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師備孕課第11講」搞定準媽媽的「大姨媽」:痛經

愛音斯坦FM的聽眾大家好!這裡是由孕產第一品牌Coconut孕產健康管理聯合愛音斯坦FM為準爸媽獨家奉獻的備孕寶典!無論你是備孕中的小夫妻,還是尋覓如何孕育下一代道路上的征程者,如何才能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一定是各位最關心的問題。準爸爸與準媽媽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到寶寶的身心健康,只有健康的爸爸媽媽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寶寶。從今天開始由我們從中醫的視角為您解答知孕、優孕、促孕、助孕、估孕五方面的各種困惑,陪您走過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時刻。

「孫老師備孕課第11講」搞定準媽媽的“大姨媽”:痛經

第二章 優孕

第五講 身體調理:搞定準媽媽的“大姨媽”

第七課 痛經

女性正值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週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暈厥者,稱為痛經,又稱“經行腹痛”。是臨床常見病。

西醫婦產科學將痛經劃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又稱功能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無品質性痛變者。由於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炎或宮頸狹窄等所引起的屬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以青少年女性多見,繼發性痛經則常見於育齡期婦女。

【病因病機】

痛經病位在子宮、衝任,以“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為主要病機。實者可由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溼熱瘀阻導致子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虛者主要由於氣血虛弱、腎氣虧損致子宮失於濡養,“不榮而則痛”。其之所以伴隨月經週期而發,又與經期及經期前後特殊生理狀態有關。未行經期間,由於衝任氣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衝任、子宮氣血瘀滯或不足,故平時不發生疼痛。經期前後,血海由滿盈而洩溢,氣血由盛實而驟虛,子宮、衝任氣血變化較平時急劇,易受致病因素干擾,加之體質因素的影響,導致子宮、衝任氣血運行不暢或失於濡養,不通或不榮而痛。經淨後子宮、衝任血氣漸復則疼痛自止。但若病因未除,素體狀況未改善,則下次月經來潮,疼痛又復發矣。

1、氣滯血瘀 素性抑鬱或恚努傷肝,氣鬱不舒,血行失暢,瘀阻子宮、衝任。經前、經期氣血下注衝任,或復為情志所傷,壅滯更甚,“不通則痛”,發為痛經。

2、寒凝血瘀 經期產後,感受寒邪,或過食寒涼生冷,寒客衝任,與血相搏,以致子宮、衝任氣血失暢。經前、經期氣血下注衝生,子宮氣血更加壅滯,“不通則痛”。

3、溼熱瘀阻 素體溼熱內蘊,或經期、產後攝生不慎感受溼熱之邪,與血相搏,流注衝任,蘊結胞中,氣血失暢。經前、經期氣血下注,子宮、衝任氣血壅滯更甚,“不通則痛”。致使經行腹痛。

4、氣血虛弱 脾胃素虛,化源匱乏或大病久病或失血過多後氣血不足,衝任氣血虛少,行經後血海氣血愈虛,不能濡養衝任、子宮;兼之氣虛無力流通血氣,因而發為痛經。

5、腎氣虧損 稟賦素弱,或多產房勞傷損,精血不足,經後血海空虛,衝任、子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發為痛經。

「孫老師備孕課第11講」搞定準媽媽的“大姨媽”:痛經

【辨證論治】

首當根據疼痛發生的時間、部位、性質以及疼痛的程度辨虛實寒熱。一般而言,痛發於經前或經行之初,多屬實;月經將淨或經後始作痛者,多屬虛。辨痛之部位以察病位在肝在腎,在氣在血,如痛在少腹一側或雙側多屬氣滯,病在肝;小腹是子宮所居之地,其痛在小腹正中常與子宮瘀滯有關;若痛及腰脊多屬病在腎。詳查疼痛的性質、程度是本病辨證的重要內容,隱痛、墜痛、喜揉喜按屬虛;掣痛、絞痛、灼痛、刺痛、拒按屬實。灼痛得熱反劇屬熱,絞痛、冷痛復熱減輕屬寒。痛甚於脹,持續作痛屬血瘀;脹甚於痛,時痛時止屬氣滯等。

痛經以實證居多,而虛證較少,亦有證情複雜,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兼夾者,需知常達變。因本病病位在子宮、衝任、變化在氣血,故治療以調理子宮、衝任氣血為主。

1、氣滯血瘀證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行而不暢,血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暫減;乳房脹痛,胸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

證候分析:肝失條達,衝任氣血鬱滯,經血不利,不通則痛,故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量少,經行不暢,色黯有塊,塊下氣血暫通而疼痛暫減;肝鬱氣滯,經脈不利,故乳脹胸悶;舌紫黯或有瘀點均屬氣滯血瘀之徵。

治法:理氣行滯,化瘀止痛。

食療藥膳:玫瑰香附當歸茶

原料:玫瑰花9朵、香附6克、當歸9克、川芎6克、桃仁9克、赤芍6克、延胡索6克、丹皮6克、甘草9克、蜂蜜適量。

藥茶中玫瑰花疏肝解鬱;香附理氣行滯;當歸、川芎、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延胡索化瘀定痛;丹皮涼血活血;甘草緩急止痛。氣順血調則疼痛自止。

2、寒凝血瘀證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冷前拒按,得熱痛減;月經或見推後,量少,經色黯而有瘀塊;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

證候分析:寒凝子宮、衝任,血行不暢,故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寒得熱化,瘀滯暫通,故得熱痛減;寒凝血瘀,衝任失暢可見月經推後,經色黯而有塊寒邪內盛,阻遏陽氣故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均為寒凝血瘀之候。

治法:溫經散寒,化瘀止痛。

食療藥膳:茴香當歸烏雞湯

原料:烏骨雞一隻、小茴香3克、桂心3克、沒藥6克、延胡索3克、當歸9克、川芎6克、赤芍6克、生薑三片。

藥膳中的烏骨雞補肝益腎;小茴香、桂心、生薑溫經散寒;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延胡索、沒藥化瘀止痛;寒散血行,衝任、子宮血氣調和流暢,自無疼痛之虞。

3、溼熱瘀阻證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不適,有灼熱感,或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疼痛,經前加劇;經血量多或經期長,色黯紅,質稠或較多黏液;平素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熱起伏,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膩。

證候分析:溼熱之邪盤踞衝任子宮,氣血失暢,經前血海線氣血充盈,溼熱與血互結壅滯不通,故腹痛拒按,痛連腰骶,有灼熱感;溼熱擾血,故經量多或經期長,經色黯紅質稠或夾較多黏液;累及任帶,則帶下異常;溼熱纏綿,故伴低熱起伏;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均為溼熱蘊結之候。

治法:清熱除溼,化瘀止痛。

食療藥膳:清熱除溼薏仁茶

原料:薏苡仁100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白芍6克、當歸9克、川芎6克、桃仁6克、莪術6克、香附6克、車前子9克、蜂蜜適量。

藥茶中薏苡仁可健脾滲溼;丹皮、白芍清熱涼血;黃連清熱燥溼;當歸、川芎、桃仁活血化瘀;莪術、香附行氣活血止痛;車前子加強此藥茶的清熱除溼之功。

「孫老師備孕課第11講」搞定準媽媽的“大姨媽”:痛經

4、氣血虛弱證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陰部空墜不適;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面色不華,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舌質淡。

證候分析:氣血不足,衝任亦虛,經行之後,血海更虛,子宮、衝任失於濡養,故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氣虛下陷則空墜不適;氣血兩虛血海未滿而溢,故經量少,色淡,質清稀;面色無華、神疲乏力,頭暈心悸、舌淡皆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止痛。

食療藥膳:杜仲黃芪土雞湯

原料:土雞一隻、黃芪12克、熟地9克、當歸12克、川芎9克、菟絲子9克、杜仲9克。

藥膳中的土雞補脾養血;黃芪補脾益氣;熟地、當歸、川芎養血和血;菟絲子、杜仲補腎壯腰止痛。氣充血沛,子宮、衝任復其濡養,自無疼痛之患。

5、腎氣虧損證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後1~2天內小腹綿綿作痛,伴腰骶痠痛;經色黯淡,量少質稀薄;頭暈耳鳴,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質淡紅,苔薄。

證候分析:腎氣虛損,衝任俱虛,精血本已不足,經行之後,血海更虛,子宮、衝任失養,故小腹綿綿作痛,外府不榮則腰骶痠痛不適;精虧血少,陽氣不足,故面色晦暗,經色黯淡,量少質稀薄;腎虛腦失所養,則見頭暈耳鳴、健忘失眠。

治法:補腎益精,養血止痛。

食療藥膳:杜仲當歸羊骨湯

原料:羊脊骨500g、巴戟天6克、杜仲6克、艾葉9克、烏藥6克、當歸9克、白芍6克、益母草9克。

藥膳中羊脊骨暖中補虛,益腎氣;巴戟天、杜仲補腎壯腰、強筋止痛;烏藥溫腎散寒;艾葉溫經暖宮;當歸、白芍滋陰養血;益母草活血調經。腎氣實,筋骨堅,陰血充沛,子宮、衝任得以濡煦則疼痛自止。

【預防與調攝】

1、注重經期、產後衛生,以減少痛經發生;

2、經期保暖,避免受寒;

3、保持精神愉快,氣機暢達;

4、注意調攝,慎忽外邪所傷;

5、不可過用寒涼或滋膩之品;

6、忌服食生冷之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