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送“春風”——鞍山實施六大工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精準施策送“春風”——鞍山實施六大工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遼寧弘業永盛包裝公司工人在趕製訂單。李亮攝

精准施策送“春风”——鞍山实施六大工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鞍山礦山重型機械公司生產車間生產忙。特約記者叢楠攝

精准施策送“春风”——鞍山实施六大工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鞍山立山區靈山街道羊草莊村村民在備耕。特約記者叢楠攝

核心提示

鞍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在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深入實施以帶薪培訓、網上促銷、包保幫扶、金融助力、社區經濟、“四產融合”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春風行動”六大工程,以市委工作法為指導,全力對沖疫情影響,確保企業實現有效益、可持續的復工復產,確保援企穩崗政策全部到位,確保最大限度地通過發展增進民生福祉,更加充分釋放發展的活力和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截至目前,鞍山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九成,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復工良好。

帶薪培訓穩就業提技能保復工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開發了‘新型車廂除菌消毒系統’,下一步生產將需要大批技能型人員,這種撥付專項資金為停工期、恢復期中小微企業職工帶薪免費培訓的做法,讓我們企業如沐春風。”3月6日,談起鞍山深入實施的帶薪培訓工程時,鞍山新磁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樸清松滿口都是稱讚。

樸清松的感受,道出了鞍山眾多企業家的心聲。作為鞍山“春風行動”一號工程,帶薪培訓是指鞍山在市場主體(除大型企業)停工期、恢復期開展的職工帶薪培訓工作,將帶薪培訓作為穩企業、穩就業的著力點,在解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開復工面臨的實際困難的同時,通過有針對性地培訓提升職工技能水平,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穩就業提技能保復工,推進活力城市建設。

為此,鞍山制定了帶薪培訓工作補貼辦法。企業、培訓機構可憑培訓課件或培訓記錄(主要包括培訓錄像、直播、微信記錄等)申領培訓補貼,補貼標準按1000元/人、200元/人分別直補企業和培訓機構,補貼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支持技能提升行動資金或市財政資金中列支。同時要求,職工參加培訓期間,企業應按照不低於鞍山職工月最低工資的標準發放工資,資金困難的企業可向鞍山銀行申請培訓專項貼息貸款。

在此基礎上,鞍山聚焦“兩翼一體化”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興旺、社會安定、宜居安康的城市活力建設目標,瞄準重點項目,圍繞市場急需的緊缺崗位,精選車工、鉗工、電工等工種,開展定向培訓,並根據企業需求,不受職業和工種限制,開展與企業主營業務相關的訂單式培訓。

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金融需求,鞍山還不斷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設立了“援企穩崗帶薪培訓”流動資金專項貸款,在做好中小微企業穩崗帶薪培訓流動資金專項貸款業務的宣傳、諮詢、對接等工作的基礎上,對於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為企業恢復生產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同時,針對鞍山銀行的中小微企業穩崗帶薪培訓流動資金專項貸款,落實財政貼息政策。

鞍山帶薪培訓工程推出後,企業報名踴躍,截至3月6日,全市已有7250人參加免費帶薪培訓,受益企業248家,先期參加培訓的部分學員已陸續結業。

包保幫扶因地因企分類施策

有生產企業提出緊急用水申請,相關部門立即開通綠色通道辦理,調配物資、高強度施工滿足需求。特殊時期,企業在人才招聘、資金、原材料等方面遇到困難,相關部門快速處置,提供開復工手續代辦服務等,滿足企業訴求。連日來,疫情防控中的鞍山企業因政府提供包保幫扶服務,獲得感不斷增強。

實施包保幫扶工程,鞍山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萬人幫萬企活動,幫助企業解決難題,不斷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鞍山全面統計市域內註冊的各類企業,按照分級分類包保原則,對其派出信息員。信息員深入企業,點對點對接、面對面交流,宣傳、解讀並協調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疫情防控期間的相關惠企政策,重點是《遼寧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若干政策》和《鞍山市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引導企業享受相關政策扶持。同時,督導企業履行好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

在此基礎上,信息員積極瞭解所服務企業的基本情況,收集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企業問題臺賬。對企業訴求,信息員能夠自身解決的,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幫助解決;對自身確實無力解決的要按照屬地責任,轉交所在地專班行業聯繫人解決,或引導企業向8890綜合服務平臺等反映。信息員持續跟蹤問題解決進度,並向企業積極作出反饋。

鞍山還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如遇重大事項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報請市政府分管領導、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常委會進行研究,並將包保幫扶工程納入年度督查和幹部考核,力爭讓包保幫扶工程的實施取得實效。

截至目前,鞍山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九成,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復工良好。

網上促銷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

3月1日,隨著海城西柳市場的正式開市,位於西柳中國商貿城四樓和五樓的電商區也隨之忙碌起來。在相關部門幫助下,達到復工條件的商戶,加快開展線上銷售。

指導協助直播場所開業,推進其儘快復工開展直播業務,正是鞍山開展網上促銷工程採取的舉措之一。鞍山深入實施網上促銷工程,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帶動5G手機等終端消費,加快推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方面消費,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全面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鞍山積極整合現有平臺資源,推動鞍山雲、8890“愛鞍山”平臺等互相導入流量,並積極幫助“西柳之星”拓展線上線下客戶渠道及流量獲取,不斷擴大平臺影響力,逐步打造成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電商平臺。同時,擴大8890“愛鞍山”惠農服務範圍,推動海城、臺安、岫巖滿族自治縣特色農產品入駐8890“愛鞍山”便民服務平臺,拓寬線上銷售渠道。

在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5G工業場景應用方面,鞍山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德鄰陸港工業互聯網平臺,發揮鞍鋼值採平臺作用,積極推動解決本地工業企業供應鏈問題,並推動冶金、菱鎂、化工、建材、裝備製造等行業重點企業與德鄰陸港、鞍鋼值採合作,實現本地工業企業營銷新模式。同時,推進基於5G工業互聯網的電機全生命管控項目、推進建設基於5G的機器視覺帶鋼表面檢測平臺等。

鞍山還不斷推進網絡教育、網絡娛樂消費和電子政務發展。全市積極推動開展網絡教育,引進或開發線上教育課程,面向全市推送優秀課堂教育視頻,並策劃製作文化、旅遊、體育、健康等方面的新媒體產品,重點對評書等文化藝術,泥人、剪紙、高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岫玉等鞍山優秀資源,進行網絡推廣,利用現有文化藝術資源推進網上博物館建設等。同時,加快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完善企業服務板塊功能,加大宣傳力度,暢通企業訴求解決渠道。

金融助力加大實體經濟扶持力度

3月2日,遼甯浩宏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中國銀行鞍山分行送去了感謝信和錦旗。原來,作為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浩宏醫療在擴產投資中遭遇了資金瓶頸。中國銀行鞍山分行得知情況後,迅速開通綠色通道,僅用3個工作日即完成授信發起、審批、投放等全流程工作,及時解決了企業資金不足的難題。

加強對中小微、無貸企業,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進行顧問服務,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供給的精準匹配和高效轉化,正是鞍山深入實施金融助力工程產生的實效。

鞍山通過發揮金融服務效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等措施,積極在全市金融領域開展以金融抗疫情、穩經濟、助振興為重點的金融助力工程,不斷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鞍山在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積極運用人民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等信貸政策,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企業給予優先支持的同時,不斷加強線上專項銀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務等。全市利用鞍山金融網等信息平臺及時公示更新生產、運輸和銷售應對疫情使用的重要醫用物資和重要生活物資的骨幹企業名單,積極推動線上方式的政銀企融資對接,並鼓勵採取就近辦公、視頻會議等方式儘快為企業辦理審批放款等業務。

鞍山還以建立企業幫扶後備庫、建立銀企對接長效機制、實施政府貼息等為重點,不斷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全市對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30%的財政貼息補助,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對市確定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2020年新增的企業貸款,按銀行再貸款利率100%給予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其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1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支持。

深入挖潛激發社區經濟活力

聯合轄區內的市場和超市,將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分發至轄區內的特定服務點,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採購到所需的生活物資。連日來,鞍山推行的“流動超市”,不僅降低了市民外出採購風險,也進一步激發了社區經濟的活力。

鞍山深入實施社區經濟工程,以搭建服務主體等為重點,不斷凝聚各方力量,搭建社區經濟平臺,深挖城市潛能,賦能城市活力建設。

在搭建服務主體方面,鞍山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堅持利益粘連,積極深化與域內的優質企業合作,組建合資公司,並通過8890平臺吸引養老、醫療等企業入駐,以平臺為媒介給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實現多方利益共贏。

在實現社區綜合信息智慧管理方面,鞍山力爭通過8890服務平臺實現社區居民線上交互與線下體驗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加強平臺建設,增加商超服務、社區廣告營銷等服務項目。同時,採用物聯、互聯等新技術,保障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生鮮農產品供應和質量安全。

鞍山還深入推進社區惠民服務,積極推動開辦8890連鎖超市,打造集原材料採購、配送、終端銷售於一體的社區服務超市,並引入專業機構,為社區經濟服務人員提供就業培訓,支撐社區經濟發展。同時,構建全功能的社區服務供給體系,以社區商業服務綜合體的形式配備超市、藥店、家政服務、託管等功能業態,打造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和教育於一體的社區商業中心和服務中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