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帮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

每时每刻我们都体验着当下的情绪。你的情绪维度,就是这一刻你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你是激动的,还是平静的?你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这是

情绪的三个维度

“情绪”最基本的四种状态就是喜怒哀惧。喜,是快乐,是盼望的目标达到了,或者是紧张解除后随之而来的情绪体验。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成,但你却固执的坚持,一再的受到阻碍,从而逐渐积累了紧张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哀,其实就是悲伤,失去了所追求所盼望的目标的一种情绪体验。惧,是恐惧,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绪帮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

情绪的状态,有这么几种。一个是心境,它是一种非爆发式的,强度小而持续时间长,影响整个生活,使你的整个生活都会染上某种色彩的一种情绪状态。抑郁症,抑郁状态在临床上他就属于一种心境,长期低落的心境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有时也称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其次是激情,它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一般在恋爱中呈现的比较多,尤其是热恋中。

有的时候,你会对自己的婚姻,或者对自己长久的关系感到沮丧,觉得太过于平淡,感受不到那种爱。那就是有可能少了激情,激情中包含了性的吸引力的。还有一种是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一个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这三种是情绪程度的一个改变。还有一种就是挫折,是一个人的目的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一个情绪状态。挫折常常会引发的反应是什么呢,就是攻击,倒退,退行,冷漠,幻想。

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情绪的理论很多,很容易找到一些资料,我不在这里讲理论。我们多分享几个案例,这样的话对情绪在直观上有一个感受,也许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吧。

在工作生活中,有时你会对一个陌生人或者初识的人,有种莫名的亲近感或者排斥感。这是投射。而由投射引发了你喜欢或讨厌的情绪,这个是我们可以去看看的。比方说有这样一个女孩,她是一个典型的女汉子。那我们暂时把她称作小梅。她独立张扬,我行我素,果断,甚至不近人情,但是她的工作能力很强。她的公司,来了一位来调研的男士,她就发现她对这个男士异常有好感,她很吃惊,自己有这种心态,她一直是对情感无欲无求的。

感受这种情绪让她非常不安,经过细细的分析,她才明白,这个男士身上有很细心的特质。他很体贴的对待同事的样子,让她联想到很像爸爸对弟弟的态度。她是非常渴望得到父亲用那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但是从来没有。小梅她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独立高冷,不被情感牵绊,骄傲的状态,但她从来不知道她内心深处有那样一个渴望被爱,被关注,被抚慰的角落。她自己是在被无视,被忽视中长大,对情感早已隔离了。由对这个男士产生的强烈的喜欢的情绪,小梅她才看到自己的脆弱,渴望父母的爱。为了这一份缺失的温柔的呵护,她隔离了对爱的需求,她说她才知道她其实也只是一个外表强硬冷漠的假的女汉子,她也渴望做一个娇娇女。这个新的认识,让小梅逐渐的走向回归自己的路。

很多女性,包括有些男性就很难建立起亲密关系,或者建立一个长久的亲密关系,或者是长久的性伴侣。原因有多种多样,但通常都来自于原生家庭,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创伤事件。兰兰,她是一个高中的老师。工作成绩斐然。她有一个一直不敢去面对的事情,也一直不敢说。每一届的学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男生,她非常的喜欢,但又非常害怕看到这样的男生。当然她不认为这种情绪是正常的,这种喜欢又害怕困扰她很多年。

她通过寻求帮助开始自我探索。她发现对男生的喜欢和害怕是对得病去世的哥哥的感受,所以她特别想靠近这个像哥哥气息的男生。而这个害怕靠近是因为父亲和哥哥都是因病去世了。在重男轻女的家里,很多冷言恶语让她背负了克父克兄等等的名声。多年来,她一直背负着这种沉重的心理,三十多岁了,没有办法去建立一种亲密关系。由于她自己家庭的经历,自己内设了外界对自己的言论,随着这些事件慢慢的剥离,她开始重新的认识自己,开始接纳自己。从哥哥父亲死亡的这个罪咎中得到了解脱,重新开始认识自己的价值,建立新的人生观,这个时候,对父亲哥哥的怀念,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不舍和对失去他们的悲伤,这才从内心开始有一个是丧失的感觉。

当一个人或物或事件引起我们的情绪,如果这个情绪是过激的,你就要觉察。那你就需要觉察注意一下这个情绪的背后是什么,这个强烈的情绪中,你有可能会看到自己其他的面相。就像兰兰,她在由情绪看到了自己的卑微,也认识到了这些不是自己的错,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价值感。我们很多的时候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女性的情绪很多,男性好像情绪少或者是没有。其实不是这样的,男性他只是从我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背景上会去表现他没有情绪,他只是不表现出来,或者是不能表现出情绪,不敢表现出情绪。

我再举个例子,在一个单位里,有一个男士,我们把他称为小刚,他对同单位的一个同事怎么都看不惯,这个同事的一言一行都会让他不满意,而且他总觉得这个同事总是针对自己。若有其他的同事讲这个男士的好话,也会引发小刚的不满和愤怒。因为大家都是针对他,所以对这个同事也充满了嫉妒。所以在单位里,小刚动不动就爱生气,动不动就会用讥讽的口吻和同事讲话,那自然他的人际关系就非常糟糕,工作也就不顺利,这种嫉妒愤怒的情绪一直包围着小刚,让他在单位里比较被孤立。

小刚也开始注意到自己这个强烈的情绪带给自己的痛苦和不顺利。于是深入的去回看自己的内心。小刚认识到这个嫉妒和愤怒是对他自己的弟弟。在家里,他是长子。他很爱他的弟弟,什么都让着他的弟弟,全家人都极为宠爱弟弟。他虽然是长子,但从来没有被关注和被宠爱过,他不知道他心底深处,潜意识中有个部分是嫉妒弟弟的。他嫉妒弟弟所得到的一切,而自己要付出很多,却依然感受不到被父母爱,被父母关注。心里也恨父母,太过偏心了,眼睛里只有弟弟。所以这个新的认识,就是恨、嫉妒,恨他的父母。

新的认识让他自己也吓了一跳,他一直认为自己和弟弟之间是非常友爱的,他爱父母,爱弟弟,从来没有想过会怨恨他。所以在家里,他无法表现跟弟弟的竞争,无法表现怨恨和嫉妒,而且还要表现爱弟弟来讨好父母,以便求得一些关注。在家里没办法表现就将怨恨转移到了工作中。在工作中宣泄压抑的对家人的愤怒,对弟弟的嫉妒。

情绪的压抑就会产生投射。情绪是一种能量,能量的本质就是流动,当你将它在某方面压抑时,他就会在其他的地方爆发出来,情绪总是要找出口的。强烈的情绪背后,一定会有一些情节的积累,那奇迹课程练习手册上说,

我决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烦恼,就是说你当下的情绪的反应,并非是当下的事件引发的。所以将当下的情绪打开,你会发现未曾了解的自己,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情绪它是一层一层的,借由一层一层的剥离,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不认识的自己。我再举一个工作坊中的一个例子。一个女生,她的母亲因乳腺癌去世。这个女生是一个给人感觉非常美好的,善良温柔的女孩。她的母亲,在十几年前,乳腺癌去世,她在母亲去世的十几年里,一直极度的思念母亲,总是处于特别痛苦,特别内疚的情绪中,一直觉得对不起母亲,没有送母亲去更好的医院,没有请更好的医生,没有给与母亲更好的照顾,也没有完成母亲的一些遗愿等等。随着在心理老师的陪伴下,逐渐地拨开她的痛苦和内疚,在这下面是对自己失去母亲极度的恐惧和对自己无能为力面对母亲病痛的愤怒。女生一直娇生惯养长大,没有承担过任何家中或工作中的事情,都是父母和丈夫一直在承担。所以女生也无意识之中隔离了这些部分。

在他们那个地方,他们的观念是癌症是恶人是不良的人不好的人才会得的,也就是所谓的恶报。所以母亲得病得癌症让她羞于见人。这种病耻感让他怨恨母亲。再加上在照顾期间身心俱疲,自己也暗暗的想母亲早点离世,就不要再拖累自己和家人,自己也可以早点儿活得轻松。这些暗中对母亲的怨念怨恨让她无地自容,她认为自己丧尽天良啊,不孝啊,无耻啊,竟然诅咒自己的母亲。在咨询室里她愤怒的跳起来就冲向自己的代表,凶猛的去掐死自己,掐死她恨的这个恶贯满盈的自己。这是因为女生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温顺非常好的人。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有另一面,阴暗、无聊、恶毒。

我在她的这个情绪的流动中,发现她一个心里防御叫回射,就是她爱母亲。深深的爱着母亲,也因为是母亲生病,她就恨母亲。但是又恨不了母亲,她就恨她的家人。恨父亲不能分担,兄弟姐妹不能分担对母亲的照顾。她发现又恨不了她的家人,因为她爱他们。那没有办法恨她的家人、父亲、母亲,她就又转回来恨自己。这个在心理动力和心理防御上叫回射,该女生她对自己的恨还没有办法说就会增大对母亲的内疚。在痛苦中去惩罚自己,让自己的心灵不得安宁。情绪会撕掉我们一贯表现的美好的那一面。情绪让这个女生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给她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震撼。

情绪帮助你看到自己的真实,让我们认识了解多面的自己,不再拘泥,僵硬地维持着某一面,了解更多更深入的自己,你对人生的选择和把握就会更加的自如一些。

由于时间关系,每一个例子的分享,都不是很深入。你可以比对一下自己,看看有没有相似的。并不是每个情绪的发生都会有一些情节和创伤,有时它就是当下的反应,只有过激的反应才有可能背后有一些未知的世界需要你去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