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無人零售之前,請把商品服務做好

“無人”到底好不好?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無人”無論是零售、醫療、交通還是其它領域,都勢必是未來的趨勢,繁瑣的勞動力終歸還是需要機器去承受,但對於基於商品服務為核心的零售業而言,“無人”的前提,難道不是商品的品質優先嗎?

做無人零售之前,請把商品服務做好

對於“無人零售”市場的崛起,其實並不會感到驚訝,據《2018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便利店的整體運營成本普遍上升,房租漲了18%,人力漲了12%,就連水電都漲了6.9%,但增速卻是相對緩慢的。

便利店的業態幾乎是零售業中的一個縮影,倘若說房租成本是不可控的市場因素,但人力成本卻是可通過科技賦能實現降低的,正如現在滿大街都有的某某盒子、某某屋之類的“盒區”無人便利店,這類企業對外的宣傳點基本上都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畢竟,是“無人”的。

做無人零售之前,請把商品服務做好

其實在“無人便利店”之前,“無人貨架”的勢頭更猛,融資的額度比共享單車還要高,但結果如何,有目共睹:不是垮了,就是倒逼轉型,簡直一片狼藉。

除了這些無人店、無人貨架之外,市面上還有很多無人化的零售業態,譬如無人售貨機,其實就是自助售貨機,可以實現自助喝咖啡、喝橙汁、吃雪糕、甚至喝奶茶等等,而且,幾乎每一個站在風口的企業都有著一個無比兇猛的勢頭,今天A企業計劃一年鋪設點位1萬,明天B企業就站出來說年底完成3萬門店的鋪設。

做無人零售之前,請把商品服務做好

似乎,佔據數量優勢,就容易成為資本的寵兒,已經成為市場的一個亂象,正如“無人貨架”時代,數億的資本全砸在點位的搶佔方面,絲毫不理會貨架上的商品經營和服務體驗方面,導致熱銷商品缺貨現象極為嚴重,而滯銷商品回收率極低,有些商品甚至過期了,都還沒撤下來。

做無人零售之前,請把商品服務做好

另外,對於“無人便利店”而言,商品服務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普通便利店的迷你倉不同,無人店的商品就貨架上的幾種,熱銷商品賣完了只能等工作人員補貨才能購買,而自助結賬的系統依賴於網絡的存在,恰逢網絡波動的時候,往往出現結賬延緩甚至失敗,整體的購物效率並不比傳統便利店快多少,更何況,現在的連鎖便利店,幾乎都是24小時的,無人的優勢並不明顯。

做無人零售之前,請把商品服務做好

至於商場裡常常看到的無人咖啡店、無人雪糕店、無人奶茶店之類的新穎店鋪,雖然其售價交於連鎖店的商品而言,要便宜不少,以自助咖啡機為例,單杯售價約6元,與便利店的咖啡價格差不多,但整體口味卻差了很多,與即溶咖啡並無二樣,但即溶咖啡只需2塊一包。

做無人零售之前,請把商品服務做好

更重要的是,這類無人機器基本上都是投放在一二線城市的人群密集區域,如商場、公園等等,畢竟屬於科技型產品,還無人看管,一二線城市的接受度相對更高,風險也更低,但同時,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能力也更高,絕大多數消費者除了體驗新鮮感之外,更傾向花費更高的價格去買一杯好喝的咖啡,而不是貪圖便利與優惠去喝一杯粉衝“糖水”。

換個角度,如果星巴克或者喜茶做起了自助咖啡/奶茶機,出品質量與手工一致,那麼,消費者是否會願意接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