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熱門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九期展出了南京博物院的三件寶物,其中之一是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秦海璐化身金陵繡娘,精彩演繹了一段在琉璃塔下的前世情緣。其實除此之外,大報恩寺的背後還隱藏了不少動人故事。

“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曾經登上重建的大報恩寺塔,體會朱棣無奈和痛楚,只能靠建塔安撫自己的“報恩”之心;張望不遠處的金陵製造局原址,感受李鴻章的“強國”之志。

“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1368年朱元璋登基,開創大明王朝,並立下嫡長子繼承的祖制:“父終子及”優先於“兄終弟及”,“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封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長孫,即後來的建文帝。

“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自己侄兒手中奪取天下。江山雖得,然名不正言不順。朱棣為堵天下之口,銷燬所有自己生母的資料,把自己的生母改為馬皇后,把太子朱標的生母改為妃子,這樣朱允炆就不具有繼承資格,朱棣自己則擁有合法繼承權。而朱棣的生母就這樣永遠堙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成為後世之謎。

奪得了江山,欺騙了全世界,無法欺騙的是自己。

朱棣心中永遠有一道深深的傷,於是他要建一座世界第一塔,來報答自己真正生母恩情(對外宣稱供奉的是朱元璋和馬皇后,但正殿大門從不開啟),安撫自己不安的心。

“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1896年,一名叫馬格里的身為清朝官員的英國人,在倫敦抓捕了孫文。次日又在英國政府和輿論壓力下被迫將孫釋放,馬格里被迫釋放的那個人後來推翻了他所效力的帝國,這位洋人的努力終究沒能挽救大清。

1865年,馬格里跟隨李鴻章來到南京,幾年前他就跟李鴻章說進口軍火價格過高,建議李建設軍械製造廠。馬格里一次外出尋址,登上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朝南眺望,看到因太平天國戰火而被毀壞的琉璃塔殘存及周圍一片廢墟。這片平坦的地勢緊挨著秦淮河可直通長江,運輸方便,他想在這裡建設軍工廠。

“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然而別人告訴他,這片廢墟是明清兩代最著名的大報恩寺所在地,李鴻章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在最著名的寺廟遺址上建用於殺戮的軍工廠,肯定不會得到李鴻章的同意。李鴻章卻在孝親禮佛和強軍富國的家國之間選擇了後者,這裡建成金陵製造局,成為馬格里建功立業之處,也成為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開始。

諷刺的是,金陵製造局所製造的槍支,卻成為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武器。金陵製造局現已成為南京一個創意產業園,金色招牌上還提醒著一個不應忘記的年代——1865。

“國家寶藏”琉璃塔拱門背後的歷史故事

穿越歷史的拱門,“報恩”之心、“強國”之志,時間讓一切只剩下一道拱門、一點故事,成為“國家寶藏”,而留給後人一聲輕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