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1.1萬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列

張琦1910年出生,湖南祁陽人,張琦是黃埔軍校第八期學生,曾入南京中央軍校十三期受訓。抗戰候發後營第5連連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陣線正式形成,中國軍隊與盟軍開始共同對日作戰。

此人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1.1萬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列

1942年日本用於進攻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於是駐緬英軍向中國政府求援,請求中國團改編為新38師,編人中國遠征軍赴細甸作戰,中國遠征軍第38師在臘成及曼德勒戰區機動作戰。英軍在中國遠征軍的策應下,在普羅美西路作戰,抵禦日軍的進攻。新38師第113團抓緊時間構築工事,儲備彈藥給養。

此人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1.1萬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列

日軍佔領同古後,右翼英緬軍、英印軍一路北退,日軍迅速佔領仁安羌油田附近,斷絕英軍後路,英軍雖組織抵抗,卻不能遏制敵人。英緬軍急電遠征軍求援,請求支援被包圍在仁安羌的英軍。遠征軍新38師孫立人部距仁安羌最近,隨即孫立人命劉放吾為團長的第113團等部前往支援。

此人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1.1萬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列

此時英軍已放棄馬格威,退守仁安羌,第113團奉命支援英軍和掩護,正面作戰的中國遠征軍第5軍。日軍抵達仁繞到英軍後方,將英軍包圍在仁安羌北面一帶。同時日軍佔領了拼牆河渡口以北的各要點,阻截英軍救援。當時,被圍英軍包括駐緬英軍總司令在內共有7000多人,幾乎彈盡糧絕,加上水源被斷,形勢跟是危急。

此人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1.1萬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列

張琦所在的第113團擔當了支援的任務,全團官兵近1000人,經24小時乘車奔馳到達拼牆河北岸,當晚即投營戰士,衝向日軍的陣地,連續激戰近20個小時,第113團的官兵們體力耗盡。全團及英軍在炮兵火力支援下,攻擊日軍炮兵陣地,被圍的英緬軍也一起,由另一面攻擊合作攻下陣地。

此人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1.1萬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列

英緬軍7000人得以向北越過拼牆河,美國傳教士、各國新聞記者及婦女500餘人一併獲救。戰士們們乘勝追擊,向日軍的山地工事發起進攻,張琦命令連長組織兵力,以更密集的火力掩護正面進攻。不料張琦的行動,暴露在敵人暗堡的機槍火力之下,一陣機槍聲猛烈地響起,張琦躲避不及,背部中彈數發,倒在了血泊中時年32歲。

此人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1.1萬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列

第113團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潰日軍第33師團1.1萬餘人,創造了中國軍隊以少勝多揚威於異域的輝煌戰例。張琦犧牲後,新38師追認其為中校副團長,英國皇室追贈他一枚銀星勳章1990年7月10日,張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為革命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