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親自請他出山,用「九字祕訣」幫朱元璋奪得江山

劉伯溫的聰明才智大家都知道的,在民間更是有“上有諸葛孔明,下有劉基伯溫”這麼一句話,而他們不僅擁有一樣的聰明才智而且出身都差不多,比如諸葛亮是被劉備三顧茅廬給請出山的,而劉伯溫則是在家鄉浙江青田隱居的時候,被朱元璋親自請到應天府的,並讓劉伯溫擔任他身邊的第一謀士。但是如果論深謀遠慮,全盤佈局的話,有一個人比劉伯溫強,他就是朱升。

朱元璋親自請他出山,用“九字秘訣”幫朱元璋奪得江山

朱升,他自幼年的時候就比別的小朋友要聰明,十幾歲的時候更是考中了秀才,並且在隔年的會試中又是金榜題名,考中了進士,曾經當過官員,只是後來因為朱升看透了朝廷的腐敗,於是憤怒的辭官回老家開辦學堂,雖然朱升他是文官不會武功,但是卻膽識過人,曾單槍匹馬的去到敵人城牆下,並說服敵人開城投降讓全城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朱元璋親自請他出山,用“九字秘訣”幫朱元璋奪得江山

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打婺源,卻因敵軍頑強抵抗而久攻不下,後來朱元璋手下的大將鄧愈就和他說:在離這裡不遠處有一個村莊,村莊裡面有個隱士叫朱升,朱升在當地是個有學問、並且有很大影響力的人,相當於諸葛亮。朱元璋聽後欣喜若狂,便馬上親自前往村莊拜訪,而朱升見到朱元璋後只給了他九個字,三個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回去後馬上採納他的方案,直到擊敗頭號對手陳友諒之後才當了個吳王,此前一直都是吳國公。朱升提出的計策使朱元璋避免成為元朝的重點打擊對象,為其勢力擴張土地和實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朱元璋親自請他出山,用“九字秘訣”幫朱元璋奪得江山

而朱升獻計後,被朱元璋重用,並官拜中順大夫,年年被徵召回京問策,而朱升運用自己的智慧,以先發火器、次發弓弩、再短兵擊之等計,為朱元璋打敗了強敵陳友諒,創造了經典了以少勝多的戰例。在公元1368元,朱元璋終於一統天下並定都於南京,而朱升則被朱元璋被徵召入京充當謀臣,先後被授侍講學士,知制誥、翰林學士。

朱元璋親自請他出山,用“九字秘訣”幫朱元璋奪得江山

皇帝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容易起疑心,朱元璋也不例外,在他坐穩皇位之後便開始想要把權利都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上,而朱元璋的猜疑之心也被朱升看出來了,在公元1369年的時候,七十多歲的朱升便用年邁和"祭掃祖塋"準備辭官隱居,而在朱升退隱時其實並未回老家,而是帶著一家老小去了別的地方,後來變再也沒有便再也沒有人聽說過朱升的任何消息。

朱元璋親自請他出山,用“九字秘訣”幫朱元璋奪得江山

不出朱升所料,在不久後朱元璋便對自己昔日的親信、功臣大將們舉起了屠刀。就連料事如神的劉伯溫都未能躲過一劫,而朱升卻全身而退了,就衝這份智慧,劉伯溫也不能及。而毛主席也曾對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十分稱讚,稱之為"九字國策定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