十工程”。

作為福田區學位建設又一創新舉措,“雙十工程”即第一個“十”,是指建設十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即採用全國領先的輕鋼結構裝配模式建設高科技預製學校,將等量學位學校的建設週期從3—5年縮短至半年,實現短期內學位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第二個“十”,則指建設十所永久學校。通過系統梳理,科學預測,對現有及未來學位需求、轄區教育用地和學校建設規劃進行全面梳理和論證,對已規劃立項的新建、拆除重建和擴建學校項目進行重新梳理,突破“卡脖子”的審批條件,建設十所永久學校,落實永久校舍建設與需求匹配。

關鍵詞8

智慧交通體驗街區

福田中心區市政道路於1993年開始施工,1998年主要道路基礎設施基本建設完成,投入使用20年來,道路品質下降嚴重,為此福田中心區交通設施及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於2017年1月立項,2018年3月試驗段開工,2019年正式實施。

針對由新洲路—紅荔路—皇崗路—濱河大道圍合而成的5.3平方公里區域的35條內部道路(不包括新洲路、紅荔路、皇崗路、濱河大道、彩田路和深南大道)及周邊的公共空間進行優化研究設計,道路總長33公里。綜合提升工程力求實現“一次整治、長期安寧”,全面提升中心區整體環境。

截至2019年底,該項工程已基本完工,值得一提的是,綜合提升工程不僅僅是道路的翻新改造,工程還以“體驗的革命”為主線,通過設施、管理、服務的智慧化升級,重塑中心街區的未來角色,推動福田中心的城市生活和政府治理雙雙邁入“體驗時代”。

不僅通過車輛動態限速管理、慢行安全主動預警、行人過街信號優先等措施,實現快慢有序,人車分離,打造“零高差”“零事故”連續無障礙慢行空間,還將給市民提供高效、全息、探索、有序的出行服務,支持定製巴士、需求響應巴士、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等服務的多元化包容發展。並且超前部署車路協同路側終端、視頻AI監控等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在每個燈杆上預留5G微基站安裝接口,在各路段預留了智慧城市建設所需的管道資源,建成可調節、可對話、可服務的智慧道路。

關鍵詞9

文明城市創建

2019年,福田區強化頂層設計,加大創新手段,不斷優化城區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轄區居民歸屬感、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啟動“網格長”制度,並在福田區政務工作APP“政務通”中內置“行走創文”程序,全區400多名處級領導掛職1547個社區網格的文明城市創建網格長,每週至少兩次帶領社區、工作站、居委會負責人深入掛點社區實地“行走”,監督落實,查缺補漏。

推進期間,共巡查點位1800餘個,發現問題4500餘處,有效處理率超過90%,智慧化、數字化節省轉辦環節時間,提升了全區文明創建工作反應速度和工作效率。

此外,不斷提升公益廣告投放力度,率先形成以宣傳部門牽頭協調公益廣告,城管部門牽頭管理商業廣告的新格局,確保公益廣告在城市廣告體系中佔有一定的比例,構建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交相輝映的城市廣告體系,體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協調發展。

成功打造華強北商業街成為“文化文明先鋒”展示地。邀請郎朗、易建聯、濮存昕等區文體名人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代言,包括設計相關宣傳海報,並錄製由郎朗、易建聯、濮存昕、任賢齊出鏡的“文明福田”宣傳短視頻。

關鍵詞10

“我和我的祖國”燈光秀

自2019年9月20日起,深圳市中心區燈光秀推出了新版本——“我和我的祖國”70週年紀念特別版。為喜迎國慶,9月20日至10月15日期間,每日三場滾動播放。

燈光秀期間,從序曲《我愛你中國》開始,現場43座樓宇,上百萬個LED點光源全部被點亮。其中就包括高達近600米的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國慶特別版燈光秀,包括國慶開場畫面、我愛你中國、輝煌新時代、我和我的祖國、先行示範區等幾個部分,不僅回顧了深圳40年來的發展變化,更展示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氣魄與決心。

快節奏的音樂把觀眾帶回改革開放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隨著音樂的變化,樓宇的燈光在快速交錯,展示出深圳的城市建設與蓬勃生機。在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中,觀眾的愛國熱情被點燃,幸福感與自豪感油然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