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查:莆田物管,你要走的路还很长

小调查:莆田物管,你要走的路还很长

家住莆田某小区的方女士,最近有点心烦,虽然时至盛夏,世界这么大,她也想着带着自己的儿子到处去看看,但家永远是回归的落脚处。而方女士的这点烦恼,正跟她的家有关。

方女士告诉笔者,从今年元旦交房入住以来,这新房带给她的,没有温馨和快乐,有的只有心烦。方女士说,当初购置这套新房,开发商告诉她,小区的物业服务是目前全莆田最高标准的,相应的,这物业收费也不便宜——3元/㎡。想着如果能享受到物业细致周到的服务,方女士对此也不置可否。殊不知,等到今年交房时,这物业的管理情况与她前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方女士购置新房的这栋楼其实算是栋公寓楼,单身公寓的数量占据了整栋楼很大的比例,而走出大楼,即是一处购物广场,人流较多,情况复杂,这就给这栋住户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可气的是,这种客观条件的存在,并没有让物业公司意识到安全的漏洞,直到一个多月前发生一起外来人员跳楼事件,才让方女士惊觉问题的严重性。

可让方女士觉得气愤的是,事件发生后,物业方面仍然没有提高相应的措施,公寓楼门口依旧没有配置保安,楼道里依旧没有监控,虽然开通了门禁系统,但也是形同虚设,大门敞开是常有的事。这样的安全隐患,让方女士如坐针毡,对安全的顾虑就像一根卡在喉咙的刺一样让她如鲠在喉。

方女士跟笔者谈起这件事,就觉得难以置信,她提起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不仅仅只有安保方面,车位停放和收费,卫生保洁等都有不少弊端。她不禁在心中打起了小嘀咕,这个号称要做莆田最高端的小区,为什么连最基本的保安都没有配置?难道,物业对待自己的衣食父母——业主,就这么不上心吗?住户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更谈何舒心舒适和安心呢?

其实像张女士这样对物业颇有微词的业主,相信在莆田不在少数。就在上周,在我市某小区也发生了一起小孩意外坠亡的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质疑物业的管理是否到位,随后有小鱼网友指出,该小区的物业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提醒,而且走廊的窗户极易攀爬且没有安装防护网,这起意外事故,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02.

小调查:莆田物管,你要走的路还很长

莆田物业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其实并不长,算算时间,估摸也就20年左右。特别是经过这十年楼市的发展演变,我市的物业管理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从业人数、企业数量、覆盖范围、人员素质,还是服务水平、服务内涵、经营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和提高。

然而从客观方面来说,物业管理的“痛点”也是相当普遍,属于公共服务行业,公共服务做得再好,也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小区车辆保有量增多,于是开辟公共区域设立停车位收费,司机未必见得高兴了,业主也不乐意了。小区里有老人孩子怕狗,于是规定不准狗坐电梯,出门必须戴口罩栓狗链。老人孩子倒是满意了,可是养狗的不干了,说我们家狗又不咬人,凭什么让戴口罩,大热天的你怎么不戴?类似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笔者在这里总结了一些,比方说:

物业服务项目不全:大部分物业仅能满足基本的物业管理项目,例如物业缴费、门禁管理等,没有能力完善社区服务提高社区生活质量。

1.物业服务质量跟不上:服务项目缺失、人员不足、管理技术不足、缺乏工作积极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物业工作效率低和敷衍了事常有发生。

2. 物业服务收费不明:公共经营净收益归谁所有,物业是否有权利向公共停车位收取停车费,物业费和停车费究竟该收多少才合理。

3.社区环境管理困难:社区周边商家质量参差不齐,物业管理人员无法统一管理,导致社区环境混乱复杂,甚至影响到社区内部。

4.业主缺少归属感:缺乏交流,业主之间没有互动,业主与物业之间沟通匮乏;业主黏度低,物业服务质量低,业主感受差。

当然,笔者列举了这么多,并不是全盘否认物业的付出,毕竟一个小区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物业公司上下人员的齐心努力和管理。很多业主常常会埋怨物管企业只知道收钱,却看不到他们为业主服务了什么。其实这是由物业管理服务特征引起的误区。物业管理活动强调的是物业的“共用”部位,而不包括业主自用部位,所以说,物管企业的工作多为“隐性”的工作,多数业主不能直观的看到。

笔者咨询了自己所在小区的楼管小哥,他告诉笔者,例如像楼道和庭院保洁、生活垃圾清运等我们能够直观看到的工作外,其它像对化粪池、检查井等地下管网的清淘、冲洗等维修养护工作,只有居住在楼房底层的受下水堵塞困扰的业主能够感受到;对楼房屋面的维修和养护只有居住在楼房顶层的受屋面渗漏困扰的业主能够感受到外,其他多数业主往往体会不到也看不到物业的此类工作,其实全体业主时时刻刻地正在接受着物管企业提供的服务。

其实说到物业服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就是让业主居住的小区物业保值和增值。可目前莆田绝大多数的物业服务公司,却本末倒置,把管理放在了第一位,却忘了服务才是自己的宗旨,把利益的最大化当成了企业的生存之道。笔者在这里也提醒下广大在莆的物业从业人员,虽然业主众口难调,甚至不乏拖缴物业费,造成一些物业服务企业生存难以为继,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你们降低服务标准的理由和推辞,相反,从业主角度出发,把服务标准和质量提高了,业主因不满意而拒缴或迟缴物业费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的后续不良连锁反应缩小了,物业管理企业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