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位居于春秋五霸之一,是否名副其实?

靳源春

名号即称号,乃天下之重器,不可轻易授人,也不可授非其人,故孔子一再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是极言名实相副的重要性。大乱之世,尊贵的名号都是强力者竞争的对象,但是如果不度德量力、审查局势,只是一味的蛮干,到头来往往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比如东汉末年的袁术便是典型。故曹操称“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实在是处世良言。


春秋战国之世,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争长相雄,其中实力最强大者,往往能获得“霸主”的称号。霸主拥有号令诸国、攻伐异己的能力,有权调节成员国间的冲突,并有裁决其内政的权力。霸主的地位名实俱强,自然成为许多“有志”诸侯竞逐的目标,在春秋之世,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获得“霸主”称号,史称“春秋五霸”。不过平心而论,宋襄公的“霸主”称号最名不副实,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宋襄公为宋桓公的次子、嫡长子,名子兹甫,少以仁义闻名于世。桓公病重期间,身为世子的子兹甫以庶兄目夷年长且贤,恳求将公位传给目夷,被目夷坚拒。虽然子兹甫让国之举没有成功,但在诸侯国之间留下仁义的美名,为自己的形象加分不少。前651年,宋桓公去世,子兹甫即位为君,是为宋襄公。襄公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目夷为相,公孙固为司马,内修国政,外施仁义,很快便使得宋国成为当时很有名望的国家。


宋襄公在位前期,正是齐桓公称霸之时,霸主的权力与荣耀常令宋襄公钦羡不已,立志要做齐桓公第二,开创属于自己的霸业。但无论是地盘还是国力,作为二流国家的宋国,根本无力撑起襄公的称霸梦想,国相目夷更是屡劝襄公不可犯险,然而胸怀天下的襄公却一直不以为意。前643年,齐桓公病故后,诸子争立,纷乱的局势为宋襄公称霸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前642年,宋襄公号令诸侯,要求他们追随自己,以帮助流亡到宋国的齐国太子姜昭回国夺位。虽然襄公仁义之名遍及各国,但虚名毕竟不同于实力,各国虚与委蛇的很多,积极响应着很少,最终只有卫、曹、邾三个小国派军参加。宋襄公尽管心有不满,但还是率领四国联军攻齐,结果竟兵不血刃地获得成功,真的帮助姜昭实现了回国夺位之梦。


平定齐国内乱的“功绩”令宋襄公威名更盛,自然也令其更加膨胀,自视为天下霸主的不二人选。前641年,宋襄公挟救齐之功,邀滕、曹、邾、鄫等国在曹南会盟,因滕、鄫两国响应迟缓,结果滕宣公被扣押,鄫国国君则被杀死祭天,一时间令其他诸侯大为愤怒。不满的诸侯,以陈、郑两国为首,转而投靠楚国,于是在当时便形成宋楚争霸的格局。



前639年,宋襄公在鹿地首次大规模会盟诸侯,齐、楚两大国也赶来参加。盟会上,宋襄公以盟主身份自居,裁决各国事务,并擅自规定同年秋在盂地再度会盟,由此引起楚国的大为不满。在赶赴盂地会盟前,目夷以楚人狡诈无信,提醒老弟要多带些军队以应变,结果被襄公一顿仁义守信学说搪塞住。最终,颟顸的襄公竟然只带少量礼仪队伍便参加会盟,结果为受辱埋下伏笔。


除宋国外,楚、陈、蔡、许、曹、郑六国君主都赶来参加盂地之盟,宋襄公见与会国质量皆优,不再是一些边缘小国,心花怒放之际,当仁不让地准备再次履行盟主职责。然而在盟坛上,宋襄公与楚成王发生争执,为谁先执牛耳(盟主身份的象征)一事闹得不可开交,楚成王一气之下,命令军队抓捕宋襄公,在盟会结束后将其带往楚国囚禁。尽管在鲁僖公的调解下,楚成王不久便释放宋襄公,但两国的梁子还是结了下来。



襄公回国后,立志一雪前耻,于是便进攻楚国的“走狗”-郑国,楚国应郑国之邀攻宋,宋楚两国遂在战场上一决高低。前638年,两国在泓水开战。两军正式接触前,目夷在楚军初渡江、半渡江时,两次劝说襄公出击,结果被襄公“仁义之师不击敌半渡”的理由拒绝,竟允许楚军过河后再开战。结果此一战,宋军大败亏输,襄公自身也中箭负伤,成为国内外埋怨、嘲笑的对象。



次年夏季,宋襄公不治而死,霸业最终沦为一枕黄粱。在“春秋五霸”中,宋襄公完全不度德量力、审查局势,完全凭着一腔子热血蛮干,结果不仅争霸未成,反而最终丢了性命,成为千古笑柄,实在是可笑至极。


文史砖家

在我心里他根本算不上,最著名的战役就是兴仁义之师,不击楚国半渡之兵,愚蠢,虚伪之极

反倒是当时楚国的楚成王,我认为他有五霸实力之一,齐桓公到死也没治得了他

还有郑庄公寤生更有资格当霸主之一,其一句千古名言流传至今,“多行不义必自毙”。国战没打过几次,却仅仅凭借政治手段在当时诸侯林立,相互吞并的情况下长袖善舞,纵横捭阖,而没有被权利冲昏了头脑,步步为营,厉害了我的哥

宋襄公仰慕齐桓公九合诸,自己召开的诸侯大会却根本没大国搭理。一没大国实力,二没政治手段,却有一颗当霸主的心,真真气煞我也,为什么给了宋襄公一个霸主的名额,我看书不多,不知所以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