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要滅國時,他釋放70萬犯人組成軍隊,最後力挽狂瀾

秦始皇是我國著名的皇帝也是我國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雖然說秦始皇最後統一了中國並且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但是他也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暴君,這也使得秦朝在他去世不到一年的時候就發生了暴亂,先是由陳勝、吳廣等人起義,隨後各地也是紛紛響應號召,能力出眾者更是自立為王,一時間起義的戰火蜂擁而出,相互聯合,進軍秦朝。

秦朝要滅國時,他釋放70萬犯人組成軍隊,最後力挽狂瀾

當時,陳勝手下的一位將領帶著數百萬的軍隊來到臨潼東面的戲水,可謂兵臨城下,可是當時秦國的主力卻分散在各地,蒙恬率領的30萬秦軍北逐匈奴,駐守在長城防線;屠雎率領50萬秦軍南下平定嶺南,這使得城裡更本就沒有多少兵力,這可讓當時的秦二世胡亥心急如焚,就在這時章邯走了出來說:陛下現在求助援軍肯定是來不及的了,臣倒有一計在這驪山有很多的犯人,如果能讓他們除了大戰,也許能解除當下的危機。

秦朝要滅國時,他釋放70萬犯人組成軍隊,最後力挽狂瀾

根據記載,裡面關押的犯人有七十萬人,但是這樣放他們出來真的會幫秦朝擊退他們嗎?其實驪山刑徒中大都是按秦法服勞役的百姓,也有為數不少的盜賊、逃兵以及刑事罪犯。所以胡亥便向他們承諾打完這場仗後便恢復他們的自由自身,所以這使的這些人不但沒有反抗而且還求之不得的來打仗。

於是這支由七十萬犯人組成的大軍在經過章邯的簡單編制和訓練後,便在章邯的帶領下去迎擊陳勝的部隊。很多人看來一支剛組建的部隊能有什麼戰力呢?但是事實卻偏偏出乎了大家的意料,這支軍隊不僅擊退了陳勝的部隊,而且還東出潼關,進入滎陽入打敗了項梁等人可謂是屢戰屢勝。

秦朝要滅國時,他釋放70萬犯人組成軍隊,最後力挽狂瀾

很多人對此表示疑惑為什麼這支由刑徒組成的隊伍,能夠突然搖身一變成令人膽寒的精銳之師呢?其實這些都是因為第一、從雙方的將帥來比,陳勝他們一般人不過是農民起義,很多將領以前都是農民,而章邯卻是一位久經沙場,軍事經驗非常豐富,指揮能力一流的名將。第二、從裝備看來,秦朝這邊裝備精良,相對於敵人的於義君“棍”、“竿”肯定要好很多。第三、從人員來看,雖然這是由犯人組成的軍隊,但是這些犯人被抓緊來以前卻大多數是耍惡鬥狠的亡命之徒,所以只要隨便訓練便可轉化為強大的戰鬥力。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一旦取勝就能恢復自由身,所以打起仗來會格外的賣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