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分享|習近平主席簽署通令給他頒發「個人一等功」!這小伙兒得多牛……

據新華社7月19日消息,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通令,給3名個人記功。

給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所長、教授肖飛記一等功。

給原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熱帶醫學教研室主任、教授潘衛慶,火箭軍原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兼研究員肖龍旭記三等功。

青分享|习近平主席签署通令给他颁发“个人一等功”!这小伙儿得多牛……

下面團團帶你走進

這位了不起的青年

青年才俊,領軍新興領域“彎道超車”

青分享|习近平主席签署通令给他颁发“个人一等功”!这小伙儿得多牛……

這次榮立一等功的肖飛,是海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共黨員,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被表彰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海軍十傑青年、第21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截止到2017年5月,他已經榮立二等功3次。

肖飛專注於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領域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重大裝備研製。先後承擔10餘項國家和軍隊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取得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11項

  • 肖飛參與研製成功的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實現了我國艦船動力從傳統機械方式向全電力方式的革命

  • 他研製的直流區域變配電分系統,成功應用於我國新型護衛艦和島礁風光儲一體式發電站建設

  • 他研製成功的2兆瓦級直驅式風力發電變流器系統,打破了該領域被國外產品長期壟斷的不利局面,當年即為國家節約採購經費約10億元人民幣……

這些項目絕大部分涉及的都是國防科技基礎性前沿性的課題和裝備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多項成果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的同等水平,使我國在多個新興領域、學術前沿一舉實現“彎道超車”

青分享|习近平主席签署通令给他颁发“个人一等功”!这小伙儿得多牛……

這麼多榮譽的背後,誰都想不到,他年僅41歲!

放棄讀博,當了“急需”實驗員

2002年,25歲的肖飛從海軍工程大學碩士畢業留校,躊躇滿志地走進馬偉明院士領軍的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此時,他已考上博士研究生。實驗室急需一名實驗員,希望在新招的博士中選出一人擔任。當實驗員,就意味著放棄讀博機會。

沒有猶豫,肖飛遞交了擔任實驗員的申請。實驗員的工作瑣碎繁忙,他常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一次,在“某新型潛艇電力系統突然短路故障”項目攻關中,為獲得第一手實驗數據,他不眠不休,連續60多個小時守在實驗儀器旁。經過上百次調試,終於完成任務。

兩年後,肖飛圓滿完成實驗員工作。為使專業結構更合理,他考上了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後,他回到海工大任教,2009年、2012年,兩次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教授。10年時間,從“急需”實驗員到年輕教授,他完成了人生的重大飛躍。

肖飛表示,兩年實驗員經歷,對知識積累和儲備非常重要,也讓自己有了更多迎接挑戰的勇氣。

回首這段往事,實驗室領導劉德志教授說:“實驗室年輕人多,講勞動強度,大家都差不多;但講奉獻,像肖飛這樣肯犧牲個人利益、服從組織安排的年輕人太難得了。在和平年代,這就是對軍人的考驗!

打破壟斷,為國家節省採購經費10個億

青分享|习近平主席签署通令给他颁发“个人一等功”!这小伙儿得多牛……

10年前,作為風力發電核心部件之一的變流器,我國全部依賴進口,相關設備被歐美日幾家大公司壟斷,不僅價格高昂而且進口條件苛刻。

“變流器技術,船舶高速發電機上有現成的!”馬偉明院士認為,可以憑藉在艦船電氣領域的成熟技術,攻克這一難關。

這個項目由肖飛牽頭,劉勇、陳明亮、王顥雄等幾名青年才俊組成課題組研發。經過近一年的艱難攻關,設計出2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隨後,肖飛帶領團隊風塵僕僕趕往福建省漳浦縣某風力發電廠進行測試。受環境限制,課題組在山上搭了一個小窩棚做實驗,平時住在山下農民家裡。

苦心人,天不負。測試結果顯示,肖飛團隊研發的變流器技術指標優於國外同類產品,一舉打破了該領域被國外長期壟斷的局面,國外產品價格應聲而降。僅此一項成果,當年即為國家節約採購經費約10億元人民幣

肖飛帶領團隊乘勢而上,在國內首次研製成功海島風能、太陽能等多能源智能微網,並應用於島礁建設工程,一舉解決了島礁供電難題,提升了駐守部隊自給力和戰鬥力

有自主創新的膽量

有另闢蹊徑的思路

有向新興領域進軍的勇氣

這是馬偉明院士對肖飛的褒獎和激勵

同時,也是對新時代優秀青年的勉勵

相信肖飛的膽量、思路、勇氣

會激勵更多人

勇做時代弄潮兒

投身國家建設

貢獻青年力量!

讓我們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