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意识是不是不强,不然怎么那么多人能为他国效力?

ggxl2012


事实恰恰相反。

虽然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天下诸侯侵伐不断,但各诸侯国内部的“国家”意识却极强,很少出现离开本国,为他国效力的现象。这其中原因,也很简单:现代人常说“国家”,但春秋战国时代,“家国”才更能说明当时实际情况。无论是周王室还是各诸侯国,宗法制都是维系其内部运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子弟”。意即“天子要分封兄弟当诸侯,诸侯要分封兄弟采邑,大夫有貳宗之官,士人有徒隶子弟”。宗法制下,无论是诸侯还是卿大夫,大部分都是亲戚或兄弟。因此,春秋战国时代,更强调所谓的“家国”而不是“国家”。因为“国家”机构的组成成员,大部分都是君王或国君的亲戚,都是君王或国君的“自家人”。

如此前提下,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背叛自身家族而去为外人服务。这也是周人建立宗法制的目的之一: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构成了维系周代社会阶层稳定的两大重要基石。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首先宗法制下,就会将部分人排斥在本国体系之外。

即便是周王后裔,按宗法制原则,五六代人之后,都难免会有人身份被降为庶人。在周王室地位的急剧降低,对周王后裔而言是件极为痛苦之事。因此,为寻求更好发展机遇,有些人便开始寻求到诸侯国谋生。同样,在诸侯国也有不少诸侯后裔,因为是庶出,在本国无以立足,被迫到其他诸侯国去谋生。

帝王后裔流落至诸侯国谋生的例子,管仲就是。管仲祖上,为周穆王之后,是王室直系后代。但是,因为祖上是庶出,在周王室难以有容身之地,被迫跑到齐国来当大夫。到了管仲之时,甚至一度落魄到以经商为生。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而一举成名,但他还可能回到周王室去辅佐周王吗?周王室的实力和地位,以及周王室现状,都已容不下管仲这一尊大神了吧?

诸侯后裔流落到他国谋生的例子,曹刿就是。曹刿为曹叔之后,到曹刿这代也是因为宗法制的限制,无法在曹国立足,被迫到鲁国谋生,成为鲁国基层一位普通士人。但是,曹刿成功地利用了乡遂制度下士人“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制度,帮助鲁庄公战胜齐国入侵之师,脱颖而出成了士大夫,在鲁国取得了发展。在鲁国取得成功的曹刿,还可能回到曹国去为曹国效力吗?

管仲与曹刿二人,都是宗法制下,自然而然被排斥出本国体系之外,被迫为“外国”服务的例子。


第二类被本国排斥而为他国效力的人,往往是在本国政治斗争中失利,被迫逃亡他国而求生存之人。

这类人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可谓非常常见。周宣王晚年,因为怀疑杜伯与后宫小妾有私情,就将杜伯杀死。结果,年老体衰的周宣王因错杀杜伯而内疚不已,频繁出现幻觉,常常以为杜伯鬼魂向自己索命。这引发了西周史上的一段悬案:“檿(音演)弧箕服,实亡周国”。杜伯被冤杀后,其子隰叔就逃亡至晋国,成为晋国士氏之祖。士氏后人,著名的有士蒍,帮晋献公清洗了晋国公族;还有士会,是晋国有名的能臣。士氏一族,显然也难得会再为周王室效力了。


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例子就是伍子胥。伍子胥原本是楚人,因为父亲在楚国的政治斗争中惨被杀害,他被迫逃亡吴国以寻求复仇机会。最终,吴国成功地打败楚国,伍子胥还鞭尸楚王以报杀父之仇。伍子胥这类身负血海深仇之人,当然也不可能再为楚国效力。

还有陈国的妫完,因为在本国政治斗争失败,被迫逃亡齐国,被齐桓公收留。两三百年后,其后代取齐而代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齐代姜齐”。



第三类为他国效力之人,却是本国无发挥空间,为展示自身才华,被他国人才策略所吸引过去的。

典型案例,就是著名的商鞅,原本为卫国人。但是在战国时期,卫国这样的小庙明显无法让商鞅这样的大神有发挥空间。所以,商鞅先是来到了魏国,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后来见魏国难以有发展,便又跑到秦国,辅佐秦孝公变法成功,一举而天下闻名。


战国名将吴起,也是卫国人,他一生先到鲁国后到魏国再到楚国,到任一国都能取得成就,却都不得完满结局,可谓是命运多舛之人了。然而,如果他始终待在卫国,可能连展示他才华的机会都没有——他如果不离开卫国,还能怎样?

商鞅与吴起,足以证明卫国盛产人才,但是卫国却无法用之。而人才无用武之地,必然多投外国。这是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所出现的必然结果。


但无论如何,春秋战国时期,愿意到他国去重新开始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本国存一线机会,很少有人愿意去人生地不熟的“外国”去艰难奋斗。前面所提到那些他国奋斗成名的案例,不过是极少数个案。大多数流落到他国的人,可能终身都默默无闻,在史书上没留下些许痕迹。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人更愿意留在本国,而不是选择风险更大的为他国效力。


欲云谈史论今


春秋战国其实一直都是在周王朝的背景下四分五裂的战争时期。它是一段还没有完全形成集权政府的历史,一直等到秦始皇一统华夏,才终于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所以在那个时期,游士门客很多,今天到你秦国坐一坐,明天来你齐国玩一玩那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如果说当时的人都是白眼狼那我也是不敢苟同。这我举一个例子,当时的秦国见郑国比较弱,好欺负,就偷偷的派兵征讨。路上遇到了来自郑国的商人弦高,看到乌泱泱的秦国大军朝着自己老家郑国那里去,心想不妙,这是要搞偷袭啊,但是现在自己赶回去通风报信也来不及了,所以他想了一招,将自己随身的牛羊送给了秦军,当作是劳军用的,秦军将领一看到弦高的牛羊就不淡定了,郑国这是要和自己先礼后兵啊,那郑国既然有了准备,那这次的偷袭不就是失败了吗,所以就又浩浩荡荡地回去了,而弦高也是用自己的牛羊拯救了郑国的安危。从这事不难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还是挺有国家意识的。


但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名人在他国效力呢。我们先看一个人,吴起,就是用口给士兵吸毒的那位军事奇才,他本是卫国人,后来又在鲁国魏国楚国做了官,曾帮助魏国大败秦国数次,使魏国真真的强盛起来,最后因为人品不好才在楚国因兵变而死。撇开吴起的人品不谈,他的能力是公认的强,可为什么会先后侍奉三个国家,而不去自己的老家卫国出一份力呢?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人没有国家意识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好端端的家里不呆,为何要远走他乡呢?这自然还是吴起自身的问题,卫国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法律规矩它都有。吴起在卫国的时候曾失手杀了人,按照卫国规矩,以命抵命,吴起自然不想白白送命,就赶忙逃到了鲁国,从此再也没回过卫国。这可以看出不是吴起不想回卫国,而是不能回,谁愿意好不容易混成了光鲜亮丽的样子,回到本国被扣上杀人犯的称号呢?


再说商鞅,原本是卫国王族,但是卫国太小,破败不堪,就从小在魏国吃喝住穿,魏国,就像是自己第二个国家。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抱负也是越来越大,但是在魏国迟迟得不到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而当他得知秦国的秦穆公在广纳贤才,自己就带着一腔热忱前往了秦国。后来我们也知道,商鞅变法,使得本来弱小的秦国逐步变为霸主,最后吞并六国。这我们也不难看出,商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远走他乡,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国家意识。

最后咱们再说说一个名人,乐毅。乐毅的祖上关系有些复杂,他的祖宗乐洋本是魏国人,在灭了当时的中山国后,得了中山国封地,也就算是中山国人,但后来中山国又被赵国所灭,所以乐毅也在赵国办事,算是半个赵国人。可当时赵国的宫廷政变,赵武灵王的惨死,让乐毅心灰意冷,最后投了魏国,所以兜兜转转一圈,乐毅又成了魏国人,可有一身本事的乐毅并没有在魏国发光放热。后来五国伐齐,乐毅作为使者来到燕国,燕王当时花了大价钱召集天下人才,乐毅被燕王感动,便加入了燕国开始了燕国的复兴之路,虽然乐毅大败齐国,但是新燕王害怕乐毅,就把乐毅给换下了,此时的乐毅心里也是拔凉拔凉的,我为你掏心掏肺,你却在背后算计我,便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国家,赵国。

从这么多事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观念还是较强的,但是因为连年征战,国域不断翻新而导致国家观念模糊,也有很多类似逃亡和命债在身的客观因素,使得他们不得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有为了实现抱负而远走他乡的主观因素。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文人的国家观念还是有的。


渝宝读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国跟现在的国家不一样

现在的国家意识来源于近代欧洲,强调民族主权,公民损害了民族主权即视为背叛。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人认为“天下”即为国家。我们现在所说的秦国、晋国之类的只是诸侯的封国而已,是某个大贵族的管辖地,并不能算作是一个主权实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名义上的主权所有者是周天子

春秋时期贵族多有联姻关系

在当时,知识都掌握在贵族阶层,人才也多为贵族。贵族们虽在不同的国家效力,但很多家族都有姻亲关系。当在一国混的不开心的时候,去他国投靠亲戚并不是什么违逆之事,换个老板打工而已。

战国时期各诸侯求贤若渴,不在乎人才的出处

进入战国后,各诸侯国进入了求强图存的时代,不改革,不图强,就会被兼并。所以各国求贤若渴,纷纷招贤纳士,“千金买马骨”的典故就出自这一时期的燕国。

士为知己者死,人才也愿意为赏识自己的人服务

苏秦为了报答燕文侯的知遇之恩,合纵五国联手伐齐,改变了整个战国时期的格局。荆轲为报答太子丹,不惜舍身刺杀秦王。人才为了报答恩情,也就不在乎出生在哪里了。

以上一点愚见,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