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李云平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本、家风、国魂,既是基本道德、共同信仰、基础文明,也是做人理念、处事规则、社会契约。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人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逃骗税,为追逐金钱不择手段。这些失信败德甚至是严重违法行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严重损害社会诚信体系,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诚信需要德治教化,更需要法治保障,把失信行为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对失信者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诚信档案”“诚信红黑榜”等强化信用约束;对侵权假冒、坑蒙拐骗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公开曝光、坚决整治,真正让失信者受到惩戒和震慑;必须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联合惩戒,推行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完善联合激励守信、惩戒失信制度。

当前,国家正在以信用立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大力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社会环境,真正做到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据新华社电)

《中国国门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